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说课设计

2013-03-19 01:11杨秀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生理学神经元受体

张 田,杨秀红

(河北联合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在上课前向同行、评委等阐述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1]。具体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程序实施、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学法指导以及如何进行教学评价等方面。它有利于推动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现以生理学“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这节课的说课设计为例进行阐述,供同行分享和借鉴。

1 教材分析和处理方法

本次课选用的教材为朱大年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4月第7次出版的《生理学》,本教材为全国高等医药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高等学校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使用。选取的内容为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的第一节“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这一节属于本章的总论部分,介绍的是神经系统的一些最基本的功能特点和活动规律,在本章起到奠定基础和入门的作用,但本节内容较为零散,也比较抽象,有的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对本节内容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后面各论部分的学习。因此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我们还选用了一些辅助教材作为参考,如:(1)《生理学》,姚泰主编,七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2)《医学生理学》,朱文玉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年 2月出版;(3)《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10th Edition,Guyton,Hall,published by W.B.Saunders company,2002。

2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本科护理二年级学生,学生通过学习组织学、人体解剖学等相关课程已经掌握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并且对研究这些器官系统的功能,即生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生理学是理论性极强、比较抽象难懂的学科,在前期授课中发现有些学生逻辑思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差,不能学以致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日常生活和临床,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 教学目标和学时安排

(1)知识目标: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包括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10分钟),经典突触的结构(5分钟),突触传递过程(25分钟),突触后电位的种类、产生机制(20分钟),神经递质和受体的基本概念(15分钟),外周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递质和受体系统(30分钟),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20分钟),中枢抑制的概念、分类及机制(30分钟)。其中,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以及突触前抑制产生的结构基础和离子机制是本章教学难点。要求学生熟悉的内容包括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5分钟),突触的分类(2分钟),非定向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0分钟),递质的鉴定、调质的概念(3分钟)。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包括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及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生理功能(8分钟),突触微细结构(5分钟),神经纤维的功能和分类(10分钟),突触传递的可塑性(5分钟),递质的共存和代谢(5分钟),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5分钟)。

(2)能力目标:通过课前布置的预习内容、提出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查阅搜集资料的能力;通过病历分析和解释相关的生命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授课激发学生对生理学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借助一些人文知识使学生增强基础知识学习重要性的意识以及救死扶伤的职业意识。

4 说教学过程和方法设计

4.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首先,通过提问对以前课程进行回顾。学生已经知道人体是一个由呼吸、循环、消化和泌尿等多器官多系统所组成的复杂生命个体。然后,放映一段篮球运动员激烈比赛的场面,让学生们来讨论如下问题:运动员在场上都有哪些生理变化?这些器官系统是如何协调配合工作的?运动员之间是如何进行信息传递并作出快速反应的?通过两分钟的讨论,学生回答:运动员在比赛时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胃肠活动减少、尿量减少、口渴等变化;这些改变是机体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进行适应性调节所做出的相应反应;运动员通过眼、耳等获得信息并传递至脑,脑再发出神经冲动到达肢体产生反应。

或者进行一些情景假设,例如:夜深人静的夜晚,你独自一人走在原始森林中,突然听到恐怖的狼叫,大家会有什么反应?然后让学生进行上述问题的讨论。

通过旧知识的回顾和激烈的讨论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学习兴趣。

4.2 传授新知,鼓励探索

新知的传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讲授新的知识点时多采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2]。课堂最后几分钟提出下节课新内容的相关问题或设置悬念,鼓励学生辩论和探索新知。例如,在介绍中枢突触后抑制这一新的知识点时,先让学生做屈肘动作,然后提出一些问题:“屈肘时肌肉的活动如何?”“屈肘时肌肉活动为什么能及时终止?”“破伤风毒素感染时为什么屈肘有时会出现肌肉痉挛?”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激起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传入侧支性抑制”基本原理的讲解,解释屈肘时屈肌肌梭的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直接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同时发出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再通过中间神经元抑制支配伸肌的运动神经元,导致屈肌收缩而伸肌舒张;通过对“回返性抑制”基本原理的讲解,解释屈肘时支配屈肌的运动神经元在发出冲动到达骨骼肌时,冲动经轴突的侧支兴奋闰绍细胞,使后者释放甘氨酸,回返性抑制原先发动运动的神经元,可及时终止屈肌的收缩。最后再解释感染破伤风毒素时肌痉挛的原因就是毒素到达中枢使神经细胞不能释放甘氨酸等递质,失去了回返性抑制,导致肌肉持续收缩而发生痉挛。如果学生将教师的讲解与自己的答案进行比较,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探究的乐趣,学习兴趣倍增。

