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生
(1.商丘师范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2.韩国延世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120479)
关于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研究
张雷生
(1.商丘师范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2.韩国延世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120479)
学生作为高校的教育主体之一,关于他们的专业学习、日常生活、思想变化、身心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研究领域。目前,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密切相连,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全方位立体式解析,可为改善和提高国内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
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人才培养
学生作为高校的教育主体之一,有关这个群体的专业学习、日常生活、思想变化以及身心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在美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已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比较成熟的专业科学研究领域——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研究。目前,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已经同高等教育的发展密切相连,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章就目前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对于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全方位立体式解析,为改善和提高国内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
几十年来,同韩国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韩国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也广泛受到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影响,学习和借鉴了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各项举措,并且在结合韩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以及对于大学体验和认知等因素的基础上,兼顾韩国社会和高校设立主体、类型、规模、学科、区域以及教师员工的评价体系、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预算、设施以及组织架构等诸多影响因素,形成了兼具西方国家特点和富有自身特色的韩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和模式,影响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韩国社会民众,对韩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和民主意识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分类的标准和侧重点不同,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体系和类型、范畴、担当人员等也都不尽一致,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首先,从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体系的行政组织结构上而言,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体系可以分为学校层面和院系学科两个层面:学校层面的学生事务工作部门(包括研究生院、学生处、教学处、财务处、学生权益委员会、国际交流处、学军团、学校学生总会、学校女学生总会、研究生会、女研究生会,学生会馆、学生活动中心、学校教会、同门校友会、学生健康共促会、学生心理商谈服务中心、学生社团总联盟、校园性暴力预防教育委员会、校报编辑部和大学新闻杂志社、学校广播电台、校园食品及饮水安全检测处、电器器材及防火防灾部等组织和部门)主要负责学校整体层面上的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相对应,院系和学部大学乃至专业学科层面,也分别设置有类似功能的学生事务工作部门和部处,职能上和学校相应部门相同,业务之间为指导与被指导的垂直关系,彼此之间具有直属管辖或领导关系。
其次,按照具体部门的主管业务功能进行划分的话,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体系可以划分为学习和学术研究部门(包括教学处、研究生院、科研处、国际交流处、学习和学术支援中心、图书馆、奖学评定等部门),学生权益及社会公益活动团体组织(学生权益委员会、学生健康共促会、环境奉献和人权维护小组学军团、学校学生总会、学校女学生总会、学生社团总联盟、研究生会、女研究生会、留学生联合会等),学生课余及特长活动部门(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军乐团、话剧团、传统乐器和武艺联盟、各类宗教兴趣小组)等。
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组织体系的发展和变化,与高校所在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阶段特点、高等教育政策、学校自身类型、办学特色、学校规模以及学科专业类型、学生男女比例、校园文化特征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高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预算投入以及人员编制、活动场所及空间等因素密切相关。[1]
哈布雷教授(Wesley R.Habley)根据高校学生事务主体、场所、以及所依据的主要理论类型不同,基于对美国大学测评项目二期和三期(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Program:ACTP II,III)调查结果分析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将高校学生事务的指导大致分为了七大类型。每个类型的具体人员组成、实施场所、理论依据等要素见表1所示。
