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教育的四重取向

2013-03-15 05:35罗常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

罗常军

摘要:取向问题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重取向,即感性取向、实践取向、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四种取向既相互區别,又彼此关联。感性取向是艺术教育的基础取向,实践取向与科学取向是艺术教育的必然要求,人文取向则是艺术教育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艺术教育;感性取向;人文取向;科学取向;实践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1-0042-04

所谓艺术教育的取向,是指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应当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前提和贯彻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正确的艺术教育取向,对于发挥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有四重取向必须始终坚持,即感性取向、实践取向、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感性取向是艺术教育的基础性取向,人文取向是艺术教育的终极性取向,科学取向是艺术教育的附加性取向,实践取向是艺术教育的主导性取向。四种取向既相互區别,缺一不可,又彼此关联,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感性取向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以文学、音乐、美术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教育活动,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说,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

最先提出审美教育(德文:asthetischeErziehung,英文:aestheticeducation)的是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继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于1750年出版了专门研究感性(拉丁文:Aesthetica,音译:埃斯特惕克)的《美学》一书之后,席勒于1795年出版了感性教育专著《审美教育书简》。“埃斯特惕克”的基本含义是感觉、感性,西方的美学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研究美和艺术的。可见,审美教育首先是感性教育,那么作为审美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就必然要求坚持感性取向。因此,感性取向是艺术教育首先要坚持的基本取向,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何谓感性?一般语境中,感性指人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相对于理性。在艺术教育中,感性应该从人学的意义上被理解为人之本性,是对人的生态状况以及人性、人格而言的。感性意味着生存的个体性、人生命活力,意味着以情感为核心的心理能力,体现于直观形式中的意识。正如杜卫教授所言:“感性是一个贯通了肉体和精神的个体性概念,它以情感为核心,突出地表现为个体的直觉体验能力。”

1.尊重教育对象的感性需要,保护人的感性自发性

马克思十分重视人类的感性需要。他指出:“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作准备的发展史。”这实际上是对感性存在的人的内在规定,其本质内涵就是审美人格的生成。艺术教育最根本、最关键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和塑造“审美的人”。通过艺术教育,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进而陶冶情操,提升品格,从自由超越的审美愉悦进入旷达超脱的人生境界。因此,艺术教育必须坚持以人的感性为中心,以促进人的感性完善为目的,在科学理性占主导的教育中保护和发展人的感性,使人能够获得感性和理性协调平衡,重建和谐完整的人性。

2.明确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训练受教育者的感性审美能力

一般认为,艺术教育的任务有3个层次:一是知识层面的普及艺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二是心理层面的健全审美心理结构,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人格层面的陶冶情操,塑造审美人格。三个层面不是彼此分裂的,而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就是感性的审美经验。这是因为艺术的感性属性决定了艺术教育必然以人的感官经验为起点。与日常生活经验不同,艺术教育所指的感官经验包含了审美意蕴。通过教育实践,教师将内含于艺术品中的审美经验、自身的审美体悟感染学生,内化为学生的审美经验和能力。艺术教育架起了一座连接施教者与受教者、艺术作品与接受者、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施教者、受教者与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得到了沟通、传递。

3.正确处理与德育的关系

有人认为,艺术教育仅是德育的“附庸”,它只是实现道德人的手段。比如蔡元培先生就曾说过:“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艺术教育充当了德育的工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人认为,确认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会导致艺术教育“德育化”,主张艺术不是道德,否认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希望能够保证艺术教育和美育的独立地位。应该说,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笔者比较赞同这样的说法:首先,艺术教育与德育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的关系;其次,艺术教育与德育不是从属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后,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总之,艺术教育首先是感性的教育,是以审美理想为目的的教育。

二、实践取向

一般认为,教育和艺术都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实践性不仅是教育的特性,也是艺术的品格,更是艺术教育的价值旨归。具体来说,艺术教育不仅要求教育对象站在美学的高度来把握艺术,更集中体现为教育对象以体验的方式从艺术作品和活动中领悟艺术的情境和真谛,在体验艺术的过程中培养艺术素养与人文品格。因此,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践取向。

