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实验室的开发与应用

2013-03-16 07:51许勇辉吴明超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3年5期
关键词:同伴实验室智慧

许勇辉,吴明超

顺德区嘉信西山小学,广东 佛山 528300

1 课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1]。其实践表现是,既可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也能提高教师智慧的教。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十年来受到广泛关注[2],尤其在关于教师的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以及教学经验三个方面的发展有用武之地。新时期,教师对发展有了更迫切的需求,如课堂教学问题,技术在这方面的正向作用令人期待。经过多年的技术应用实践,嘉信西山小学课题组以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路[3-4],以内涵式的教师教学发展为目标,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干预教师课堂实践,设计和开发“智慧课堂实验室”,并进行应用,以探索课堂情境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问题。

2 智慧课堂实验室的设计与应用实践

2.1 智慧课堂实验室的设计

智慧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充满智慧的课堂。“它是教育思维和教育情感互动的产物,是师生智慧互动共生的过程与结果”[5]。智慧型教师是智慧课堂产生的重要条件。智慧课堂实验室的目的就是促进教师实践性成长,更富智慧地进行教学,从而使课堂充满智慧。具体来说,智慧课堂实验室以智慧教室为基础构件,进行适度改进成为具有新结构和新功能的课室,包含教学和观察两大功能区[6]。

2.1.1 新结构 通过使用单向透光玻璃,将教室隔开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前半部分是教师教学上课的教学区,后半部分是同伴教师听评课的观察区。中小学时有公开课、观摩课,等,听课教师多散坐在教室的后半部分,混杂在学生中,不免对正常教学产生干扰。智慧课堂实验室的结构改进,相当于将听课教师隔离出课堂,减小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通过巧妙使用玻璃透光和声音采集技术,又能保证观察区的教师进行正常的教学观察,做到了观察不影响正常教学效果,一举两得。

2.1.2 新功能 原来的课堂没有为观课预留空间,教学区和观察区混为一谈。智慧课堂实验室在原有教室教学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同伴教师观课的听评功能。教师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的发表听课感受,点评教学,最主要的是可以和正在发生的教学同步进行,是“现在进行时”的听评课。

原来课堂教学的记录通常采用人工摄像,在教室里架设三台摄像机,以满足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的需求。这样做的不足是影响课堂的真实教学,需要后期剪辑,带来生硬感,并且教学视频资源生成的周期较长。智慧课堂实验室引入全息智能录播,依托自动跟踪技术、远程自动控制技术和自动导播平台等[7],实现多角度智能化采集信息,多路视频形成一个记录节,自然流畅并且真实还原教学实际。摄像设备很好的融合于教室中,类似于自然界的拟态,不会干扰到正常教学,教学视频富有真实感,课堂结束教学视频即可生成。

2.2 智慧课堂实验室应用实践

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这也是智慧课堂实验室应用研究的根本思路。通过对教师教学的反复调研,结合多年的实践认识,我们有意识通过技术手段强化教师在不同教学阶段的认知冲突,构建以智慧课堂实验室为核心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实践方案,如图 1 所示[6]。

图1 以智慧课堂实验室为核心的实践方案

2.2.1 课前备课环节 借助Wiki平台进行协作备课。教案与备课是教学基础[8],授课教师需进行教学准备,并将教案或教学设计发布到Wiki平台,同伴教师登陆平台阅读和思考教学的设计,提出建议或者直接修改给出新版本。授课教师及时反馈同伴教师的建议,通过不同版本的对比,强化教师教学思路和认识冲突,借此修改教学设计,完善备课工作。

以文博的《节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课为例。课前,文博细致分析教材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分钱活动,以突破除法学习难点。文博将预设撰写成文,发布在Wiki平台之上,同伴教师登陆平台参与其中。针对活动设计的合理与否,多位教师提出不同看法,给出建议。比如:有教师提到“学生具有哪些知识存量和生活积累”。言下之意,应做好学习者分析、贴近学生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有教师则从学生参与度提出应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提出多给学生探索的机会。

