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学基础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3-03-19 01:11:09何舒澜朱扶蓉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药学药品岗位

何舒澜,朱扶蓉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闽侯 350101)

近2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作为高等教育的另一种类型,其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培养目标与质量评价标准上都有明显的差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以满足市场需求程度作为主要标准的,是一种以市场取向为主的质量标准[1]。这几年,我院药学系通过对我省医药卫生行业和制药企业药学高职人才需求的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建立了以构建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工作岗位的认知实践、校内仿真模拟实训、校外基地顶岗实习相结合的“阶梯递进式工学融合”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对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地改革与大胆实践。下面笔者就自己所讲授的主干课程天然药物学基础与应用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进行探讨。

1 课程改革的理念

1.1 以就业岗位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应该是教育产业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就其核心内容来说,是毕业生满足社会及受教育者需求的程度[2]。长期以来,天然药物学基础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导致了学生毕业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再学习才能胜任工作岗位。因此,对该课程的改革,要以将来学生从事的工作岗位为导向,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2 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全过程,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天然药物学课程除基础理论知识外,还涉及大量和就业岗位联系密切、实践性强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让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承担实训教学,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设计,重构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的药学人才。

2 课程改革的思路

我们通过对药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最终确定课程设置。通过调研发现,高职药学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的主要岗位包括:基层医院药剂科、社会药店、企业生产与检验岗位、医药公司销售岗位等。他们主要从事药品调剂、临床用药咨询服务、药品配置、药品采购、药库管理、药品销售、药品生产、药品质量检验等工作。我们对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归纳,并分析其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将之转化为教学内容。

3 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重构课程体系。我们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融入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的高度统一,并依据课程需求,参考全国执业中药师和卫生行业中药师职称资格考试内容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课程分为天然药物学基础模块和行业应用模块两部分。天然药物学基础模块主要学习天然药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天然药物的基础实验技术。通过对该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常用天然药物的来源、性状、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用途、配伍禁忌、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剂型规格等知识。行业应用模块主要为医院药学、医药营销、药品生产、新药研发辅助等,主要内容包括模拟药房实训、模拟药店实训、药用植物园实训、中药标本室实训等。通过对该模块的学习,可使学生在掌握药材鉴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熟练掌握岗位技能,初步具有中药材分类、保养与储存能力,中药调剂、中药临床用药咨询服务能力,药品调集能力,与人合作、沟通及协调能力等。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鉴定药材真伪、清除不良品种,为制药生产企业、药材流通领域和临床安全有效的合理用药起到保障作用。

4 教学内容的调整

以职业岗位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本课程根据药学专业后续课程及医药行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选取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分基础知识、鉴定知识和实训项目3部分,共14个教学单元85学时。其中包含了35学时理论教学,21个校内实验实训项目(43学时),7个岗位实训项目(7学时)。每个教学单元,我们都按岗位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为突出职业岗位的应用,采取理论教学与行业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技能训练为主线,通过模拟实训使学生掌握相关岗位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再到行业真实场所进行见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熟悉医院药房工作、药品零售服务等工作的具体方法、服务规范和基本程序,培养学生从事医院药学、医药营销、药品生产、新药研发辅助等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

5 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1)改变以往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为“理实一体、岗技并行”的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边介绍中药鉴别要点,学生边实训操作,改变以往课程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应用的弊端。根据药学专业就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在实训中适当减少显微鉴别的实训课程,增加中药调剂规范服务等操作规程的岗位技能实训课程。

(2)在教学中采用联系整体的教学思路,注重实物标本贯穿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认知实践:我们在本课程开课前要求学生到医院药剂科、药品经营企业、零售药店进行认知实践,熟悉药学服务岗位中与天然药物相关的岗位工作任务并在首次上课时进行交流。

(4)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手段,将任课教师长年来在实际教学中积累的彩图和照片以及实训中数码显微镜拍摄的典型图谱编入课件,还可将教师实际操作步骤拍成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制成课件。

(5)现场教学:让学生在药用植物园进行实物观察,在中药标本馆进行中药饮片识别,在模拟药店进行中药调剂的实训操作等,以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

(6)网络教学:依托学院网络,我们建立了本课程的网页,将课程的标准、授课计划、教案及课件、教学视频、习题集锦、药用植物园与中药标本馆资源、行业动态及相关网站链接等信息上传至网络,方便了学生自学、预习和复习课程。此外,我们还在网上开辟了学习互动平台、在线测试和实训信息平台,加强教师与学生在课后建立多种形式的广泛联系,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多方面接受学生反馈。

(7)案例教学:教师收集中药处方案例,分析处方中的药材作用、功效及配伍禁忌等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审查处方及对天然药物知识应用的能力。

(8)分组讨论与角色扮演教学: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各类中药材的鉴别要点、易混淆药材的区别点;并让学生扮演中药师或患者,通过模拟临床用药咨询过程,提高学生中药临床用药咨询服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参与意识。

(9)以问题为先导的启发式教学:例如,在讲解贵重药材冬虫夏草时,先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参考书、上网搜索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向教师提问。教师针对上述问题在授课过程中边讲授边回答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6 结语

这几年,我们对天然药物学基础与应用的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索,而该课程也于2010年被评为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但探索与改革创新之路还很长,因此,今后我们还将深入调研,加强与行业联系,进一步探索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良好的教学条件、突出的课程特色,面向社会需要与医药企业单位合作,共同建设、开发教学资源,不断探索新的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人才。

[1]任君庆,苏志刚.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12-15.

[2]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药学药品岗位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8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8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6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2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