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施 郑春萍 刘淑梅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100876
语言实验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实验任务的设定帮助学生逐步达成学习目标,强调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环节并重,为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输出能力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大学英语实验教程与英语听说教程密切结合,利用听说教程提供的话题和材料作为语言输入,教师布置任务,讲解实验方法,分析实验案例,启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就实验任务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完成任务后通过自评和同伴互评以及教师的反馈,发现自己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逐步达到可理解性输出的目的。这一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并由教师全过程监控、指导。
近年来随着高中英语新课标的实施,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外语教学质量地区间差异明显。为更好地因材施教,我校对新生进行英语分级教学。通过对新生分级考试成绩(听力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新生在听力理解方面的差异很大(见表1)。
表1 2013级新生分级考试听力成绩比较
由表1可知,二级和三级学生听力成绩整体较高,并较为均衡,而一级学生整体成绩与二级和三级学生成绩相比差距悬殊,总平均分低于二级和三级学生4分左右,并且一级学生人数众多,同级内成绩也悬殊,最低为0分,最高为19分,接近满分。
一级班中近1/4的学生高考没有听力题型,二级班中此比例为10%;一级班中46.4%的学生曾在课外自主进行听力训练,二级班中这一比例占72.6%;一级班中有14%的学生进行过口语学习,二级班中这一比例上升到22%。
虽然新生高中阶段听力和口语的学习情况不同,但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要求却是相同的。问卷调查显示,一级和二级新生希望在大学阶段提高的前三位知识和技能都是听力、口语和词汇能力。一级中有71.4%的学生希望加强听力训练,92.8%的学生希望提高口语,72%的学生希望提高词汇能力;二级中对应的比例分别是79.2%,91.1%,65.9%。
相对于阅读、语法、写作和翻译等能力,学生提高听说能力的学习动机很强,这是大学英语实验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实验教学也真正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自Krashen监察理论提出以来,学界对该理论提出的假设特别是可理解性输入(i+1)假设的讨论一直没有间断过。Krashen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学习的足够条件,最佳的输入是“i+1”,其中“i”是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加上1,即为学习者可理解的程度,难度过高(i+2或+3等)会使学生的情感过滤度高而造成焦虑,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输入的材料。作为监察理论的核心概念“i+1”在理论上是可以理解的,但“i”如何测量,“1”又是多少,术语界定不清楚,且教学过程中因学生个体差异很大,不可能有统一的最佳语言输入。
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化过程究竟是什么起到决定性因素,各方的理论也不尽相同:Long将可理解性输入、调整后的输出以及会话的作用综合在一起,提出了互动假说。Swain则认为输出活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语法结构和词汇以及语用的得体性,他指出输出促进语言活动的自动化。Gass & Mackey阐述了包含语言输入、互动、反馈和输出的二语习得理论,将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Swain的输出假说纳入其中,建立了“输入、互动和输出”模型。虽然各方对语言输入的加工过程存有异议,但输入是外语学习的必要条件,没有输入就没有习得,这已经达成共识。
在谈到语言输入时,Rod Ellis区分了输入语篇(input text)和输入话语(input discourse)。前者指持母语者真正说或写的材料;后者指持母语者对语言学习者使用的一种特殊语体,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材料。杨连瑞等从输入的性质上把输入分成正面的语言材料和负面的语言材料:“正面语言材料指语言学习者从环境中得到特定话语在目标语中可以被接受的整句,即合乎语法的语言形式,其中包括真实的输入和经过修改的输入。真实的输入指的是学习者所接触的输入是母语持有者间进行交际时所使用的语言材料,未经任何修改。经过修改的输入包括简化形式和附加解释语两类,负面语料指的是提供给学习者的有关其表达不正确的显性或隐性信息或反馈。”这一阐述中的修改过的和未经修改的语言材料同Ellis讲的输入语篇和输入话语是一致的。
学生实验过程中接收的输入主要来自听说教程中设计的听力和口语活动材料,材料长度一般为20分钟。这些对帮助学生实现本单元听说训练的目的已经足够了。由于实验任务立足于听说教程又高于听说教程对学生的语言输出方面的要求,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实验教程提供了相应的案例。这些案例展示给学生做语言实验的方法,但相比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案例所提供的语言输入不足以使他们完成实验任务,对于入学时程度为一级水平的学生尤其如此。为帮助学生完成实验任务,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
矿区位于五圩背斜中部近核部附近,区内出露地层以下泥盆统塘丁组绢云母泥岩、条带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分布于整个矿区,为矿区内主要含矿层位。
英语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学习者在信息化的今天学习英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如何进行筛选是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从调查问卷中可略见一斑:
一级班中有62.5%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筛选网络资源;91%的学生希望补充适合自己程度的资源;9%的学生认为资源多多益善;没有人认为不需要补充资源。
二级班中有77.8%的学生认为不清楚如何筛选网络资源;91.8%的学生希望补充适合自己程度的资源;4.4%的学生认为资源多多益善;2.9%的学生认为教材所提供的资源已经足够,无需补充。
由此可见,课外资源的丰富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够高效地利用资源。绝大多数学生在资源筛选和整合上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进行资源筛选和整合也成为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步骤。
3.2.1 学生听力水平的评估
