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角色扮演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

2013-02-24 02:26连晶晶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23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信息技术语言

连晶晶 栾 琳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 100876

近年来,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已成为第二语言教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式,任务型语言教学为我国语言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培训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英语教学逐渐呈现出多种新的模式,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使英语的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本研究将任务型语言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对角色扮演(role play)这一常见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类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改良和创新,探索其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的实施效果和评价标准,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探寻有效的模式。

1 研究背景综述

1.1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化,特别是计算

机的普及和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为外语实验教学新模式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各高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配备大量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同时研发出了多种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讲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也为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提供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

1.2 任务型语言教学与角色扮演

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采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来促使学习者更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以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大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活动中,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领悟语言的交际功能,巩固语言的基本技能。Nunan指出,产出性任务(production tasks)是评价学习者进步的重要手段。角色扮演属于产出性任务的一种类型,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以加强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角色扮演任务,尤其是多人的角色扮演任务,不仅使学生把语言知识、技能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强调了合作学习对语言的积极作用,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良好手段。

1.3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角色扮演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角色扮演任务是对传统课堂中角色扮演活动的改良与创新。学生在课堂上现场进行角色扮演,常会因为准备不充分、教师点评不全面而无法实现该任务的语言学习目的。学生不能清晰地找出自己的问题,而观看角色扮演的其他同学又相对处于被动的状态,使课堂的时间利用效率不高。然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将角色扮演过程拍摄下来,制作成像微电影一样的视频作品,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提交和播放。由于视频文件具有可以暂停和反复播放的特点,易于学生直观地从同伴和教师评价中发现问题,这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语言能力的机会,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与积极性。

2 角色扮演任务的组织实施

2.1 任务的设计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课堂中,教师有必要将真实世界的任务(real-world tasks)转换成教育性任务(pedagogical tasks)。教育性任务中又分为演练式任务(rehearsal tasks)和激活式任务(activation tasks)。演练式任务侧重于模仿真实生活中的情景;而在激活性任务中,学生从复制性地运用语言逐渐过渡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基于这两种任务的不同功能,本研究从《大学英语实验教程》第三册中选取了两个角色扮演任务:一个是侧重演练式的模仿电影片段;另一个是侧重激活式的如此巧合。在模仿电影片段中,学生不需要创作剧本,只需选择一部题材贴近生活的影片,从中截取10分钟以内的精彩片段,进行模仿表演,模仿的内容包括角色的发音和语调、姿态和表情。在如此巧合中,学生需要根据主题进行创作,演绎生活中的关于巧合的故事。

为了对比角色扮演任务与其他任务的实施效果,本研究选取了另外两个任务,分别是图片描述(picture description)和脱口秀(talk show)。图片描述是个人任务,根据指定话题拍摄一幅图片并进行描述;脱口秀类似于小组讨论(discussion),要求一组学生就某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2.2 任务的实施

表1 听说课一学期的实验任务

参与本次研究的学生为我校国际学院2012级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我校英语听说课为大班授课,每班60人左右。教师将全班分为8组,每组7~8人,每组提交一个任务报告。在大一第二学期的英语听说课上,教师共布置了5次任务,其中包括2次角色扮演实验任务和3次其他任务,内容均来自《大学英语实验教程》第三册(见表1)。

《大学英语实验教程》中将角色扮演任务命名为“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旨在强调模拟真实情景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任务,每组需要提交的实验报告一般包括:(1)视频一份,时长不超过10分钟,采用MPG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400 M;(2)视频脚本一份,采用Word格式;(3)《“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实验学生自评与互评表》一份。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每次角色扮演任务都会在提交日期的前三周发布,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任务。任务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任务与步骤

如图1所示,任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教师与学生完成该单元听说教学,对角色扮演任务进行详细说明,从语言知识和语言功能方面做好准备。任务中,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角色扮演录制,提交给教师。这个环节可以利用语言实验室的内部网络完成,也可以通过我校自主研发的“大学英语实验教学平台”完成。任务后,学生首先对任务进行自评与同伴互评,再由教师在课上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播放和点评。教师还会邀请该组成员发言,对本次任务进行总结和反思。有时在教师点评和提出建议后,学生还会主动对该任务重新录制,再次提交等待教师点评。

2.3 任务的技术要求

为了顺利地开展角色扮演实验任务,需要在技术上满足两方面的要求:

(1)听说教室(常为语言实验室)能够收集和播放学生制作的视频。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机的共享文件夹提交视频,也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提交。教师使用的计算机要有较高的系统配置以满足较大视频的流畅播放,包括足够的内存、较为先进的显卡、Windows XP以上的操作系统、兼容性较强的视频播放软件等。同时,教室要配备屏幕和音响设备,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欣赏自己和同学的作品。