美国美学家托马斯·门罗将艺术教育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强调艺术实践中的技术训练,其目的在于培养艺术家;另一种是强调艺术的评价、欣赏和理解;第三种强调艺术史的系统教育;还有一种是强调艺术的教学方法,主要目的是造就艺术师资。”这四种类型的艺术教育均面临着一个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处理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艺术知识内化为教育对象的心灵,由艺术的功能性素质上升到人格性素养。没有实践取向的艺术教育,教育对象不可能深刻领会艺术的精神,不可能通过艺术教育而过上一种审美的人生。

1.训练受教育者的审美实践能力

过去我们的艺术教育对实践价值强调得不够,但这种状况开始有所改变,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下达<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这标示着我国正式开始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它不仅为高等院校艺术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还预示着我国艺术教育观念上的根本性转变,凸现了实践取向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标志着中国艺术教育的实践性回归。实际上,尽管实践作为一种价值取向还没有在艺术教育中普遍贯彻,但国内一些高校在这方面还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比如叶朗先生在总结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传统时指出: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带有鲜明的人文色彩,有着很强的学术性,注重培养实践型的人才和专业艺术家(特别是那些要求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实践类专业)。正是由于坚持了艺术教育的实践取向,重视艺术教育的实践环节,才有了学生与艺术深度接触,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教育的氛围。

2.创新主体性艺术教育模式

只有将学生作为艺术教育和创新学习的主体,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艺术技能的养成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必须诉诸实践,这个养成和提高的实践活动本身就具有育人的意义和价值。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能够促进和拓展,创新热情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寻找自我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行动更加自觉。就艺术教育来说,实践还是感悟、想象、获得灵感的过程,也是思考、探究、创新的过程。因此,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积极为大学生开设艺术实践课,给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

3.艺术教育必须从“知识理论”走向“生活实践”

在当代美学的视域中,审美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审美、艺术的实践化上,而且体现在现实实践的审美化上。生活实践趋向审美化,实际上是人类在艺术实践中的深度审美向日常生活实践审美的渗透。但是,“艺术在日常生活实践之中的解放和重新整合,不可能仅仅通过高级艺术自己根本改革的尝试行为而实现”,艺术教育恰恰就是一条有效路径。艺术教育走向生活实践,其内在品格与审美特征才能被鲜活地显露和敞亮。艺术教育的生活化,首先意味着感受生活化的艺术情境,艺术教育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导引艺术化的生活;其次,它还意味着体验生活化的艺术事件,艺术教育向生活延伸,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存与共荣纳入审美的视野,摆脱世俗利欲的种种束缚,获得精神上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三、科学取向

科学和艺术之间既存在明显的分界线,又是天然的盟友。李政道先生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事实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可见,科学与艺术不仅相互區别还相互联系,而目应该能够交融起来。

顾秉林先生指出:“当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这是人类对自己社会行为的一种自觉的反思和行动,它是与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相符合的。”“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这一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人文与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也反映了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现实层面的具体表现:社会越进步、科学技术越发展,人类对艺术的追求就越自觉、越强烈。科学与艺术关系不仅如此密切,而且科学往往成为艺术发展的动因;科学不仅促使艺术形态的多元化,而且为很多艺术家提供灵感来源。20世纪以来,许多艺术家开始关注将科学技术运用到艺术创作中,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在艺术教育领域,科学技术也被广泛地运用。

1.运用科学的理论不断完善和创新艺术教育

21世纪科学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科学的生态学综合,二是生态科学的勃兴。在这个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学者自觉将生态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艺术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比如滕守尧先生于2002年提出了“生态式艺术教育”。这是继灌输式艺术教育、园丁式艺术教育之后的一种新型艺术教育。它意在通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交叉融合,通过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造等多种学科之间的生态组合,通过经典作品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互生和互补关系,提高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创造能力。事实证明,这种新型的艺术教育形式效果良好。