表1 高校学生事务指导类型划分[1]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无缺的高校学生事务指导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优缺点,只有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所提供的学生事务指导相关辅助项目以及这些项目的特点、高校学生事务指导的服务对象主体——学生自身的要求、大学的财政预算规模及比例、相关条件设施等相吻合,才能称得上是比较理想的高校学生事务指导类型。克罗克特(Crockett)指出,高校应该事先明确定义学生对于高校学生事务指导工作的要求、高校学生事务指导工作的责任人和担当组织机构、希望得到的学生事务指导工作的结果(主要包括信息提供和学生身心发展过程)、可以利用的相关资源设施、学生事务指导工作人员的待遇条件和与之相对应的校内外可能产生的波及效果,以及学生事务指导工作人员人均负责的学生数量等相关细节条件,然后才能确定学生事务指导工作人员的组成,并不断加以动态调整,使之趋于合理化、专业化和最优化。[2]
高校学生事务指导工作中的人员组成,主要受到包括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事务管理机构的组成和特点、学校相关的预算和编制、相关的条件设施以及乐意从事学生事务管理的人员等方面的影响。[3]因此,高校学生事务指导工作体系中的工作人员构成非常多样化和多元化,主要包括“专业教师和教授(Faculty&Professor)”、“学生事务指导专职教师(Professional Advisor)”、“学生事务咨询师(Counselors)”、“同学身边咨询帮手(Peer Advisors)”、“专家辅助咨询师(Paraprofessional Advisor)”、“学校所在社区义务咨询师(Distract and Community Advisor)”、宗教或非政府组织团体指导人员(Religious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Mentor)等几种人员组成。[3]形成了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人员“专兼职结合、学生广泛参与”的模式,专兼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各具特色,各有优缺。
具体而言,韩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体系中的工作人员由专业教师和教授(Faculty&Professor)组成的情况,有些类似于国内的兼职学生工作者(譬如,兼职学生班主任、兼职学生辅导员等),学生可以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获得较多的指导与帮助,然而由于这些人员大多为教育教学人员,主要工作精力集中于专业课教学上,所以,他们在学生事务管理服务的时间上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只能依靠他们自身的责任感来实现“教书(专业课教学和知识传授)”和“育人(学生的指导和管理服务)”的有机统一;同时,由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传统意义上那种认为“学生事务工作就是管理和统治学生,一切以不出乱子为工作出发点和工作宗旨”的观念是错误和不符合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客观要求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工作热情和高校教学以及行政工作经验,更要求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具备学生发展心理学和青年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背景。鉴于此,“学生事务指导专职教师(Professional Advisor)”、“学生事务咨询师(Counselors)”(这两者有些类似于国内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但他们和后两者之间又有很大实质性的区别)的出现显得尤为必要。他们不仅仅弥补了专业教师和教授(Faculty&Professor)在学生事务管理上的时间、专业知识和理论背景不足等缺点,而且更有机会接受学生事务工作专业和专题培训,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展开学生事务工作的理论专题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又从实践中摸索和探究学生事务的内在特点,实现理论实践的有机统一。
韩国高校的兼职学生事务工作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层面的兼职人员,即“同学身边咨询帮手(Peer Advisors)”(类似于国内有些高校推出的由高年级学生、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担任的“代理班主任”或“代理辅导员”),主要以“助教”和“助管”的形式在课余闲暇时间参与学生事务工作。相应的待遇包括三种,一是申请到这些岗位的学生,一般是可以减免一半或者全额学费;二是每月给予90万韩币(折合6000元人民币)的补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生参与非正式形式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主要类似于接受新生入学申请材料期间的材料接收、审核、整理、归类,以及新生入学期间、校庆、主题庆典活动及大型节假日时期的校园导游;期中、期末考试及运动会期间学生饮食供应等随机性的工作等。
二是,学校内除了上述专职学生事务工作人员之外的教师员工,还有一批非正式意义上的兼职学生事务工作者,他们主要由校内图书馆、学生处、校友会、学部大学、研究生院、国际交流处、招生入学处以及各个学部、学院、院系办公室等行政机构的行政教职员工以及毕业生中富有热情和对学校有深厚感情的人员组成,具体的工作方式主要是以“兼职导师(Mentor)”的形式出现(类似于国内有些高校推出的“导师制”、“课外辅导员”、“师生结对子计划”和“每一名党员联系一名学生”等制度)。“兼职导师(Mentor)”的产生采取“个人申请、学生选择和学校分配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学生以及“兼职导师(Mentor)”的专业学科一般相同或相近,并且“兼职导师(Mentor)”的工作完全属于自愿,属于社会奉献领域的一部分,主要针对新生的入学适应、专业选择以及日常学习生活遇到的困难并且不愿意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帮助时,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经历对这些学生加以指导。
随着高校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升,高校和所在区域周边社会之间的交叉互动也越来越紧密,学生作为高校主体之一的同时,更是高校和所在区域周边社会的主要主体之一,因此,目前,韩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也不断得到学校所在区域社会相关专业人士的支持,逐渐呈现出“校内和校外双轨制”的特点,包括“专家辅助咨询师(Paraprofessional Advisor)”、“学校所在社区义务咨询师(Distract and Community Advisor)”、“宗教或非政府组织团体指导人员(Religious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Mentor)”等人员和组织构建起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社会化延伸,形成了校内、校外立体式学生事务工作不可或缺的主体。区别于校内学生事务工作者的义务性和集约性,校外“学生事务工作者”则显得更为随机性和灵活性以及松散性,以上述的“专家辅助咨询师(Paraprofessional Advisor)”、“学校所在社区义务咨询师(Distract and Community Advisor)”、“宗教或非政府组织团体指导人员(Religious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Mentor)”等人员和组织为例,他们呈现的是一种“被动式”的工作方式,等待学生上门求助和咨询,而不是主动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干预和指导,缺乏针对性和特定主体性;另外,他们的工作服务对象更趋为多元化和流动性,学生事务工作内容呈现为松散性,我们可以把这种模式看作是高校校内学生事务工作的补充和延伸。
