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平136000)
呼吸内科患者痰标本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王丽丽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平136000)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患者痰标本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对其痰标本培养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主要采用KB法和Bact-IST微生物的分析系统方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共从中分离出526株病原菌,其中含有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有305株,占58%,主要以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结论 在医院中,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而且近年来此种药物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应当引起重视。
呼吸内科;痰标本;革兰氏阴性杆菌;抗生素;耐药性
呼吸内科患者由于疾病的困扰,导致其需要住院治疗,而且时间较长。在此阶段,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下降,并且需要进行多次检查和治疗,由此导致其出现院内感染的机率不断上升。同时由于需要经常应用抗生素,导致患者出现细菌多重耐药情况的发生,由此给患者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对其送检痰标本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对其痰标本培养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主要采用KB法和Bact-IST微生物的分析系统方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
1.2方法首先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患者送检的痰标本1000份,对其进行分离和鉴定,然后得到病原菌,并统一实行药物的敏感试验。选择由珠海迪尔生物工程生产的Bact-IST微生物分析系统,同时采用由郑州贝瑞特生产的培养基及药敏纸片。对于细菌的分离和培养,应当严格按照临床检验操作方法进行,采用Bact-IST微生物分析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对于部分药敏试验,可以采用KB纸片方法进行补充检验。质控菌株的选择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等,对于这些指标的室内质控结果都应当维持在NCCL规定的范围之内。
1.3统计学方法对所有的指标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方法进行检验、t检验。
本实验从1000份患者的痰标本中共分离出526株病原菌,细菌检验出的阳性率达52.6%。其中,共含有305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占到阳性标本数量的58%,主要以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弗劳地枸缘酸杆菌为主。各种菌株的构成见表1。
表1 各种病原菌的构成比例 (n,%)
通过对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送检痰标本进行分析可知,其中的主要成分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这与外界的报告保持一致。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最为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另外还包括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较为常见的肠杆菌科类细菌[1]。呼吸内科患者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而且需要多次进行检查和治疗,从而导致其容易出现医院性病菌感染。而在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中,较为常见的是铜绿单胞菌,其耐药机制较为复杂,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在本文的研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检验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共有94株,占30.8%。通过对体外药物实行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主要有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诺氟沙星等,而对于其他类型的抗生素药物,其耐药性则可达50%以上。近年来,由于各种类型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升,由此导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不断上升,而这也与呼吸内科患者对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有较大关系,由此导致耐药的菌株不断累积,因此,在对呼吸内科患者实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对抗生素进行合理应用,以降低多重耐药情况的发生机率。
肠杆菌科类细菌对于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等药物的耐药性达到66.8%~100%,由此表明,在肠杆菌科的细菌中,较为常见的是青霉素。而随着药物性质的改变,如头孢曲松、头孢呋辛类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对于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不断上升,当前已经超过50%;但是对于含有酶抑制剂的哌拉西林及头孢哌酮则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这大概与某些肠杆菌科类细菌产生的AmpC酶有所关联[2]。由此可见,在医院感染中较为常见的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而近年来其耐药情况越发严重,从而给临床上的抗感染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因此,对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准确检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耐药性产生及传播进行预防,对于促进临床医生更合理地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对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有较大的帮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因此,应当对呼吸内科患者的痰标本送检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深入研究,并促进其在临床广泛应用。
[1]晏坤.医院感染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布与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47(03):87-88.
[2]程瑾霞.呼吸内科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5(06):56-57.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食时五观”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 (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曾写过一篇 《食时五观》的短文,表达了自己对饮食生活所取的态度。原文如下:“一曰,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此食恳植收获,舂磨淘汰,炊煮乃成,用功甚多。何况杀害生灵,为己滋味,一人之食,十八作劳。家居则食父母心力所营,纵是己财,亦承余萌,仕宦则食民之膏血,大不可信。二曰,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全此三者,应受供养,己愧缺则已。否当愧耻,不敢尽味。三曰,防心离过,贪等为宗。于上食味,务远物而求难得,是之谓贪。于下味食起恚怒,以口腹之故鞭仆人,是之谓嗔。食不过充饥,而求食前方丈,是之谓痴。君子食无求饱,离此过也。四曰,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谷五蔬以养人,鱼肉以养老。形若者,饥渴为主病,四百四病为客病,故须食为送药,以自扶持,是故知足者,举箸常如服药。五曰,为成道业,方受此食。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先结款状,然后受食。既食,不可急于道业。”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071
:1672-2779(2013)-04-0105-02
王志华
201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