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和尿液红细胞容积曲线在肾病诊断中的评价

2013-02-24 07:47袁瑞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电泳肾炎尿蛋白

王 静,郭 炫*,陆 亮,袁瑞丽,杨 波,刘 懿,陈 葳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检验科;2.信息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1)

蛋白尿不仅仅是反应肾脏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疾病预后、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1]。但是尿蛋白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检测都难以区分蛋白的类型及分布。而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电泳根据各蛋白组分的出现与否进行蛋白的分类,提示不同的肾脏受累部位[2]。血尿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症状,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鉴别则可结合尿红细胞形态[3]。本文旨在采用尿蛋白电泳和全自动尿沉渣仪检测的红细胞容积曲线,对肾脏病进行早期诊断和分型,为临床提供及时可靠的诊断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1月~2011年5月我院住院的临床诊断确诊为肾病患者99例。男68例,年龄17~78,平均年龄48±19岁;女31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7±18岁。正常对照组46例,为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平均年龄48±12岁。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法国SEBIA生产的HYDRASYS全自动琼脂糖凝胶电泳仪及配套试剂;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奥林巴斯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血清胱抑素C测定采用北京九强试剂、尿总蛋白采用宁波美康试剂;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iemens BNPⅡ特种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罗氏Roche cobas-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3 辅助检查 用Roche cobas-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κ-轻链、λ-轻链、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 A、免疫球蛋白Ig M、补体C3、补体C4;Siemens BNPⅡ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免疫球蛋白IgE;奥林巴斯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E)、胱抑素-C(CYS-C)、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其中CRE采用苦味酸法,BUN采用酶法,血清CYS-C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TP采用双缩脲法,ALB采用溴甲酚绿法,尿总蛋白(U-TP)采用邻苯三酚红钼法。

1.4 方法

1.4.1 尿蛋白电泳 按仪器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临床诊断标准内科学(第6版)[4]将99例肾病病人分为肾小球肾炎患者1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3,慢性肾功能衰竭24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21例,Ig A肾病16例,间质性肾炎2例。受试者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进行辅助检测项目。收集24尿液后随意留取尿液测定24小时U-TP。

1.4.2 肾活检穿刺 99例患者中有46例做肾脏活检穿刺,制片、染色均按标准化操作进行。按临床病理分型为膜性肾小球肾炎、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Ig A肾病。

1.4.3 尿红细胞容积曲线 留取所有受试者清晨第一次尿液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做尿沉渣分析。根据UF-1000 i检测结果①非肾小球性血尿:Rbc Fsc-P70≥100且Fsc-P70-DW≤50 ch,提示可能为均一性RBC;②肾小球性血尿:Rbc Fsc-P70≤70 ch,提示可能为非均一性RBC,即为多形性红细胞;③混合性红细胞:Rbc Fsc-P70≥100且Fsc-P70-DW≥50 ch[5]。

1.5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连续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1 各种肾病病人辅助检查统计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肾小球肾炎组 U-TP、CRE、CYS-C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病综合征U-TP、IgG、CRE、CYS-C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肾功能不全 U-TP、C3、Ig M、CRE、CYS-C、A/G(血液)有显著性差异P<0.05;继发性肾病 UTP、C3、CRE、CYS-C、A/G(血液)有显著性差异P<0.05;Ig A肾病 U-TP、CRE、CYS-C、A/G(血液)有显著性差异P<0.05;间质性肾炎 U-TP、C3、CYS-C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种肾病病人相关各项指标间的比较(x-±s)组别 n U-Tp(g/24h)β2-MG(mg/L)C3(g/L)IgA(g/L)IgG(g/L)IgM(g/L)CRE(μmol/L)CYS-C(mg/L)ALB/GLO(血液)正常对照组 46 0.04±0.02 2250.00±1024.0 1.11±0.17 2.23±0.65 12.55±2.09 0.97±0.39 72.60±17.39 0.86±0.23 1.44±0.25肾小球肾炎 13 1.10±1.25▲ 3378.70±2193.94 0.94±0.17 2.15±0.89 9.29±3.48 1.33±1.24 310.14±260.72▲ 2.09±1.58▲ 1.41±0.27肾病综合征 23 2.80±0.88▲◆ 2110.00±1189.90 1.10±0.29 2.30±0.88 6.46±5.40▲ 1.15±0.88 110.68±122.07◆ 1.14±0.53 0.92±0.25▲◆慢性肾功能不全 24 1.51±1.29▲◆﹡ 4982.60±2971.0 0.84±0.25▲● 2.19±1.66 9.50±3.91 0.85±0.66◆ 587.18±388.25▲◆● 4.03±1.97▲◆● 1.22±0.27▲●继发性肾病 21 2.09±1.27◆▲● 3944.25±2520.80 0.79±0.38▲● 2.56±1.64 10.36±7.13 0.88±0.41 240.47±268.69▲★ 2.42±1.67▲●★ 1.05±0.37▲◆IgA肾病 16 2.15±1.42▲◆ 2261.20±988.42 0.99±0.24 2.15±0.83 11.10±17.08 1.02±0.37 256.42±384.03▲★ 2.05±2.17▲★ 1.16±0.44▲◆●间质性肾炎 2 0.42±0.32● 4795.00±0.00 0.59±0.02▲● 1.44±0.52 9.21±2.56 0.60±0.12 441.05±210.49 3.28±0.96▲1.24±0.17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肾小球肾炎组比较P<0.05;●与肾病综合征比较P<0.05;★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组的比较P<0.05