通过前述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服务体系和学生事务体系工作人员的构成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广义而言,区别于“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指的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发展等方面的相关事务”以及“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等狭义上的定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服务工作涵盖了学生从申请或者报考环节开始,一直到入学、毕业乃至走向工作岗位为止所有的与学生相关的事务。按照学生事务工作的广义概念来看,学生事务工作覆盖了学生就读期间的专业学习、身心发展乃至校内外各项社会活动等诸多方面。
以Chickering所提出的发达理论(Developmental Theory)为理论依据支撑,NACADA描述了高校学生事务指导工作八个层面的目的。宏观上来说,我们可以大致将这八种目的区分为两种机能:一是针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发展等方面相关事务的信息提供(Information Function)”;另一种则是“提供针对学生个人所面临问题的激励和支持(Personal Support Function)”。[4](p25)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见表2。
表2 根据机能不同划分的高校学生事务指导内容[4](p234-239)
而如果按照学生的发展时间阶段为轴线的话,可以将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大致划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生的大学适应指导工作体系,学生学习和学业相关指导工作体系,教育教学课程以及学分和学籍管理运营工作体系,毕业就业进路指导服务体系工作等四个方面。[5]
具体而言,新生对于就读学校的适应服务工作体系,顾名思义,主要是针对大一新生关于学校的环境、软硬件设备、设施、校园文化、学风再加上所提供的医疗、心理、生理、经济上的帮扶等各种服务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新生入学说明会(OT:Orientation Program)”、“团队协作和身份认同训练项目(M.T:Membership Training)”以及“学习经验交流会或者高年级学生与新生的见面会等”两种。“新生入学说明会(Orientation Program)”主要是基于简化新生由于学习环境和学习阶段的变化所带来的各种不安和冲击等负面情绪影响,高校举行各种各样的“新生入学说明会(Orientation Program)”以防止新生由于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厌学,甚至转学和退学等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根据学校、学生、专业实际和人才培养要求,引导和帮助新生开始大学生活。如延世大学开设的“大学入门”课,作为大一新生的必修课,由各系主任或资深教授负责,和学生一起讨论诸如大学的目的、主修专业及其要求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全球领导意识、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过上健康、均衡、快乐的大学生活。庆熙大学推出了“庆熙沉浸式住宿计划”,让大一新生第一个学期全部入住宿舍,在沉浸式教学环境中,通过外语、艺术和领导能力培训等学科领域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区服务意识,更好地理解他人。[6](p489-492)
另外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活动项目就是“团队协作和身份认同训练项目(MT:Membership Training)”,顾名思义,MT是指大学的各个社团或学生组织将其成员聚集起来,一般是以院系或者年级专业为单位,通过一起活动彼此熟悉,养成和训练新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为了使大家更加亲密,在将来的学习中更好的互补做铺垫,更好的促进师生之间关系,让新生更好的融入到群体中去,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举行的集体出游。[7](p9-10)这不是普通意义的集体结伴外出休闲旅行,韩国高校的MT不但包括体能训练等一系列训练,还包括新生与学长和教授之间的互动,是促进成员内部交流、加强团结的好方式。每年的3月份,是韩国新学期的开始,而“MT”的举行时间通常都是在3月末,所以很多学生都把3月份亲切地叫做“MT月”。
其次,学生学业指导工作体系,主要是针对那些不能充分适应大学教育教学方式,不能跟上教育教学进度进而导致学业困难的学生,帮扶他们完成学业,避免导致厌学、退学、转学等现象而提供的学生帮扶项目。[7](p9-10)近年来有些高校对于大学入学门槛降低,导致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出现了学生不能完成学业、得到学业警告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尤其地方高校理工学科尤为严重,因此,这样的项目和服务在韩国高校已经开始兴起。学生的指导和咨询商谈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本科生导师制”、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大学校内生活、学习期间所遇到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而进行的疏导和缓冲调适体系。[7](p9-10)目前韩国许多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并不理想,许多学生尽管分配了“本科生导师”,可是由于效果不佳,并没有将本科生的指导纳入教师的考核指标体系,因此,“本科生导师制”大多流于形式,今后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第三,教育教学课程以及学分和学籍管理运营体系,主要是负责学生的学分登陆、注册、变更、休学、复学等学籍管理业务,除此之外还包括以大一新生为重点对象的个性化教育课程开发设计服务体系,主要是帮助大一新生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教育教学科目,以取得应有的学分绩点,学习到自己感兴趣领域的知识或者技能,从而顺利实现高中向大学的过度,为进入后续的专业课学习阶段打好基础。
