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建国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急诊科,南阳473057)
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死20例
庞建国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急诊科,南阳47305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早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脑梗死患者依就诊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18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 (20%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脑复康、胞二磷胆碱及对症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天麻钩藤饮。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显效15例(75%),有效4例(20%),无效1例(5%);对照组显效6例(33.3%),有效10例(55.6%),无效2例(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在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用西药组,且安全性高,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中西医结合疗法;脑梗死;天麻钩藤饮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一种突发性疾病,其致残率、致死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何及时有效地治疗脑梗死,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死率与致残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的38例本科室住院的脑梗死患者,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8例,年龄52~68岁,平均59.8岁,病程最短6小时,最长1周。治疗组20例,年龄50~70岁,平均58.3岁;病程最短5小时,最长1周。两组在年龄、病程、病情严重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以及周仲瑛主编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 《中医内科学》中风章节有关肝风上扰证的诊断标准[2]。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即20%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脑复康、胞二磷胆碱及对症治疗。治疗组除了20%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脑复康、胞二磷胆碱及对症治疗外,同时加用加味天麻钩藤饮 (天麻20g,钩藤20g,石决明20g,川牛膝10g,三七粉3g,夏枯草15g,杭白芍30g,桃仁12g,红花12g,地龙10g)。每日1次,疗程2周。
2.1疗效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疗效标准: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有效: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杖活动;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变。
2.2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脑梗死是指多种因素使脑动脉梗阻,闭塞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软化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西医治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纠正脑缺氧,改善微循环及血流变,清除自由基,减轻有害物质的损害,保护神经细胞。中医辨证,可归属 “中风”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脏腑阴阳失调,血随气逆,肝阳暴涨,内风旋动,夹痰夹火,横窜经脉,蒙蔽清窍。发作期多由于肝阳上亢化风,横窜络脉。因此在治疗上应该重在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以加味天麻钩藤饮为主治疗。
天麻钩藤饮出自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具有平肝息风、补益肝肾、清热活血的作用,是中医治疗中风病的重要方药。方中天麻、钩藤二药为君药,均入肝经,平肝息风之效,且天麻具有定眩晕之专长。石决明性味咸平,平肝潜阳,除热明目;牛膝引血下行,直折亢阳,共为臣药,以助君药平肝息风之功。配地龙熄风止痉,夏枯草清肝火,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有利于肝阳之平降,亦合乎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数药合用则肝阳得平,血脉得通。有研究表明[3],该方可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脑组织供血供氧,缓解脑血管痉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利于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还可以抑制缺血区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加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清除自由基,防治梗死或灌注所造成的继发损害和脑水肿。同时现代研究证明,早期应用平肝活血的药物,可恢复梗塞区血供和起到脑保护的效应,达到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改善脑功能的目的[4]。
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在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用西药组,且安全性高,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24.
[3]沈敬鸿.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J].广西中医药,1999,6(5):26.
[4]王宏,方黔.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早期39例[J].临床与医疗,2012,(5):544.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033
:1672-2779(2013)-04-0049-02
张文娟
201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