参与教师各抒己见,并提供自己所修改的教学设计版本(如图2所示)。通过线上线下不断的交流,文博教师直观感受教学设计的差异,教学理念的冲突,仔细揣摩、认真思考同伴的建议,在此基础上修改和完善教学思路。

图2 教学设计版本对比

2.2.2 课中授课环节 在智慧课堂实验室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教学区结构的完整和空间的独立,加上其陈设与教室一致,符合师生的习惯,使得此课堂与平时的课堂无异。教学不会被干扰,是真实情境的教学。观摩教学的同伴教师被“隔离”入观察区,他们在观察区观察课堂,记录细节、自由讨论、实时点评,同步参与课堂却不影响课堂。全息智能录播全程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视频资料。

以周海波的《送温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课为例。周海波教师在教学区教学,同伴教师落座观察区。教学区内师生自由互动,观察区教师认真听课,相互交流。观察区学生的状态足够自然、放松,教师的行为则自由和随性,足见教学和观察没有相互干扰。智能录播系统将所发生的一切信息进行全记录。教学中,我们提供给同伴教师一些观察记录表,这些表包括标明不同层次学生的座位分布,引导教师记录课堂关键事件,教学中重点问题的建议,对教学评分等内容。从我们的研究看,同伴教师的观察评价与教学同步,教师不留情面的指出问题。譬如:一位教师指出教学没有足够的创新:“我反对缺乏创新的课,要进行修改”;另一位教师则针对分钱活动的必要性,质疑“教学到了这个份上了,分钱还有必要吗?”事实上,课后周海波的课获得了较高评分和好评,只是同伴教师不归避问题,不琢磨情面,严苛犀利地对教学进行评价。

教学区与观察区的独立带来了教学活动和观察活动的自由,为授课教师教学正常发挥及听评课教师的不回避提供了可能。此外,相关技术的介入,在不降低同伴教师观课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教学细节的把握,提高听评课的水准。从课后的反馈来看,智慧课堂实验室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2.2.3 课后思课环节 发挥智慧课堂实验室新功能,使用视频资源反馈教师教学,提供反思的依据性材料。将智能摄录信息导成教学视频,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切片”和“回溯”分析,突出教学预设与教学实施的差异,形成Wiki反思。同伴教师将观课体会和评价意见通过Wiki平台、智慧课堂实验室沙龙等途径传递给教师,教师之间在教学理念、方法以及教学实施行为上的不同,为授课教师融合认知差异,修改教学提供源动力。引入切片技术对教学视频进行技术处理,聚焦教师们关注的关键课堂事件,从而强化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总结,提炼教师关于实践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授课教师修改教学设计,调整教学预设,为再一次的教学做准备。

以何有操的《节约-商中间有0的除法》课为例。何有操课后第一时间反馈了个人教学体会,提出教学困惑,“在列式估算完之后,不知道要不要分钱,学生的回答有偏自己的预设”。同伴教师也及时提出对何老师教学的一些想法。有教师指出估算已达目的,不用再花时间纠缠“比200多一点还是少一点”。文博教师结合自己类似的教学经历,指出教学中算理与算法没有很好地结合,建议抓准分钱活动的时机,引导学生讨论和口说算理及算法。综合课后教师的反馈,何有操教学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分钱活动的衔接。教师们认为这本质上是对分钱意义理解的不到位。为此,思课环节中,重点借助切片技术,反复分析教学的估算和分钱环节的视频资料。何老师归纳分钱活动在验证估算和理解算理上的双重作用,认为教学多有随机性,做好教学实施前准备,进行充分的教学预案是必要的。随后他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并将教学预案体现其中,以备下一次的教学(如图3所示)。