最后,毕业就业进路指导服务体系,主要指的是从学生入学开始到毕业后就业为止,根据学生自身的性格和职业倾向特点等因素,确定学生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大学学习生活期间,朝着已定目标进行个人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准备与开发、培训等相关方面给予支持和支援的学生工作服务体系,而不仅仅局限于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等环节。近年来由于韩国社会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毕业生就业率成为教育部对于韩国高校的重点考核指标体系,在大学信息公开网上(http://www.academyinfo.go.kr)予以公开,因此,目前在韩国高校中,就业工作压力非常大,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和专科院校对于毕业就业进路指导服务体系非常重视,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加大投入,采取各种方法,包括按照各个学科专业特点专门聘请“产学合作协力教授”,设置独立的就业信息中心、实行推荐学生就业和教职员工业绩考核挂钩、和企业联谊签订人才订单协议、开展就业培训和咨询指导中心等等各种措施。其中,“产学合作协力教授”主要是招聘具有企业工作背景或者具有广泛企业联系人脉的社会人士,专门针对高年级和毕业班的毕业去向、职业定位和目标、个人职业性方向等,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咨询,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在增进和加快学生的学习生活适应、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以及人际关系处理协调、增强组织观念和加快社会化程度的同时,还可以活跃校园文化和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增进学生的母校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通过对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阐述,我们发现尽管它和国内高校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但是由于韩国高校受到自身教育理念、发展过程、社会文化、历史和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很多具有自身特色的领域,深入解读这些领域对国内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首先,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在理念和模式上广泛吸收了美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本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和重塑,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模式。由于历史原因,韩国高等教育近代化过程中广泛受到美国、德国、日本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学校的办学主体宗教化趋势明显。韩国的众多私立高校中,有很大一部分为宗教学校或具有浓厚的宗教背景。[8](p144-163)其中,延世大学、高丽大学、梨花女子大学等一批高校是由美国的基督教传教士在19世纪末期建立。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学校管理运营理念等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高校的烙印,基督教教义广泛地体现在学校的教育课程、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师资力量等方面。这些高校的课程、专业设置上都存在神学课程或专业,神学课程也是学生的必修课程。按照宗教种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督教大学(韩神大学、耶稣大学、首尔基督大学、圣书大学);天主教大学(京畿道富川加图立大学、木浦加图立大学、釜山加图立大学等);佛教大学(东国大学、圆光大学、灵山禅学大学、中央僧迦大学);统一教大学(鲜文大学)。另外,韩国教育的一大特色是至今保留有很多女子高中和女子大学,此类学校中只接收女性学生,但部分女子大学也接受学习语言课程的男性学生。[8](p144-163)韩国的女子大学主要有淑明女子大学(首尔)、梨花女子大学(首尔)、首尔女子大学(首尔)、诚信女子大学(首尔)、光州女子大学(光州)、东德女子大学等。
其次,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参与主体人员构成上趋于多元化和开放式。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从学生招生宣传开始,到毕业后就业为止,开展有包括校园探访、招生考试说明会、家长联谊会、新生入学说明会、团队意识训练、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心理咨询、学业指导、多文化理解、社会志愿者服务、就业指导、校友会活动等一系列内容,根据年龄、性别、专业学科、年级、学期日程安排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成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体系。并且注重生活、学习、社会化、国际化等环节,重在引导学生与社会发展接轨。[9]随着社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学生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注重个性化,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紧密结合大学生追求自由,个性张扬的特点,多样化的活动为载体以满足学生的精神和物质文化追求,适应他们不同的追求,比中国高校要更加自由有创意。工作方法和教育载体上趋于开放化,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团体走进校园,包括校园文化节、学校周年庆典、定期校际挑战(学校之间的比赛,包括“定期延高战”,朝鲜大学和湖南大学等校际联谊挑战活动等),吸引社会上有名的演艺界人士和学术界、政治界等人士参与,通过开展形式内容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开展学生事务工作,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新模式。反观国内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过于“求稳”,进而导致了学生工作模式的“趋同”和整齐划一,束缚了学生事务工作的创新和不断探索。
第三,在人员组成上,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参与主体队伍的专业化、学术化,实现了“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相互补充”,吸引了包括学校各个部门和学校所在区域社区相关人士的广泛参与,做到了“全员参与”和“全过程参与”,摆脱了学生事务工作由学校和院系的团委、学生处、学生会等专门的学生事务工作人员和机构主管负责,而教育教学人员以及学校所在社区人员不关心、不参与的局面。前面提到,韩国高校学生事务参与人员的来源非常广泛,不仅仅包括学校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学部大学、国际处等机构的专职行政人员,还包括“专业教师和教授(Faculty&Professor)”、“学生事务指导专职教师(Professional Advisor)”、“学生事务咨询师(Counselors)”、“同学身边咨询帮手(Peer Advisors)”、“专家辅助咨询师(Paraprofessional Advisor)”、“学校所在社区义务咨询师(Distract and Community Advisor)”、宗教或非政府组织团体指导人员(Religious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Mentor)以及学生担任的“助教、助管”等,形成了覆盖全方位学生事务的工作体系。
