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凯
如何防止在智慧城市的旗号下出现新的重复建设,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智慧城市概念现在非常热,有人说智慧城市就是更加聪明的城市,但这并不是对它准确的界定。我认为,所谓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更广泛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传感网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感知能力,由此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对现代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
何种规模的城市或者何种类型的城市,借助智慧城市这样的形态发展自己是可以的,但不可能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关于智慧城市建设,我提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城市类型是否可以打造共性的智慧目标?智慧城市的本质是什么?智慧城市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把握智慧城市的目标
在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上,城市要形成双结构目标,不能只见服务,却不见人。智慧城市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城市。此外,智慧城市要提高市民的便捷感、安全感,对城市的认识感、亲和感以及公平公正感,这是智慧城市以人为中心必须要具备的内涵。
智慧城市的第二层目标可以归纳为七种能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感知能力,提高城市运行的协同能力,提高城市政府管理的反应能力,提高城市服务的服务能力,提高城市的经济和产业转型能力,提高城市资源智能化配置和共享能力,以及提高城市空间布局的科学规划能力。从智慧城市结构目标的内在关系看,主体首先是人,之后才是整个城市运行的各类目标管理。而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城市社会的人为中心,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的力量,通过管理、技术、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集成,大大提高未来城市的治理水平。
防范智慧城市建设风险
从智慧城市发展趋势来讲,各类城市都需要把控好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这就需要城市有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宁波智慧城市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错,但它也遇到资源整合的困难。比如说,中央不断向下延伸它的系统,甚至要求地方按照其特定的标准实施,如果是这样,就会带来很大的问题。交通、旅游、卫生等,如果都挂上智慧的招牌向下延伸,就可能造成新一轮的重复建设。所以,如何防止在智慧的旗号下,出现新的重复建设,就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政府如何搭建一个共性的平台,能够对接和整合上级推行下来的各种智慧应用,整合当地的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这方面,特别需要中央政府有更加权威的解决办法,解决各部门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整体布局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遏制部门利益,形成部门间的整合,防止各自为政的局面发生。
这也告诉我们,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有很好的顶层规划和设计,其后在统一的标准下搭建共享平台,加载各种智慧应用。
另外,智慧城市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所以我国各级政府需要特别关注民族产业、扶持民族IT产业发展。我们一定要下决心这么做,否则中国IT技术很难打翻身仗。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并不缺技术,而是缺乏集成创新,特别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如果智慧城市建设,最终变成了各种技术公司的无序堆砌,我认为就失败了。
中国工业评论201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