笔者除了通过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将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还可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如经常向学生提问:“关于今天要学习的神经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还想了解些什么?你知道的有关神经系统的疾病有哪些?”使学生在自由探索的空间中获得知识。

4.3 培养能力,锻炼思维

高等医学教育不仅传授医学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神经递质和受体”这一部分内容较多,比较零散,难以记忆,而且由于学时有限不可能在课上详细讨论每一个神经递质,所以笔者将讲授重点放在乙酰胆碱和儿茶酚胺类的递质和受体,其他部分留给学生课下自学,并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从受体的分布、作用和拮抗剂等方面进行列表总结,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笔者认为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所以在授课时注意和临床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运用生理学基本知识的能力。比如,在介绍M样作用可被M受体拮抗剂阿托品阻断时,常常提问学生:是否在急性胃绞痛、胃肠道手术术前、验光配镜或有机磷中毒时使用过阿托品?使用阿托品后都有哪些反应或副作用?有的学生会回答:使用阿托品后出现心跳加快、面红、口干、瞳孔增大等反应,之后再向学生解释M样作用和M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由此拉近了书本理论和实际的距离,学生不但在轻松开放的氛围中接受了知识,也常将书本的知识与临床或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其运用知识的能力。

对于学生在高中学习过、有一定基础的知识,例如反射弧的组成,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出图形,并给大家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有些神经系统的知识抽象、难于理解,运用图形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形象的比喻和比较说明,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用图形介绍完神经元的结构后,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神经纤维的概念,将由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的神经解剖图与由不同颜色组成的电线电缆图同时展示给学生。

4.4 问题深入,难点释疑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部分,有些机制如神经冲动的传导、递质的释放等非常复杂,尽管学生在以前的课程中有所涉猎,但多数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笔者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深入问题,有时以学生自身作为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些活动,在实践中学习。例如,以问题“为什么上课认真听讲时,听不到外面的喧闹声?”引出突触前抑制,把非常抽象的原理与学生自身非常普通的现象结合起来。再如:介绍突触传递的过程时,用动画逐步演示突触前神经元兴奋、突触小泡的量子式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等过程,学生对整个大体过程便有了清楚的认识。然而由于轴浆内钙离子浓度瞬时升高触发递质释放的机制非常复杂和难于理解,在用教材提供的示意图介绍完这个过程后,再展示一张许多游人渡船的照片进行形象的比喻,便于理解这一复杂过程。

4.5 课堂小结,发展智能

为了让学生理清一节课的内容、抓住重点,可以把每次课进行两分钟的课堂小结,把所讲授的内容列出提纲简要总结,重点内容用问题的方式点出,并要求学生回答。例如,兴奋在神经元上以哪种形式传导?有什么特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哪种形式传导?又有哪些特征?有时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小结,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独立工作能力。

5 学法指导

5.1 课前预习

要求学生课前先把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这一节内容通读一遍,然后找出哪些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哪些是难以理解的内容,然后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再精读一遍,看看有什么突破。

5.2 指导听课

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带着问题,有侧重点地听课,抓住教师所强调的授课重点和难点。笔者采用设置问题等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并将重点内容让学生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5.3 指导复习

指导学生及时复习,解决课堂上的问题,强化记忆。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布置与神经系统相关的人文知识作业,如要求学生总结在神经系统方面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科学家。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考查,把重点内容讲给其他人听。通过讲的过程就可以考查自己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

6 教学评价

本节内容结束以后进行小测验,比如可以提出几个问题:(1)试述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2)试述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3)何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4)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有哪些?(5)周围神经哪些属于胆碱能纤维?哪些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这些问题基本可以概括本节的所有重点内容。把平时成绩纳入期末考评,既加强了对学生的监督,又避免了期末考试成绩一锤定音的弊端。

以上是笔者根据自身实践和理解,以生理学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教学为例,阐述了说课应该注意把握的几个环节,供同行参考。所谓备好课才能讲好课,而说好课不仅能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也是讲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组织表达能力等自身素质。

[1]吴森.什么是说课及怎样说课[J].教育教学论坛,2011(14):215.

[2]王红琴.“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说课稿的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70-71.

猜你喜欢
生理学神经元受体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毫米波导引头预定回路改进单神经元控制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