反思国内高校的学生工作,主要是以思想政治辅导员为骨干的学生工作者在负责,毋庸置疑,这些人员在高校学生工作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支学生工作者队伍的主体则大多是刚刚毕业走出校门的研究生,甚至是本科生,他们自身面临成家就业压力的同时,还要肩负多达一两百名甚至四五百名学生的学业、心理、感情、工作就业等大量繁重琐碎的指导工作。实事求是地说,他们具有高昂的工作热情,和学生年龄相仿,利于交流沟通,这是他们的优势;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些所带来的不足和隐患,他们在校学习期间,自身在处理上述问题时是否科学妥当都有待商榷,这样知识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学生事务工作群体怎么能够担负起学生事务工作的重担、进而科学高效地去指导青年学生群体?怎么能够承受得住“学生的贴心人、指路人、人生导师”等沉重的期待?因此,在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的建设上,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话题待解决。
最后,由于存在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学生工作人员队伍,学校鼓励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实证性调查研究,包括新生的大学入学适应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社会移动问题、多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问题、学习障碍学生问题、贫困生帮扶问题、弱势群体心理健康以及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建设与认同等问题,以本校学生为实际调查研究对象,广泛开展各项实证性研究,甚至于开展学生的跟踪调查和培养,譬如对于学习障碍或者心理障碍的学生,连续进行观察和访谈,通过深入地科学研究来发现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进而实现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有的放矢,能够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术专业以及人格发展加以科学指导;最终实现以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带动实证性学生事务工作学术研究,以学术事务工作的理论化研究带动学生事务工作发展,摆脱国内高校学生事务工作长期以来全凭学生工作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师傅带徒弟”似的传统工作模式。
对于国内高校来说,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尚属新生事物,一段时期以来一直归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实际上,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远非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能涵盖,还涉及到认知和行动科学、发达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做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不仅需要端正对该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更需要在该领域的理论探索、研究方法及工作理念的不断创新,改变过去传统概念上的学生工作理念,摸索适合中国高校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更加需要不断地借鉴和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成熟的高校学生工作经验和模式,并加以不断创新来指导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开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的高校学生工作道路。
[1]Kim,Eunkyung.基于大学生经验的高校学生事务指导体系的研究[D].延世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2]Crockett,D.Academic advising audit;an institutional evaluation analysi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delivery of advising service[M].Iowa City: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Program,1988.(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46904).
[3]Hines,E,R.“Delivery Systems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In Winston,R.B.,Miller,T,S.,Ender,S.C.,&Grites,T,j., and Associates.Developmental Academ ic Advising[M].Sanfrancisco:Jossey-Bass,1984.
[4]Trombley,T.An analysis of the comp lexity of academic advising tasks[J].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1984.
[5]Hossler,Don.Enrollment Management[M].New York: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1984.
[6]吴慧.韩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启示[J].教学研究,2008,(6).
[7]Jo seong hui.大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支持,学业适应度及大学生活满足度外的关系研究[J].2007.
[8]高绍山,郑丽.韩国大学名称的分类及其所体现的韩国文化特征[J].黄海学术论坛,2011,(2).
[9]Kim,Eunkyung.Effective Academic advising delivery system:Focusing on Soongsil University[C].韩国教养教育学会:大学教养教育协议会2012年春季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
责任编辑张豫
G649.3/.7
:A
:1003-8477(2013)07-0179-05
张雷生(1975—),男,河南商丘师范学院教师,韩国延世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