2.2 肾活检各组尿蛋白电泳比较 膜性肾小球肾炎组游离轻链二聚体、白蛋白、转铁蛋白、Ig类、结合珠蛋白、α2巨球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α1微球蛋白、游离轻链二聚体、白蛋白、转铁蛋白、Ig类有显著性差异P<0.05;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组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α1微球蛋白、游离轻链二聚体、白蛋白、转铁蛋白、Ig类有显著性差异P<0.05;Ig A肾病组α1微球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Ig类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肾活检各组尿蛋白电泳间的比较(x-±s)(单位:%)组别 n 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溶菌酶 游离轻链α1微球蛋白游离轻链二聚体白蛋白转铁蛋白Ig类结合珠蛋白α2 巨球蛋白正常对照组 46 0.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100.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膜性肾小球肾炎 13 0.00±0.00 0.17±0.16 0.00±0.00 0.00±0.00 0.42±0.19 1.12±0.37● 70.98±4.35●14.42±2.29● 9.23±1.66● 2.59±1.10● 1.16±0.89●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2 1.25±0.74●◆ 0.70±0.59 0.00±0.00 0.00±0.00 0.88±0.26● 1.33±0.38● 73.42±4.14●11.50±2.39● 7.97±1.93● 0.52±0.31◆ 0.15±0.12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6 2.63±1.16●◆☆ 1.82±0.67●◆ 0.00±0.00 0.28±0.19 2.3±0.76●◆☆ 1.47±0.38● 74.08±2.58● 9.23±1.11● 7.33±1.89● 0.21±0.21◆ 0.00±0.00 IgA肾病 15 0.23±0.16★ 0.58±0.36 0.65±0.65 0.25±0.24 0.64±0.31●★ 0.72±0.38 79.43±3.71●10.74±1.80● 5.93±1.40● 0.80±0.63◆ 0.00±0.00◆注:●表示与正常对照组P<0.05;◆与膜性肾小球肾炎组比较P<0.05;☆与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的比较P<0.05;★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组的比较P<0.05

2.3 肾病分型各组间尿蛋白电泳及红细胞形态比较患者尿蛋白电泳和尿液红细胞形态符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图1-3,表3。

3 讨论

图1 典型的肾小球损伤尿蛋白电泳和尿红细胞容积曲线图

图2 典型的肾小管损伤的尿蛋白电泳和尿红细胞容积曲线图

图3 典型的混合性尿蛋白电泳和尿红细胞容积曲线图

表3 肾病分型各组间尿蛋白电泳与尿红细胞形态间的比较

3.1 蛋白尿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及肾小管、尿路排泌三大机制完成[6]。根据其生成原因及机制可分为(1)肾小球性蛋白尿:根据受损的程度相继出现以中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白蛋白、转铁蛋白)为主及以大(免疫球蛋白IgG、Ig M、Ig A、补体C3)和中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同时存在为主的蛋白尿。(2)肾小管性蛋白尿:出现以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β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溶菌酶)为主的蛋白尿。(3)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或相继受损产生的蛋白尿,各种蛋白组份所占的比例可因病变主要侵害的部位而不同。血尿根据其来源分为肾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产生主要是肾小球基膜断裂,红细胞从裂缝中挤出而受损,又受不同渗透压作用,而发生红细胞变形甚至破裂,红细胞容积变小。非肾性血尿主要是红细胞未经过肾小球滤膜挤压损伤,而且红细胞在肾小管滤液中流经的时间短暂,因而受滤液p H和渗透压变化的影响较小,故红细胞形态保持正常或均一性轻度变化。

