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的起死回生

2013-03-12 09:44:02
现代阅读 2013年3期
关键词:高德康积压波司登

1993年底,高德康开始创办推广自己的品牌“波司登”。然而在角色转换的伊始,没能把握好市场的脉搏和规律,只是凭自己的感觉购回原材料并投入生产。上天似乎跟高德康开了个玩笑,1994年“波司登”产品滞销,库存严重积压,积压在仓库里的羽绒服价值总计达2000多万元,这对于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波司登”无疑是致命的灾难。面对这样的情景,没有人告诉高德康应该如何做。这又是一场企业失败例子的重演吗?在残酷的商战中,无数企业就是这样倒下去的。可以想象高德康所处的困难而尴尬的境地。

机会终于来了,他接到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打来的电话:“我们搞一个羽绒服夏季大甩卖活动,找了你一个星期了,今晚再找不到你,我们就要找其他厂家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高德康喜出望外。结果,甩卖很成功,2000多万元的存货销空后回笼了800万元的资金,这笔资金成了他重整旗鼓的基础。

对于这次失败,虽然确实存在不少客观原因,比如那年整个羽绒服市场并不是特别景气,但高德康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自己,不能怪他人,在没有打好基础、没有进行好市场调研时就加速发展显得有些盲目。在甩卖活动之后,他专门总结出产品在北方失败的5大原因:颜色不对路;面料不适应需求;款式没有特色;板型不适合北方人的身材;做工也有一定问题。而且他还敏锐地发现,现有的羽绒服过于臃肿,像气球一样,缺乏轻便舒适感和时尚感。

针对所找到的问题,他有的放矢地开始革新,仅仅一年之后,他以羽绒服瘦身革命作为切入点,进行相应的变革,终于让“波司登羽绒服”风靡全国。

那时的羽绒服更注重保暖功能,并没有引入时装的概念。因为衣服肥胖臃肿,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面包服”。面包服虽然保暖,但不好看,因此,冬季很多女性不愿意穿。高德康琢磨,要改变羽绒服多年以来像“面包”的形象,就必须让羽绒服薄起来,让女性在冬季穿上羽绒服同样能显现出优美的曲线,这样大家不就喜欢穿了吗?可是,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出现了,羽绒服薄了,保暖问题怎样解决呢?

高德康了解到,最初的羽绒在寝室产品中用得比较多,而且更多的是出口到日本。当时出口到日本的产品,要求90%以上的含绒量。高德康想,为什么不可以把羽绒服的含绒量提高到90%呢?于是,“波司登”大胆实践,把羽绒服的含绒量从过去的50%~60%转变到90%,结果发现,含绒量高了,衣服薄了,用料少了,成本没有增加,而且衣服穿在身上,既保暖,又漂亮。一个看似简单的数字变化,引发了我国羽绒行业的一场革命。1995年的冬天如期而至,这一年,可以说是高德康的幸运年。这一年的冬天,决定了“波司登”命运的大转折。

当年“波司登”生产68万件,销售62万件,一炮打响。“波司登”坐上了我国羽绒服行业的第一把交椅。从此,高德康一发不可收,从1995年至今,始终稳居行业第一。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世界名牌的中国式“基因”:波司登的成功之道》 作者: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高德康积压波司登
高德康:四十年如一日做公益
2023年大草鱼70%~80%赚钱,而江西、江苏小草鱼80%以上积压存塘
当代水产(2023年2期)2023-05-19 08:22:48
谁能把波司登拍死在沙滩上
珠三角水产品存塘积压真的大得惊人吗?千万别好心帮倒忙
当代水产(2020年4期)2020-06-16 03:23:32
波音的烦恼
环球时报(2019-06-26)2019-06-26 06:17:46
波司登关闭海外旗舰店 进军海外计划暂告失败
波司登:凛冬将至
波司登高德康:服装店应改变全客层定位
中国连锁(2015年5期)2015-06-17 22:42:04
页岩气体积压裂数值模拟研究
世界跨度最大钢管拱桥波司登大桥连通泸渝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