探讨“i+1”是项艰巨的任务。学生的“i”层次在哪里?学生可接触到的“i+1”中的1又是多少?这些问题同样困扰着我们。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由于对新生进行分级教学,同一级的学生英语水平大致相当,特别是在词汇、语法结构和阅读能力方面差别不大,且学生母语背景相同,年龄相仿,文化背景相差无几。
《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作为一套很成熟的经典教材为学生提供的听力和口语练习材料照顾到了大多数学生的需要。经对随机选取的1~4册中8个单元的听力对话和独白材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教程话题设置由具体事务到抽象事务,词汇运用也随话题的深入逐渐复杂,语速从110词/分钟逐渐过渡到140~150词/分钟,速度又因材料的形式(对话或独白)而有所不同,信息量随语速的提升而逐渐加大,因此我们认为听说教程从多方面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教程的难易符合相应级别多数学生的水平。
3.2.2 影响理解输入材料的因素
学习者能否理解输入的材料受学习者本人、语言材料和语言输入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多项研究表明学习者本身词汇、语法、语音、听力技巧、短时记忆、年龄、动机、心理紧张程度、背景知识等都会影响其对材料的理解。
Bell指出声音效果(语速、口音、长度等),词汇/句法和文体(对话、新闻、故事等)等语言特征是影响听力材料难度的因素。输入时不会对持母语者造成困难的现象对语言学习者却有影响。Ito发现新闻英语中的弱读形式会给学生带来理解障碍。犹豫、重复、自我纠正、停顿等真实语料常见的现象会影响外语学习者对输入语料的加工过程。
3.2.3 对实验教程补充输入材料难度控制的方法
我们认为由于同一级学生语言能力和对话题背景知识的储备相差并不悬殊。我们在选择补充输入资源时更注重材料的声音效果和语言特征。具体来讲,以一级学生为例,我们参考《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一册的语速,将每分钟110词的速度定位3星级材料,音/视频长度一般为3分钟,兼顾了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包括对话和独白。选取的材料均没有背景噪音。对于一级学生,我们主要考虑选取输入话语,即为学习者修改过的语言材料,对语速过快、含有过多犹豫、重复、停顿和背景噪音的输入语篇限制采纳。综合所有因素考虑是否提供关键词、文本资料、视频辅助等。对于学生感兴趣但有难度的材料,我们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关键词和提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输入内容。对于话题的常用语,我们通过提供多篇语料的方式加强频度效应和感知突出性,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方式。
以一级学生为例,大部分学生听力水平介于2星和3星之间,听力能力强的可以从3星资料开始,稍弱的学生可以从2星难度资料开始,听力能力再低一些的可选择从1星资料开始。我们同时提供了少量4星和5星级难度的材料。由学生自主选择难易度适合的材料,可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完成任务提供可理解的输入。
实验教程第一册第三章对应的是听说教程第一册5,6两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主题为Telephoning和Shopping。实验任务具体如下:
我们为学生提供了60分钟的与话题相关的音/视频资料。难度程度呈梯级标注(见表2)。
表2 第一册第三章补充输入材料一览
表2(续)
所有的音/视频均可以用作听力训练(任务3-4)的材料,形式可以多样,如填空、听写等。教师补充的输入资源直接与要完成的实验任务结合,从语言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不包含背景知识介绍。
教学反馈表明,为学生提供的补充资源丰富了学生对所探讨话题的表达方式,降低了学生完成实验任务的难度。
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找到接近学生可理解性输入水平(i+1)的方法。教师基于对学生目前的词汇、语法、听力技能和口语表达等的水平,结合他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利用现代化手段,选取符合话题且声音效果、文本特征适当的输入材料,通过增加频率效应、给出关键词、提供文本等方法降低理解难度,标记难度等级等多种手段弥补学生语言输入的不足。难度分级提高了学习效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焦虑。值得指出的是实验教程符合大学英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教育思想,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资源整合并不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进行实验项目的准备工作,相反通过介绍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资源,加强语言输入,让学生在打下更坚实的语言基础后,能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
实验教学的理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给师生双方留有足够的发挥空间,把个性化教学和自主学习结合起来。
[1] Bell, D. M. Using TV news in the EFL/ESL Classroom∶ Criteria for Selection[J]. TESL-EJ, 2003,7(3)∶1-17.
[2] Ellis, R.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 Gass, S.M. & Mackey, A. Input, interaction, and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7(24)∶249-60.
[4] Ito, Y. Effect of reduced forms on ESL learners' input-intake process[J]. Second Language Studies, 2001, 20(1)∶ 99-124.
[5] 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Harlow∶ Longman,1985.
[6] Rubin, J. A Review of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Research[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78(2)∶199-221.
[7] Voss, B. Hesitation phenomena as sources of perceptual errors for non-native speakers[J]. Language and Speech,1979(22)∶129-144.
[8] 李书春. Using Authentic Broadcast Material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C]//.胡文仲.中国英语教学(三)∶2001年北京中国英语教学国家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9] 文秋芳.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10] 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