3.2 本研究一显示 U-Tp、血 β2-MG、C3、CRE、CYS-C、A/G(血液),在不同的肾病中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CRE、CYS-C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YS-C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可靠指标[7],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可经肾小球自由滤过,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并降解,肾脏是清除CYS-C的唯一器官,尿中仅微量排出。肾病综合征组、慢性肾功能不全组与肾小球肾炎组比较CRE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P<0.05),在肾脏疾病初期,血清肌酐值通常不升高,直至肾脏实质性损害时,血清肌酐值才升高,所以血肌酐测定对晚期肾脏病的临床意义较大。各组C3、Ig G平均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3是连接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路途径的枢纽。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的检测,可间接反映病因作用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况[8]。各组U-TP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A/G(血液)平均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了24小时尿蛋白的排泄量增加,机体有蛋白质的丢失而且与肾脏的损伤有关,与尿蛋白形成的机制相符。

3.3 本研究二显示与膜性肾小球肾炎组比较,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β2微球蛋白、结合珠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组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α1微球蛋白、结合珠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Ig A肾病组α2巨球、结合珠蛋白显著性差异(P<0.05)。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组比较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组与Ig A肾病组比较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各肾活检组中尿蛋白电泳的蛋白组分与肾脏的病理类型有相关性。当缺乏肾活检诊断时,尿蛋白电泳分析可以协助临床判断肾脏损伤的不同部位和病变程度。蛋白尿主要以肾小球性蛋白尿和混合性蛋白尿为主而且损伤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尿蛋白电泳和肾脏病理活检的结果有良好的吻合率。

3.4 本研究三中尿红细胞形态类型的分布主要以肾小球源性红细胞为主,与尿蛋白电泳的检查结果符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红细胞形态的检查有片面性,部分肾病患者尿中红细胞明显减少甚至大部分为正常红细胞,在肾功能不全时,尤其终末肾功能衰竭,尿中红细胞或畸形数量明显减少,不能排除肾小球疾病。尿路感染者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也可呈肾小球性分布[9]。而且各组病理类型中都有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出现,根据发生机制很难判断其损伤的部位和程度,所以尿红细胞形态单独检查无法全面的反映肾脏损伤部位和程度。24小时尿蛋白因收集困难也会造成蛋白定量的结果误差。尿蛋白电泳能检测出各蛋白的分布,但是不能够定量的检测蛋白质的含量。所以单纯的检查尿蛋白电泳或血尿的尿红细胞形态作为主要指标都不能很好的反映肾脏受损的部位和病变程度。将尿蛋白电泳和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联合检测并结合肾脏的相关项目的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对判断肾脏损伤的部位,对肾脏疾病早期的诊断、分型、预后判断提供有利的依据。

[1]陈 楠,王伟铭,主编.肾脏疾病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7.

[2]梁湘辉.娄美玉.刘文恩.尿蛋白电泳与镜检尿中红细胞形态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5):664.

[3]苏明权,丁振若,郑善銮,等.尿液红细胞分型在肾性及非肾性红细胞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4):88.

[4]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S].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94-551.

[5]何国坚,李 程,刘雄伟.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尿红细胞信息检测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4):66.

[6]姜 傥.尿液蛋白与肾脏病[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5):312.

[7]段玉东,孟 伟,张春红.血清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氮测定对肾损伤的诊断[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30.

[8]赵旭兰,习海波.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鉴别中的临床意义[J].江西医药,2008,43(9):895.

[9]王君林,王克强.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法及其在肾小球和非肾小球血尿鉴别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19.

猜你喜欢
电泳肾炎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电子接插件选择性电镀电泳连线制程优化及应用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血红蛋白电泳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分析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辅助阳极在轻微型厢式车身电泳涂装中的应用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