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辉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保持小步慢走,2013年进出口低位增长的态势仍难改变。
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中国出口在持续低迷一年之后,迎来了强劲反弹:12月出口同比增长14.1%,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整个第四季度出口同比增长9.4%,比第三季度的4.5%也有显著提高。数据显示出口正在回暖,可国内出口行业的冬天已经过去了吗?
海关总署公布的2012年贸易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出口总额为20498亿美元,增长7.9%。相比之下,2011年这一数据同比增长了20.3%。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出口增速较2011年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到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的外需增长放缓的冲击,以及2011年我国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较大的滞后影响。
国际市场中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中国的出口产业正日薄西山,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每年以15%的上升幅度快速增长,而劳动力供应增速却在放缓。但实际上,过去五年中,尽管有这些不利因素存在,中国的出口年均增长率仍达9%,比“金砖四国”中巴西和俄罗斯5%的年均增长率高得多,仅次于劳动力供应增速很快的印度。2011年以来,中国的出口增速继续领衔“金砖四国”,这表明中国出口放缓并非全是由于自身因素,而是由于全球需求的减少。
彭文生认为,近期出口同比增速的上升主要源于环比改善,而非基数效应,这意味着近期国内出口势头的确在向好。不过,高盛高华中国区经济学家宋宇和张胤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这种意外的反弹一方面反映了外需基本面的坚挺,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政府在第四季度暂时取消部分贸易相关收费(如出入境检验检疫费)以稳定出口增速有关。由于2013年1月起部分措施将会过期,因此部分企业提早安排出口以降低相关费用。
展望2013年,新加坡星展银行研究部认为,随着欧洲出口市场份额下降态势止步和美国出口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出口增长率有望达到两位数,并拉动GDP增长0.5%。但从整体来看,来自发达国家的需求仍将持续疲弱。德意志银行对于2013年出口的判断亦比较谨慎,因为美国和欧盟两大经济体的增长态势仍不乐观,德意志银行估计2013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长约为8%,下半年会恢复到12%。
离岸人民币市场迎来复苏
出口不仅取决于外需,汇率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影响因素。自2005年7月启动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升值了30%。市场的主流意见是,预期人民币仍将继续升值。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主要取决于三个变量,一是中国GDP增速,二是美元的汇率,三是中国的经常性项目盈余。根据这三个变量,德意志银行预计,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升值2%~3%。新加坡星展银行财资市场部高级副总裁王良享认为,未来两三年人民币仍适宜以每年2%~4%的速度循序渐进升值。
新加坡星展银行经济师周洪礼进一步指出,人民币升值预期将进一步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复苏。中国于2009年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人民币的使用在进口贸易结算中的规模迅速扩大。许多进口商抓住机会,同时从汇率和利率差额中套利。相比之下,以人民币结算的出口要比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来得少,这是由于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稀缺。2011年下半年开始,得益于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出口商选择以人民币进行结算。
选择人民币结算的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对于出口企业。人民币跨境结算将有效降低汇率风险,保证中小企业经营利润,促进出口。但在2012年,市场对人民币有贬值预期,金融流动性断流。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重启,2013年人民币离岸市场将迎来积极改变。
但要在进出口贸易中大规模使用人民币结算,短期内还不现实。离岸人民币发展了8年,但资金池却仅为中国大陆存款金额的1%,规模远远不足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马骏建议,人民币跨境流动松动管制应包括三个方面:允许境外银行从国内银行间市场拆借人民币并将融得人民币汇出境外;扩大企业间人民币跨境贷款的范围;允许一定的中国居民和公司在一定限额内向境外汇出人民币。
利率市场化缓慢前行
利率市场化也会对出口带来积极影响。由于中国的银行存贷款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银行可以享受存贷款高息差,中国各银行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息差距达3个百分点以上,比利率市场化国家的银行多出两个百分点。
沪深两市共有2455家上市公司,201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2万亿元,其中16家上市银行净利润总额为5452.29亿元,占比高达53.57%。银行利润逐年攀升,中小企业融资却越来越难。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在多个场合呼吁,要解决小企业融资难,就应该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实际上就是要取消两个限制,一个是存款利率上限,一个是贷款利率下限。
从1995年中央明确提出利率市场化目标以来,国内债券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贴现利率都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定价,但是关键的银行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还受到管制。
高息差和银行利率市场化推进速度缓慢使得银行信贷融资占比下降,而以企业债券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比例则持续扩大。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2年社会融资总量比上年多出2.93万亿元,其中银行信贷仅贡献7320多亿元,居第三位,而信托贷款和企业债券分别以10900亿元和8840亿元居前两位。下一步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将是管理层继续择机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是一对双生命题。过去10多年来,为了维持出口企业的稳定预期,保持出口产品竞争力,汇率需要维持一定程度的稳定。在汇率控制和资本管制的条件下,对外表现为贸易顺差,对内表现为货币超发,从而引发国内物价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
长期以来,决策者一直担心如果实行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中国将难以进行资本管制,并且不能再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支持出口行业。直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才开始相信,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带来的风险事实上要小于继续依赖美元作为国际主要贸易结算货币、记账单位和价值储备的风险。
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统计,2010年以来,人民币作为国际金融交易结算货币的地位不断上升,从2010年10月的第25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16位,与南非兰特和丹麦克朗并列。但同样据SWIFT统计,用人民币进行的金融结算金额,目前在全球总体份额中占比不足0.5%。而欧元、美元和英镑所占份额总和则达到85%。
现在看来,2013年人民币国际化很难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只能是小步慢走。但是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增强,既作为一种投资,也作为对进口中国产品的准备。中国正在加强人民币作为一种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一个国际性的人民币债券市场也已经露出萌芽。
(作者为财经专栏作者)
中国工业评论201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