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华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与产业处,江苏 无锡 21412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科研水平逐渐成为制约高职院校综合影响力提高的短板。如何将科研工作融入教育,让科研服务成为高职院校的新亮点,合理促进科研工作提升成为目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科研工作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密不可分。高等院校的四大职能之一即为科学研究,作为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滞后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高职教育的影响力。而随着社会改革对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视,科研发展水平成为了衡量高校研究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人们评判一个高校将更多的目光投诸于作为技术开发和创新载体的科研工作发展之上。毫无疑问,如若科研工作长期滞后,高校将很难取得众人的重视,其竞争力也将大大降低。无论是着眼于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还是立足于教育服务社会、科研服务社会的现实,大力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都是极其必要而迫切的。
其次,发展科研工作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在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必须及时与行业企业技术水平相对接。在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中,需要进一步提出了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观,构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并能够通过科研工作的开展了解市场对人才技术水平的要求,从而确保教学工作能够适应社会需求。之外,通过科研工作,使高职院校教师更多地对科学发展和学科发展进行研究学习,鼓励高职院校教师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科动向汲取新知识,积极钻研科研工作,从而丰富高校课堂内容,使其整体的师资水平有所提高。
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起步发展较晚,致使其在科研工作的认知方面存在很大偏差,认为高职院校更应该将主要人力财力集中在课堂教学等方面,科研工作可有可无,甚至有的认为科研工作应该是本科及重点院校的事情,和高职院校无关,因而院校领导很少投入甚至零投入人才资金在科研建设方面,极大限制了高职院校科研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其综合实力的提升。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目光完全停留在教书育人上,无论是高校管理者还是教师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技能掌控或就业水平和创业能力等方面,对科研在教学上的作用甚少关注。同时,传统的职称考核体系又让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应对论文撰写工作,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科研管理激励机制,高校在科研考核和奖惩制度上也未作明确指示,又未曾给予科研团体或个人必要的物质和智力方面的支持,这些都桎梏了高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发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的科研意识淡薄,很少有人愿意花费很多精力去进行科研。
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展起步较晚。资料显示,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之后,我国高职高专的教育才迎来了其规模发展时期。大多数高职院校也都是从之前的中专院校、成人高校及高等专科院校经改制、合并组成的。由于之前的高中专院校和成人高校中甚少参与科研工作,且大多数教师学历职称不高,使得而今的高职院校科研基础普遍较为薄弱。长期基础薄弱又使得高职院校无论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很少重视科研,因而科研工作骨干人员极度匮乏,更不用说形成科研团队等,这些都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除了以上两个重要原因之外,还有管理机制方面的问题。由于很多高职院校领导在对科研工作的认知上存在一定偏离,很少有高职院校愿意投放精力在科研工作的发展管理之上。无论是在科研管理体制还是在奖励机制上,和本科及重点院校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五分之二的高职院校都不曾建立专门的科研机构,更不用说专门的领导负责管理了。有些高职院校即便设立专门机构和政策,也往往只关注课题的申报和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的统计,很少关注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切实提高,甚少关注科研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实用性,使得很多科研工作都浮于表面。
针对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笔者在高职院校多年科研管理工作经验,特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同层面的科研工作给予支持,高职院校需要拥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承担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针对高职院校科研意识淡薄等情况,相关院校领导需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并对院校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及时的推广,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用。同时,要将科研工作的考核结果和教师切身利益相关联,从而进一步调动高职院校教职工人员进行科研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学校中营造一种众人投入科研工作的浓重学术氛围,促进其科研工作快速稳定发展。当然,对于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等问题,院校领导也要予以高度重视,可以设立专门的科研工作经费,提高科研经费在学院建设中的投入比重,并建立专门的经费管理专项,保证科研经费专款专用。除此之外,亦要激励教职工人员争取科研课题立项,经由多种渠道获取科研经费,使科研所需资金得到保证,从而让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保证。
教师是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生力军。针对高职院校教职工科研基础薄弱的弊病,院校需要重视对教职工的科研专项培训,在教职工对科研工作基本要求和相关程序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定期组织教职工参与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深化,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鼓励教职工对科研工作积极探究思考,使其科研工作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同时,对于高职院校中一些学历和职称比较高、基础扎实并且有一定科研成果的骨干教师,可以选择组织能力较强且乐于奉献的教师作为院校科研工作的领头人,由学院提供支持,鼓励其建立科研团队,从而带动学院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
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需要科研实践的锻炼。高职院校要将青年科研骨干的培养和校内课题融合起来,通过校内课题解决科学技术及其应用中的具体问题,一旦产生实用性成果,可以连续资助,使教师完成实用性科研项目的开发、应用等一系列过程。对科研带头人的培养可以同专项课题融合起来。通过大型项目,实现做中学、做在研、做中提高实用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对普通教师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竞赛融合起来。对于在赛中获奖的教师要给予科研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实现竞赛与科研的互相融合,互相促进,提高实用科研能力。
为保证教师对科研工作的投入,高职院校需要改革评价体系,提供时间等方面的支持。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教学工作量转换机制,将科研工作折合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以解时间之急。在成果的评定方面,可以对实用性科研成果突出的项目,给予免鉴定的待遇。实用性的科研成果,如专利的成功转让、生产,研究报告得到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成果获得市级以上行政部门奖励等,都可以视为应用性突出,而应免于对成果的依托项目进行鉴定。免于鉴定制度无疑可以引导教师致力于实用性项目研究,提高实用科研能力。
要抓好某项工作,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必不可少。针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建议相关院校设立由专人负责管理的独立科研管理机构,并以科学缜密的科研制度做辅助,健全其队伍建设和科研保障以及科研成果评估和激励等运行机制,做好科研项目的组织,落实科研任务,使科研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得到切实保证。同时,对于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的教职工,要根据其参与和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激发教职工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科学合理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要重视和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联合申报各级各类项目,共同进行科技研发工作。项目的申报主体可以是地方企业,也可以是地方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可发挥人员等优势,与所在地中小企业合作,共同申请地方政府科委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或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共同解决行业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与兄弟院校联合申报,由几所高职院校和企业、行业联合进行开发。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尤其是有关高精尖技术科研的实力、基础性科研能力低于本科院校,是高职院校的短板,但高职优势在于学院特色的应用型研究,同有实力的本科院校联合进行综合性纵向课题申报,帮助企业行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共同发展,是高职院校科研改革的又一方向。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科研成果在评估高校综合实力方面的影响力将愈发增强。但显然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提升不是旦夕之间就能完成的,这需要院校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教职工的充分配合。高职院校必须以自身现实为依托,针对科研工作需求进行不断调整,积极鼓励教职工参与,从而促进本校科研成果的有效提升,实现院校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进一步增强,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森,张霞.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12-14.
[2] 闻学颖,孙维. 谈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水平的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13(2):16-18.
[3] 贾同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及发展分析[J].科技信息,2007(35):801.
[4] 陈莉敏.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现状与发展对策[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