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栋
金水宝加熟大黄口服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6例
吴国栋
(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鹰潭335000)
目的 观察金水宝加熟大黄口服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7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和熟大黄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UN、Scr及C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肾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和熟大黄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益肾健脾,活血化瘀,清浊排毒,保护患者的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金水宝;熟大黄;慢性肾功能不全;中医药疗法
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CRI)又称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常见、多发且预后严重的疾病。提高CRI的治疗效果,延缓病情的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中医中药在保护CRI患者残存肾功能,减轻症状,缓解病情,增强体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肾内科对收治的3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和熟大黄,效果令人满意,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7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肾脏病学[2]第3版中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50.8±7.4)岁。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51.2±6.5)岁。肾功能分期:Ⅰ期29例,Ⅱ期47例。原发病:慢性肾炎41例,高血压肾病20例,糖尿病肾病12例,多囊肾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肾功能分期及原发病等一般资料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①饮食治疗:注意饮食调配,给予低盐、低磷、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等营养支持;②对症治疗: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给予抗感染、抗过敏、利尿剂;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配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和熟大黄:金水宝胶囊 (江西济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890003)每粒0.33g,每次3~5粒,每日3次;熟大黄10g,水煎后服用,每日1次,连续用药2周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 (Scr)及肌酐清除率(Ccr)。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χ±S)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χ±S)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轻度胃肠道反应1例,白细胞减少2例;对照组发生头晕2例,转氨酶升高1例,停药后症状迅速缓解。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UN、Scr及C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肾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和熟大黄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益肾健脾,活血化瘀,清浊排毒,保护患者的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3-4]。
[1]于敏,史耀勋,田谧,等.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作用机理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556-1557.
[2]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13-1823.
[3]张忠君,韩铭,刘晖,等.金水宝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9):157-158.
[4]何祝华.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多甙片、金水宝胶囊三联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5):61-62.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8.025
1672-2779(2013)-18-0037-01
苏 玲
201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