(2)学生有拍摄和制作视频的基本技能。随着计算机和影音数码设备的普及,录制一段视频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已经不是难事。学生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摄像机进行录制,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使用视频处理软件进行后期编辑加工,如进行画面的切换、加英文字幕或者花絮等,常用的软件如会声会影、Format Factory,专业的视频处理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After Effects等。不过教师不应对视频质量提出苛刻的要求,只要能够捕捉清晰的画面和声音即可。

3 角色扮演任务实施效果分析

为了评估任务实施效果,本研究在两个班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问卷调查分为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两部分。选择题部分主要调查学生对语言任务的态度和偏好。调查结果显示,84%的学生认为最喜欢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任务,远高于图片描述和脱口秀任务,也证明了角色扮演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多选题“通过完成角色扮演任务,哪方面收获比较大”中,72%的学生选择了“在团队合作方面有收获”,62%的学生认为“锻炼了口语表达”,同时有55%的学生觉得“锻炼了听力”和“扩充了语言知识”,有51%的学生在“纠正了语音”和“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表示认可。

学生在模仿电影片段任务中选择的影视剧作品不仅剧情生动,题材积极向上,而且语言清晰贴近生活,易于模仿。他们选择的电影有《歌舞青春》(High School Musical)、《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公主日记》(The Princess Diaries)等,还有一些小组在征得教师同意后,选择了十分受大学生欢迎的美剧,如《老友记》(Friends)和《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等。多样化的影片极大地激发起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而各组不同的作品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从语音语调、拍摄视角、道具服装等多方面加以模仿,同时对视频进行了精心的后期处理,加上了英文字幕、背景音乐和排练花絮,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是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角色扮演无法达到的。

在如此巧合任务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基于一些新闻和生活素材,演绎出生活中的惊人巧合。由于该任务需要学生自己创作剧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难度。为了使对话表达自然准确,学生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同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修改。学生在访谈中表示,这个过程很具有挑战性,而最终呈现的作品凝聚了全组的智慧,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而且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在经过教师的多方位点评之后,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到自己英语口语的问题所在。因此在任务后,学生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问卷与访谈的结果分析,角色扮演任务受到学生普遍认可,其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英语更加感兴趣”“调动了积极性”或者“学习更加主动”。(2)提高了学生的语音语调,提高了语言的交际能力。在听说能力提升方面,较多学生表示“在口语方面进步较大,敢开口说英语”,还有很多学生认为教师对于语音语调的点评很有帮助。(3)形成了较好的合作学习的意识,锻炼了沟通能力。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任务增进了友谊,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

4 讨论与反思

根据任务的实施效果,本文将从创新性和局限性两方面来讨论和反思信息技术环境下角色扮演任务的主要特点。

4.1 任务的创新性

(1)形式新颖,受学生欢迎。将角色扮演任务录制下来提交,一方面学生可以充分准备,避免了现场表演失误的尴尬;另一方面和全班同学从屏幕上看到自己表演的身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

(2)教师对视频作品点评更加具体深入。与现场表演相比,录制下来的视频能够被反复观看,教师能够全面地点评该任务,如学生的语言准确性和流畅性、语言的交际功能性、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创造性,学生的表演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因此点评更具有价值。

(3)由于视频文件具有易于存储和传播的特点,在版权受到保护的前提下,学生的作品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点评;同时作为产出性任务,视频资料是对语言学习者形成性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也对学习者监测学习进步的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4.2 任务的局限性

(1)任务的复杂性限制了其开展的次数。为了完成角色扮演任务,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剧本,还要组织排练、拍摄,有时还涉及后期视频编辑,整个任务会耗费较多的精力与时间。因此在一个学期之内难以多次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言功能和语言知识学习的连贯性。

(2)任务的开展受到硬件及软件设备的约束。本文2.3中提到的技术要求是任务开展的前提,如果语言实验室的设备不达标或者学生不具备视频拍摄和制作的技能,任务将无法顺利开展。有时学生拍摄的作品或因画质或音质效果太差导致无法看清,会影响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积极性。

(3)任务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对计算机与网络设备操作熟练,能够及时应对视频播放过程中的突发问题,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来综合判断学生提交任务的质量和水平。此外,教师还要确保小组成员分工均等,避免基础薄弱的学生失去锻炼机会,同时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保护学生作品的版权等。

5 结束语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普遍被提倡使用的教学方法,网络信息时代,这种教学方法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各高校不断完善语言实验教学设备的今天,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现代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优化英语课程的良好手段。本研究通过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教师应将角色扮演法与课堂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应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 David Nunan.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2] Peter Skehan.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3] 范姣莲.大学英语实验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3.

[4] 范姣莲.信息技术环境下外语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1(7)∶105-108.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信息技术语言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角色扮演游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角色扮演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