2.进一步促进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至少有两方面的工作可以尝试:一是推进学科和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提高综合化程度。办综合性大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的自觉选择,但是,我国高校的综合化程度依然较低,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的综合化程度。文科院校需要增加理工学科的比例,理工科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文艺术学科的渗透。二是立足课程教学进行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充分发掘科学教育的人文艺术价值,大力提高艺术教育的科学性,使学生在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会贯通中汲取智慧,训练和提升心智。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热爱和追求知识、尊重和崇尚真理的精神。

由此可见,坚持艺术教育的科学取向,不仅能够促进艺术与科学的发展,还能够紧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更新艺术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观念和理想,使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随着科学与艺术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艺术教育必将走向一个更加宽广的境地。

四、人文取向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是人类审美追求的高级形式,是人文思想和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正因如此,艺术才具有了教育意义。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引导受教育者追求积极的审美人生态度,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传承和创新人类文明。

艺术教育坚持人文取向,是指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传达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肯定和关注人、人性和人的尊严、价值与命运,珍视人类创造出的精神文化传统,塑造一种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钱源伟教授认为:“当代教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倾向最重要的表现是把人格完善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宗白华先生也说:“艺术家之创造,乃表示全人格的意义及其最高的生命,决非附带的无关重要的表现。”这就表明了人格培养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艺术教育在协调人格结构内部知、情、意三者的关系,培养健全人格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1.彻底扭转艺术教育不受重视的局面。切实提高艺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当前,轻视艺术教育依然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倾向。特别是在经济建设的热潮中,更容易出现功利与技术压倒一切,轻视人文精神的倾向。其主要表现是功利主义盛行,审美情趣堕落。王一川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个“文化的物化年代”,艺术凭借商品、技术、身体等手段日益凸显“物”的诱惑力,从而越来越蜕变为与“物”纠缠不清的经济、产业、技术等行为,而这种消费文化潮也使人们不断导向对“物”的现实崇拜偏向。

2.正确处理艺术教育功利性和人文性的矛盾

这对矛盾在学校教育中表现较为普遍,也尤为突出。它要么作为满足社会需求的手段和实施国家意志的工具而受到关注,要么在摆脱这种地位的同时被边缘化。但是,艺术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重要部分,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突出的位置。这是因为,不仅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人文实践,人是教育的本位,人性的丰富充实和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历史赋予教育和艺术的最高理念和根本目的。因此,艺术教育的功利性与人文性之间的矛盾必然要求统一起来,从而使艺术教育在贴近现实的基础上担负起为人性发展导航的任务。

3.对艺术教育的社会功利性重新进行反思和估价

在20世纪我国的艺术教育中,艺术教育的社会功利性首先表现为对政治和德育的偏重,这种情况既与现实需求相关也与传统文化相关。而后,它又表现出强烈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动机。这样的艺术教育完全背离了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作为感性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异化”了的艺术教育,这种“异化”了的艺术教育进而导致了人的异化。因此,面对被物欲扭曲的人性、被利益麻木的心灵,当今的艺术教育应当以艺术的超越性和人文的情感性将其政治道德的教育作用提升到充实人生和丰富人性的高度。邹华教授提出了“社会功利性的重建”的设想,他指出:“艺术教育需要逆向思维,一方面,艺术教育应当在理论上更多地强调社会功利性作为基础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实践上使人文情感性找到现实的立足点;另一方面,艺术教育应当在实践上强化人文情感性的力量,从而在理论上使社会功利性得到正面的理解和阐释。”笔者认为,这是一条可行的思路,艺术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应给予高度关注。

总之,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艺术教育的感性取向、实践取向、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只有坚持和贯彻正确的艺术教育取向,才能确保艺术教育发挥其固有的价值和功能,从而积极“引导人们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使自己具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胸襟和气象,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才能使艺术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
群众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关于舞蹈艺术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思考
艺术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