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意识培养探析
—— 以河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2013-03-15 08:36康晓梅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河北农业大学意识旅游

康晓梅

(唐山师范学院 资源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意识培养探析
—— 以河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康晓梅

(唐山师范学院 资源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界定了专业意识的内涵,对河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访谈和档案数据整理,结果显示: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选择专业具备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专业意识较淡薄,毕业生就业专业选择性不强。建议从专业课教师言传身教、旅游企业管理者入校讲座及增强自我认同等几方面帮助学生养成专业意识。

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意识培养

在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和旅游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旅游业的认可度不断走低[1],其本行业就业率低一直是困扰旅游教育界和旅游实业界的一大难题。一方面,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15年我国要形成就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6 000万人增加到1亿人左右[2]。另一方面,面对如此巨大的行业需求,旅游管理毕业生“有业不就”的现象却十分突出,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一般在10%-20%之间,两年后依然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20%[3]。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不看好本专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各高等院校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深入改革,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最后却收效甚微。我们应该反思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是否存在缺失的一环,即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即专业意识。

表1 河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008 -2011届学生入学原因调查表

一、专业意识的内涵

意识对于一个人的行为具有能动作用。同样,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专业意识对于其在学校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也具有能动作用[4]。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树立专业意识。专业意识是人们以专业理性认识为基础的专业价值取向,与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联,表现在行动中是从业过程中的热爱、严谨、细致、负责、高效的行为及风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意识的养成是学生未来走上旅游管理工作者岗位的必然要求。这是他们谋求生存、服务社会、在职业生涯中建功立业、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价值的必备条件。

二、河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专业意识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对象及方法

1. 调查目的

了解和掌握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意识培养方面的现状,分析专业意识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以及就业方面的影响,以期达到窥一斑可见全豹的效果。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培养情况,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意识的养成提出合理的建议,以达到为学生树立正确专业价值取向,培养专业意识的目的。

2. 调查对象

选取河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008届、2009届、2010届、2011届本科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专业选择、学习及就业情况进行调研。

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新生选择专业具有偶然性和盲目性特点

对河北农大旅游管理专业2008-2011届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原因进行问卷调查。如表1所示。

调查结果表明2008届、2010届及2011届学生自愿报考的比例较低,分别为34%、40%和36%,2009届毕业生的自愿报考率相对较高,为48%,但也没有达到50%。说明大多数学生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原因均为调剂录取而非出于本人意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选择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学生在入校前对所学专业并没有太大兴趣,认识远远不够,更谈不上专业意识的初步养成。

在自愿报考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当中,大部分人对本专业的最初认识停留在对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的基础之上,认为学习旅游专业可以像旅游者一样潇洒行遍天下,对学习旅游管理专业未来的前景存在误解,并没有考虑到未来要以旅游从业者的身份进入旅游行业,而旅游行业的从业者像其他行业一样,大部分的岗位都带有定点性而非移动性。自愿报考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选择带有普遍的盲目性。

2. 学习过程中专业意识模糊

学生在入学前,专业意识就比较淡薄甚至缺失,经过新生的专业入学教育,对本专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到大二之后经过专业课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具备旅游管理专业对专业意识的基本要求。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总体呈现出的对本专业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

突出表现就是学生在旅游管理相关课程学习过程中,认为旅游管理是实践性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不重要,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厚,更谈不上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融汇贯通。如表2所示,受调查的4届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均认为实践学习的重要性要远高于理论知识学习;同时认识到教学实习的主要目的是积累经验而非获取最多的报酬。但是在学校安排教学实习中,由于缺乏坚定的专业意识,不能准确给自己定位,教学实习换岗率高于60%,不能在一家旅游企业系统地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出现实践教学当中的实践经验断层。

