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建华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红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泸州646000)
石苇散加减治疗泌尿结石症60例
邓建华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红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泸州646000)
目的 研究中药方剂石韦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泌尿系统结石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实验组应用中药方剂石韦散辨证施治,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愈49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1.67%,复发率为5.00%;对照组治愈36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75.00%,复发率为15.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药方剂石韦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症,与单纯西医药物治疗相对疗效显著,患者复发率低。
中药方剂;石韦散;泌尿系统;结石症
泌尿系统结石病是指一些结晶物体和有机基质在泌尿道异常积聚,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等。主要症状特点有腰部或少腹部绞痛阵作、血尿、排出大小不等的结石、尿频、尿急、尿流中断、排尿困难等。本病好发于20~40岁,男女之比为4.5∶1。属于中医的“石淋”、“血淋”、“劳淋”等范畴[1]。泌尿系统结石症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现在本文就中药方剂石韦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做具体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泌尿系统结石症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标准,并经过B超、X线检查确诊。120例患者中,男93例,女27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39.3±3.6)岁;其中肾结石38例,肾及输尿管结石58例,输尿管结石22例,膀胱结石2例,最大结石为0.9X0.9cm。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结石部位及大小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改变尿液pH,应用别嘌呤醇(国药准字H44011492,广州白云山侨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开始每次0.05g,每日2~3次,剂量渐增,2~3周后增至每日0.2~0.4g,分2~3次服。维持量:每次0.1~0.2g,每日2~3次。鼓励患者多多饮水,每日的饮水量保持在2500ml以上。并施以对症的解痉镇痛、利尿、抗炎治疗。
1.2.2 实验组 应用中药方剂石韦散进行治疗。基本方:通草60g,石韦60g(去毛),王不留行30g,滑石60g,炙甘草、当归各60g,白术、瞿麦、芍药、冬葵子各90g。伴腰腹疼痛的,加延胡索;血尿者,加大蓟、小蓟;伴排尿不畅者,加乌药、沉香;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乏力多汗者,加黄芪、浮小麦[2];浮肿尿少者,加猪苓、泽泻;结石不易排出者,加穿山甲(醋炙)、三七粉。另外可辅助针灸疗法:在主穴位肾俞、膀胱俞,配穴位腰腹痛加足三里施针,恶心呕吐加内关,排尿不畅加水道,血尿加三阴交。并坚持按摩腰部三焦俞、肾俞、小肠俞、膀胱俞等穴位,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应用SPSS16.0进行分析,组间比较均应用t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判定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腰腹绞痛、脓尿、血尿、肾区叩痛等症状消失,B超和X线检查正常,尿潜血阴性;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腰腹绞痛、脓尿、血尿、肾区叩痛等症状改善,B超和X线检查结石数目减少且结石变小,尿潜血阴性或阳性;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腰腹绞痛等无改善甚至加重,B超和X线检查无变化,尿潜血阳性。其中总有效=治愈+好转。并观察两组患者在随访的6个月中的复发率。
2.2 疗效对比 实验组治愈49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1.67%,复发率为5.00%;对照组治愈36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75.00%,复发率为15.00%。详见表1,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n(%)]
凡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沙石样的病理产物,称为结石。结石,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结石的形成与饮食不节、情志内伤、不良地服用药物均有一定的关系。本次研究中应用的是石韦散加减治疗泌尿结石。石韦散具有清热利水,活血通淋的功效,对于膀胱有热,石淋、劳淋、热淋,小便不利,淋沥频数,胞中满急,脐腹疼痛等具有良好的疗效[3]。方中通草、金钱草有较强的清热利水通淋作用,对湿热下注膀胱引起的小便短赤、淋漓涩痛之石淋效果尤佳;当归、王不留行助君药行气活血,瞿麦、滑石合用清热利水通淋。芍药长于渗利湿热,冬葵子寒能泻热,白芍、甘草二药缓急止痛且炙甘草泻火而调和诸药。石韦散据《医方考》:沙淋者,溺出沙石也,此以火的膀胱,浊阴凝结,乃煮海为盐之象也。通可以去滞,故用石韦、瞿麦;滑可以去着,故
用滑石、车前、冬葵子。《医略六书》又曰[4]:湿热蕴蓄膀胱,其气不得施化而结成沙石,故小便涩痛,淋沥不止焉。石韦通淋、涤小肠之结热;葵子滑窍,利膀胱之壅塞;瞿麦清心通淋闭;滑石通窍化沙石;车前子清热利水以快小便也。为散,白汤调下,使热结顿化,则沙石自消而小便如其常度,安有涩痛胀闷、淋沥不止之患乎?此滑窍通淋之剂,为沙淋胀闷涩痛之专方。
笔者认为:治疗肾结石,首重补肾、溶石、化石。腰为肾之府,所以治疗肾结石宜从腰部着眼,只有肾气强健,才能充分发挥其输导水液、排除淤积的功能[5],从而达到治疗结石的目的。几乎所有肾结石患者都有劳累后腰痛、晨起腰痛等特点,这明显是肾虚!尤其是患病几年、几十年的患者,大多面色不华,脉虚细或沉涩,舌淡体胖,均突出表现为肾元亏虚、气血不调之征象。并且慎用碎石、手术及清热利尿通淋之品。体外振波碎石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办法,副作用较大,尤其对肾结石,基本无治疗作用。且由于碎石损伤了肾功能和肾脏的生理结构,形成肾内疤痕,反而妨碍了正常的溶石排石作用。碎石只是把石头变小,其对本病并无治疗效果[6]。在应用石韦散进行治疗时,需要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补泻同治,本次研究中除了应用以泻下通淋的石韦、木通外,还应用了补气调营血的当归、白术、甘草,以调养身体,不至于攻下太过导致身体受损。但中药方剂治疗也需患者大量饮水,增加尿量冲洗尿路、促进结石向下移动,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淀。
[1]许院院,刘东江.石韦散加味治疗泌尿道结石80例[J].陕西中医,2005,26(6):508-509.
[2]张玉焕.石韦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体会[J].光明中医,2010,25(8):1441.
[3]管民俭.泌尿系结石的辨证论治体会[J].光明中医,2005,20(3):15-16.
[4]林瑛,闫林西.石韦散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102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6):54-55.
[5]梁向红,张顺贞.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1,07(10):85-86.
[6]周文均.益气利尿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症50例[J].陕西中医,2010,31(8):966-967.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5.027
1672-2779(2013)-15-0038-02
苏 玲
201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