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15021) 王晨光
基于不同版本教材比较的教学策略
——以“水循环”为例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15021) 王晨光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有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四种版本的高中新课程教材投入使用。由于教材编写者对课标的理解不同,各版本教材具有不同的切入视角、内容选择、呈现方式、图像系统以及教学策略设计。新课程改革赋予教材新的内涵,教材不再是教学与评价的依据,而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一线教师而言,在章节范围内,依据课标比较不同版本教材的处理方式,结合教师自身的知识贮备和教学风格、学生情况,博采众长对本地区使用教材进行取舍、改进、重组,是形成特色高效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试以“水循环”一节为例,尝试基于不同版本教材比较的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准确解读课程标准、遵循课程标准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水循环”一节对应的课标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要达成的知识目标。“运用示意图”是“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的行为条件,水循环是宏观抽象的地理现象,运用示意图能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相对于“说出”,“说明”是比较高的要求。“说明”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需要“举例证明”或“详细解释”。
如上所述,《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给出了概略的要求。具体运用什么样的示意图?怎样运用?如何有条理地“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哪些?哪些意义需要证明,哪些需要解释?举什么样的例子来证明?这些具体的实施方法和策略则留给了教材编写者和教师。
教材是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解读,课程标准提倡的理念及具体内容标准是教材比较的依据。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要求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地理基础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学进展及学生经验的密切联系;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关注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提高。笔者试依据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说出、说明的行为方式,运用示意图的行为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水资源观),列表比较不同版本教材如下。
比较项目人教版鲁教版中图版湘教版准备知识介绍水圈的组成和水体的相互转化设计“模拟水循环”实验设计调查家乡河流的活动示意图提供水循环示意图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结合示意图,分海陆间、海上与内陆循环介绍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同人教版安排“画一幅表示水循环的示意图”的活动。同人教版从人地关系视角看水循环结合黄河断流案例,提出问题探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指出正确的水资源观。提出问题探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与中图版基本相同。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详细解释概略指出水循环能联系四大圈层,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促进水体更新、维持水的动态平衡,塑造地表形态。概略指出水循环更新水资源、联系各圈层、调节热量以及塑造地表的作用。概略指出水循环促进水资源更新。详细解释太阳能在水循环过程中的转化;安排“水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讨论。举例说明详细解释水循环对物质迁移的影响。结合案例说明水循环促进物质迁移、塑造地形的作用。
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是水在自然界中各种水体间运动转化的过程。因此,人教版和鲁教版首先阐明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及其分布、数量,各种水体间相互转化的关系。中图版设计了“模拟水循环”的实验,帮助学生感性认识水的运动与三态变化。湘教版则设计了调查家乡河流的活动,了解河流的补给水源、水位变化、注入的海洋或湖泊等情况,通过具体案例认识水体的转化与水的循环运动。
学习水循环时,各版本教材均提供了“水循环示意图”。除湘教版外,其他三种版本均配合示意图,按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分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湘教版则在“实践活动”中建议“画一幅表示水循环的示意图,用箭头表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用文字表示各箭头的含义,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通过读图绘图活动,引导学生从“水循环示意图”中主动提取和加工信息。
各版本教材均从人地关系的视角,提出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更具体深入地认识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中图版提出:“人类能对水循环施加影响吗?如果能,有哪些途径?”湘教版提出:“大量砍伐树木对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人教版则提供了有关黄河断流的资料,并提出如下问题:“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黄河下游断流与哪些自然和人为原因有关?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旨在应用水循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认识。
2.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人教版对水循环意义的表述最全面,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指出水循环能联系四大圈层,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促进水体更新、维持水的动态平衡,塑造地表形态。湘教版以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举例说明水循环促进物质迁移、塑造地形的作用;详细解释太阳能在水循环中的转化过程;安排讨论“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帮助学生辩证认识水循环更新水资源的作用。鲁教版则概略指出水循环对水资源更新、联系各圈层、调节热量以及塑造地表的作用,并以“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在和岩石、土壤的接触过程中不断溶解和带走其中矿物”解释水循环对物质迁移的影响。中图版仅概略指出“水循环使各种自然地理过程得以延续,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是各版本教材中表述最为简约的,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补充落实。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不同版本教材,有利于教师深化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借鉴优秀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设计思路。基于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笔者提出如下教学设想。
1. 用案例化抽象为具体
水循环及其意义比较抽象,案例能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若家乡有适宜的河流,可以如湘教版设计,组织学生调查河流的源头、流向、注入的海洋或湖泊,河流的补给水源、水位变化……在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感悟水体的相互转化,了解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这样的学习必定富有特色而生机勃勃。也可用长江、黄河等有显著地理意义的大河为例,使水循环过程及其意义具体化。如结合黄河流域图,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下游地上河、入海口三角洲之间的联系,可以形象认识到水循环联系海陆、迁移物质、塑造地表的作用。
2. 从人地关系视角解读水循环
地理学的目标是认识自然环境与人地关系,谋求人地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自然地理学习中应贯穿人地关系的主线。结合本节内容可引导学生分析城市化、植被破坏、过度开采地下水、黑心企业打井排污活动对下渗、径流等环节的影响;应用水循环原理解决黄河断流、华北缺水等现实问题;辨析“井水不犯河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说法从科学意义上讲是否正确,践行“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新课程理念。
3. 用地图提升教学效益
地理图像用可视化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描述,直观形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地理学习的特色工具。各版本教材均以“水循环示意图” 形象表达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教学时应组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从示意图和相应文字中提取加工信息。如可从发生领域、主要环节、对陆地淡水更新的贡献大小、参与水量多少等方面,比较三种水循环的异同。或将示意图转化为简明扼要的模式图,在转换中深入理解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真实生动的景观照片能帮助学生感知抽象的地理事象,千年不枯月牙泉的景观照片能表明地下水的重要补给作用;位于巨大落差处水电站的景观图,有助于理解太阳能在水循环过程中的转化。
4. 以问题探究促进知识建构
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形式,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主动建构知识,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目标指向。如在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下游地上河、入海口三角洲的景观图的阅读融入黄河不同河段对应的活动中,学生能感知水循环迁移物质、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讨论“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观。在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如下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会有深刻的认识。
(2011江苏高考地理试题,双选)
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 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 兴建污水处理厂 B. 疏浚河道
C. 加强道路建设 D. 完善排水系统
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笔者理解有三层含义。首先,在一个课标、多种教材的格局下,教学的最终依据是课程标准,不是教材。其次,教师应充分尊重教材。各版本教材均吸取了广大教师长期教学实践中探索的宝贵经验,凝聚着编写人员的心血和智慧,能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要求,且各有特点与优势,教师需要潜心研究、充分利用教材。再次,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利用教材,以师生人手一册的教材为主,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改进、补充、重组,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产生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