表2 河北农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008-2011届学生学习目的调查表

3. 毕业生就业专业选择性不强

通过对2008-2011届旅游管理本科就业数据整理(如表3所示)不难发现,学生的就业率很高,但是在旅游行业就业的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前往旅游企业就业率在2008~2010年均不足15%,最好的年份2011年到旅游企业就业的学生达到15%。难道旅游企业不需要旅游管理毕业的专业人才吗?答案是否定的。旅游企业对管理人才求贤若渴,而表现在高校则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不愿选择到旅游企业去就业,这一矛盾越来越凸显。除了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存在问题之外,还有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够认同,未养成专业意识,难以指导自身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的原因。专业意识不强既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也不利于旅游行业发展。通过专业意识的培养可以很好地促进人才和市场的联姻,这势必将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未来工作的重点。

表3 河北农业大学2008-2011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调查表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意识养成的方法

1. 加强专业教育准确定位专业

如今的在校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小养尊处优的多,能吃苦耐劳的少;对美好前景的憧憬多,切实做好职业和人生设计准备的少;眼高手低、急功近利的多,踏踏实实、稳步向前的少。而旅游行业是服务性行业,需要良好的服务意识、与人沟通的能力与技巧、脚踏实地从基层干起的心理准备[5]。学生是否了解旅游行业的职业特点、通晓相关理念、掌握相关能力与教师的教育和启迪有关。从事旅游经营管理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但应组织好课堂教学,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介入到旅游业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契合问题中,尤其应当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以及平时的言传身教中教诲启迪学生树立对本行业的正确的认识,形成清醒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2. 校外旅游企业家进校座谈演讲

邀请成功校友及校外知名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到校园中,为学生做有关专业发展和未来就业的专题讲座和指导。可以通过本专业成功人士的经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本专业的信心,看到未来的发展前景。学生通过直接接触企业、接触社会,不仅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增强未来工作的适应性。从旅游企业层面看,一是通过接受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到企业实习,补充人力资源的空缺,同时获得为企业物色优秀人才的机会;二是利用高校教育与科研优势,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谋求研究与培训支持。聘请旅游行政管理者及旅游企业的领导者,从职业的能力要求出发,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3. 通过校内实训增强学生自我认同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教学。该专业在校内要开设各种专业实训,目的是给予学生一种仿真的工作感受。仿真训练是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重要构成,它带有更多的“尝试错误”的成分,并允许学生在实践中纠正和完善,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强其自我认同感。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取得相关的职业证书。如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国家旅游局的导游证书考试、劳动局餐饮、客房服务员证书考试等,这些都是和从事旅游密切相关的考试,在教学计划中完成普通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组织学生有目的地针对这些考试作必要的辅导,鼓励学生参加取证考试,让学生既有学历又有能力,既有文凭又有水平。这对于学生的就业是十分有利的,与此同时加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有利于其专业意识的养成。

四、结论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意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课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专业意识[6]。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专业意识的养成,可以培养出旅游发展真正需要的心理素质过硬、思想过硬和业务过硬的人才。

[1] 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 2008(5):13-17.

[2] 梅虎,詹泽慧.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与本行业关联性分析及对策[J].旅游学刊,2009(6):76-81.

[3] 汪剑明.面对旅游企业人才饥渴高等院校何去何从[N].中国旅游报,2004-05-21.

[4] 何国刚.略论旅游专业意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8 (3):70-71.

[5] 卢爱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饭店就业观的塑造[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4):610-613.

[6] 方敦礼,胡善风.高等旅游专业大学生专业意识的调查与分析——以黄山学院旅游学院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 2007(2):31-33.

(责任编辑、校对:王淑娟)

The Study on the Awareness of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of the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s by Taking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s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as an Example

KANG Xiao-mei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Management,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The connotation of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is defined. Based on the interview and archival data of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tudents whose major is tourism management,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is a blindness and contingency when the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s choose their major. And they lack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later low selectivity. Methods are put forward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which include professional teachers’ exemplary teaching, lectures by tourism enterprise managers and self identification.

universities; tourism management;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G642

A

1009-9115(2013)03-0150-03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3.038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研究项目(JRS-2012-1039)

2013-01-09

康晓梅(1981-),女,河北沽源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旅游经济学。

猜你喜欢
河北农业大学意识旅游
河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旅游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