图3 何有操教学活动的不同预案

课后思课在智慧课堂实验室提供的高质量教学和观课的前提下,借助教学视频的切片,聚焦教学关键环节,增强教师听评课的说服力和教学反思的渗透力,大大有助于教学的改进。

3 总结和反思

3.1 智慧课堂实验室支持专业化的教学研究

首先,教研形式的丰富、互补。不固定也不抛弃某一形式的备课,采用基于Wiki的协作备课和小组讨论交流修改教学的结合,目标是使教师深度思维,深度交互,以形成完整备课和理解性备课;其次,教研内容的证据、科学。教师对教学反省的来源多是自己的记忆、他人提供的信息,较为主观,信息的专业性来说不够专业,降低反思的客观性,进而影响质量。通过全息智能记录教学行为,由此反馈给教师专业的、客观的反思材料,并且可以借助切片技术聚焦关键教学活动和事件,有的放矢。还通过制定科学的观察量表,锁定教学中的关键人、关键点、关键信息,帮助教师科学地把握教学的关键事件,并作为教学反思和修正的科学依据。教研推进群体参与并在备课时提前预案,在教师教学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在教师教学反思中犀利地提出角度,在教师遇到困惑时提出有效策略,可以确保教学研究走在良性循环轨道。

3.2 智慧课堂实验室有利于教师实践知识的发展

实践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智慧课堂实验室提供给教师进行实践-反思-实践的良构环境,教师教学后反思形成的认识来自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转化为实践智慧,实践智慧在教学实际中打磨、凝炼为实践知识,在教师间传递,从而促成教师实践知识的发展。该研究经过计算数学的实践教学,教师们就课堂活动的设计达成实践共识:第一,活动的可行性。设计的活动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既要明确教材的知识点,又要挖掘生活素材,寻找联系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切入点,使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第二,活动的可理解性。活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尽可能的符合所学知识的特征,学生对活动的理解具有很强的知识指向性,活动的展开逻辑应和知识结构相统一,有助于学生由活动理解迁移到知识的理解;第三,活动的可操作性。活动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活动首先要与课堂教学环节有效衔接,在教学组织上承上启下,妙笔生花,与教师教学相得益彰。

3.3 智慧课堂实验室研究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智慧课堂实验室的研究围绕教师实践教学做文章,逐渐探索和归纳出教师实践智慧迁移和发展的一般机理,为与此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实践智慧不可以直接在教师间发生迁移,需要以一种静态的知识形态进行流动。教学情境中教师的实践智慧与运用的知识相关,与确定问题时知识的选择相关。教师的实践性智慧经过提炼和凝固,即知识化,并以一种较为客观和静态的方式,被其他教师习得。而后在类似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运用该知识进行教学,释放其蕴含的智慧。此外,智慧课堂实验室教师专业发展存在双引擎驱动。授课教师实践教学过程中问题逐渐暴露和突现,包括首次出现的问题和长期的顽疾问题,提供了一个亟待改善的需求原动力。同伴教师参与到教师整个的实践过程中去,多以一种理解性的备课和授课,一种自省式的反思和修正自己,随着参与程度的增加和理解性的加深,授课教师的教学就映射为同伴教师的教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映射出同伴教师的问题。

通过教师的协作交互,深度反思和实践,教学问题得以解决,授课教师教学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同伴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潜在的发生转变。授课教师的问题逐渐清晰到最终解决是第一个引擎,同伴教师通过实践参与不断获得提高,是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个引擎。研究对一般规律进行探索,易于在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验中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以取得教研效果实现教师发展的目标。

“智慧课堂实验室开发和应用研究”是“投石问路”的第一块石头,主要针对智慧课堂实验室建设及其应用的有效性来展开。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继续深化研究,在以技术发展逻辑完善智慧课堂实验室的同时,探索智慧课堂实验室教研使用机制,教师参与机制以及优质资源库建设问题,以支持更大区域的智慧课堂实验室教师专业发展。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3-01-18

[2]汪晓东.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中瑞之比较[J].远程教育杂志,2009,(5):23-26

[3]许勇辉.Wiki支持的区域教研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3):84-86

[4]许勇辉,钟洪蕊.Wiki支持的校际课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3):87-90

[5]吴永军.关于智慧课堂的再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8,(5):5-7

[6]许勇辉,吴明超.基于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智慧课堂实验室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3):109-113

[7]张凌,王锦秀,王亚平.谈精品课程录制中的几种方式[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10):511-512

[8]练庆林,吴怡敏.浅谈如何实施课堂教学[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22(8):379-381

猜你喜欢
同伴实验室智慧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寻找失散的同伴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