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杰 张敏 高娟
【摘要】职业院校以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要培养模式,如何进行顶岗实习管理是摆在我们高职院校实习就业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统计调查,剖析毕业生顶岗实习以及就业求职心理,梳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从中找出一条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管理的新路,使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探索
当前,我国各类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大三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长期实践证明,顶岗实习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学生在面对即将顶岗实习时的心理压力,再加上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上的因素,学生对于顶岗实习的认识以及学校跟踪管理成了高职院校实习就业部门的重要议题,本文试图以新疆兵团高职学院毕业生顶岗实习预就业为契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高职学生面对顶岗实习可能产生的心理担忧并阐述心理辅导的方式。
顶岗实习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由于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组织和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安全事故救助困难,对顶岗实习认识不清、职责不明、老师跟踪管理不力等问题普遍存在,根据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高等职业教育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各高职高专院校认真执行,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并且跟踪服务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效果的关键。
近年来,各高职高专院校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高职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要求,都采取了“2+1”工学结合模式,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方法,是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具体讲,就是三年教学两年在学校,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学,以理论课程为主,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以顶岗实习为主,兼学部分专业课程,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实践环节(包括企业实践报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2+1”工学结合模式,是通过校企合作的内外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相关企事业单位,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结合所学专业边学习边实践,实现与未来工作岗位的零距离接触,这一教学环节呈现出以下特点:参加顶岗实习的高职院校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又是实习企业的生产员工,所以双重身份的学生实习管理以及跟踪服务方面就会出现一些具体的问题: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签订学生实习协议(其中贯穿企业接手管理、专业对口、安全防范等)问题,如果不能在毕业生进入企业之前签订有关实习协议文本,明确双方的权力义务以及毕业生安全保障等体系,那么一旦实习生在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就会产生责任纠纷!
诚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前一年进入有关企业(公司)顶岗实习预就业,本着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水平以及互惠互利的原则、双方是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学校方:(1)为企业输送实习生;
(2)实习生的好奇心理、走出校园的欲望、有一些收入补贴
企业方:(1)解决一定的招工难和劳力问题;
(2)新员工便于管理(毕竟是学生)
但是内在的问题也会悠然而来:
1.实习协议不及时签订,例如双方达成口头意向没有进行签约,学生进入企业工作,由于培训工作没有到位,学生不巧发生了工伤事故,针对较大数额的赔款导致学生家长到学校与企业之间产生纠纷不断,不但影响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同时也破坏了企业的形象。
2.企业管理不到位问题,例如老师傅带班失职造成实习生工伤情况。在一些具体的实习过程中,由于企业人手等问题,带领学生实习的个别老师傅由于个人种种原因,在工作中牢骚漫天,粗话连天,不负责任没有细心指导实习生进行实际操作结果导致实习生发生工伤事故,这个责任由谁负?
3.实习补助费拖欠问题,甚至还有企业不能及时的发放学生实习费,结果导致恶性循环,实习生自行溜号,如果双方管理不到位,后果是难以想象。
4.实习生留在企业就业问题,有一部分实习生通过实习后能希望留下来长期在该单位工作,怎样做好这部分实习生的后续签约留企工作问题。
根据以上种种实习问题,以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做法如下:
一、学校与企业多次沟通考察了解达成共识后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并且在合适的时间举行《校企合作单位》授牌仪式后才进行正常的合作程序。
学院在实习基地建设中,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一)示范类型
示范类型实习基地建设,主要是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和学院教学工作相挂钩,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互培互用,根据学生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的递进性,创新“三轮工学交替式”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引领其他专业实习和实训工作。
(二)密切类型
密切类型实习基地建设,主要是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和学院采用的是订单教学,按企业的用工需求设定专业,学院和企业联合进行招生共同培养。理论课在学校教学,实际操作到企业进行,由企业的技术人员技师和师傅带徒弟式教学,学院和企业密切配合,共同但当学生的教学任务,学生毕业后即留在该企业就业工作。
(三)一般类型
一般类型实习基地建设,主要是学生实习工作和学院采用的是灵活实习,实习的专业和时间比较灵活,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学院的理论教学要求,学生可以进入企业实习,掌握一定的生产操作技术本领,学生毕业后可以双向选择是否留在该企业就业工作。
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以改革为动力,以转变机制为突破口,依托新疆的地理优势,围绕新疆兵团“农业三大基地”建设以及兵团“六大支柱产业”需求,创建“两轮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集生产、教学、培训、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教学团队。在内地、新疆和兵团建设一批切实可用的机械电子类、轻纺工业类、水利建筑类、经济贸易类实习实训就业基地,使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带动学院的示范院校建设,成为引领兵团、新疆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和培训改革方向的具有示范性质作用的一面旗帜。
二、在实习过程中,针对实习企业学校派出一名实习指导教师跟班的方法,发现问题就地解决,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经常与企业管理人员沟通、定时开会,并且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给实习生统一购买安全保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按照有关条例进行。
四、弘扬企业文化,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企业网络、QQ群等文化舆论工具加强实习生爱学校、爱企业方面的教育活动,指导实习生留在企业工作,在自己实习的岗位上大展宏图。
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朝着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以及就业工作也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我们要有一种不断拼搏奋进的精神,不断开辟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工作的新途径,继续坚持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在巩固原有的就业市场的情况下不断开拓新的就业市场,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不断开辟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预就业工作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建仁.新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新疆教育出版社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教育——新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4]戴启昌三峡电力职业学院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需要教学研究指导》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编写
本文系教育部教学工作委员会2011-2012年度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专项研究课题《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O1-01:)
作者简介:白文杰,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张敏,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教师;高娟,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