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青
(酒泉卫生学校,甘肃 酒泉 735000)
心脏解剖的教学内容抽象而复杂,容易混淆,很多学生可能在上完心脏解剖课后,还分不清心房、心室或者不明白心腔内的血流方向等。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复杂的心脏解剖内容讲清楚,使学生能听得懂、理解得透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浅显,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笔者讲授心脏解剖课时运用几种教学法的一些体会。
所谓比喻就是用人们熟悉的具体事物来打比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难懂的道理,从而使描述对象显得更加鲜明、生动、清晰。灵活运用自然贴切、新颖有趣、形象生动的比喻,可以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可以说,比喻法在解剖课的讲解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讲解心脏功能时,我们可以把心脏比喻为发动机。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不断推动血液向前运动,犹如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心脏通过动脉运送给组织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然后经过静脉把人体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送到排泄器官,从而保证了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当心脏停止跳动后,犹如“发动机熄火,车停人亡”。
心脏4个腔是怎么联通的?心腔内血液是怎么流动的?我们可以把一家人的两间小房子比喻成心脏的左侧半。因为是一家人,所以两间小房子是相通的,也就是左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并且血流由一间房子流向另一间,也就是从心房流向心室。同样,将另一家人两间小房子比喻成心脏的右侧半,两间小房子是相通的,也就是右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并且血流由一间房子流向另一间,即从心房流向心室。两家人房子不相通,也就是左半心和右半心不相通。通过比喻法,使学生搞清楚心腔结构及腔内血流的方向。
在讲解心包解剖时,很多学生上完课还搞不清心包的功能,其实只要运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就能使学生明白。我们可以把心包比喻成一层保鲜膜,贴在心脏的外面,保护着心脏,使其不受外邪侵入。如果把心脏比喻成一个重要人物,心包就是保护他的警卫员,这样的比喻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绘图法是以图形方式表现解剖学知识,这种方法既可以使学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帮助其加深记忆。如在讲心壁的解剖时,因为心壁可以分成3层结构,外层为心外膜,在讲完外层后,我们就先把外层结构画出;中层为心肌层,是3层中最厚的一层,绘图时要画得比另外两层厚,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心壁的结构;内层为心内膜,我们最后画出内层结构。讲解完一层就画出一层的结构,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心壁结构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诱思探究教学法即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钻研,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法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如在讲解心腔内血液循环时,通过提问“先天性心脏病是如何产生的”,以引起学生对于心腔结构的思考。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预习,然后再讲解心腔解剖。因为血液在心腔内瓣膜的作用下,沿一定方向向前流动,如果瓣膜缺损或关闭不全等则会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流动,出现心脏病变,这时学生就有答案了。在学生掌握了心脏各部分结构的内容后,再让其通过实验进行进一步探究:如果往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灌水,水会从哪儿流出来?如果把水由动脉灌入,发现水怎么也进不去,这是怎么回事?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明白了动脉与静脉的区分以及瓣膜的作用,这样,不但完成了知识的探究,也使学生在实验中真正理解了知识。
心脏解剖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单纯依靠讲解,哪怕语言再生动形象,也缺乏直观性。只有建立图像和视频资料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推行电子教案,才能使抽象的内容易于理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用多媒体出示两张图片,真实生动地展现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己描述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再如,在讲解血液循环途径时,我们先画出血液循环的路径,然后在课件上播放血液循环的动画,边讲解,边结合动画演示,这样,学生就都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部分知识。
歌诀法是将教学内容通过儿歌等形式进行有机整合或再处理,将重点和难点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简单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背诵中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笔者总结了几句歌诀,以便于学生记忆。例如,人的心脏在胸腔,形态恰似桃子状。里面共有4个腔,下为心室上为房,上下连通左右隔,房薄室厚不一样,室连动脉房连静,左室主动右肺动,左房肺静右腔静,房室瓣,动脉瓣,防止血液往回转。
要想确保心脏解剖课程的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灵活运用比喻法、诱思探究教学法、绘图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讲解理论知识,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还能使课堂气氛活跃、生动。要将很难、很抽象的内容讲解清楚、透彻,这就要求教师用心去教,勤于思考,认真钻研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