北京市2013年起将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风险”监管,其中,食用油、乳制品等25 类食品首次被明确划定为高风险产品。这25 类食品包括食用油、乳制品、白酒、糕点、婴幼儿或者是其他配方的骨粉等。
这次北京对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划分主要是依据4 个方面的考量标准,包括结合每类食品的自身特点,使用人群的敏感性还有食品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以及食品的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数据,最终确定了对103 种食品按照风险等级分为高、中、低3 个级别。除了25 类高风险等级的食品品种以外,大米、酱油、食醋、方便面等48 种食品被列为中风险等级,味精、饼干、罐头、糖果、巧克力等30 个品种的食品被列为低风险等级。
北京市的监管程度随着风险等级的提升而提升,北京市质监局今后将对低风险产品的品种生产企业采取密切关注。对于中风险产品品种的生产企业实施严格管控,而对于25 类高风险产品品种的生产企业实施重点监管。据北京市质监局食品处副处长李键介绍,对于高风险产品,以后在抽检的品次上、指标上,一级许可证申办等方面都会更加严格。除此以外,对于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将会实施每周监测,对于乳制品企业采购的生鲜乳和原料乳品将加强监督抽查,抽检的比例是不少于当月总量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