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法治 春风化雨

2013-02-23 07:42王琳公诉人全国版执行主编
检察风云 2013年6期
关键词:风云熟人陌生人

文/王琳 《公诉人》(全国版)执行主编

《检察风云》出刊400期了。中国人有逢十纪念的习俗,400期的坚守更值得纪念与祝贺。纪念是为总结过往,以便更好地走向将来。要为《检察风云》的过往作出一个全面的总结,并不容易。《检察风云》400期相伴的这个时代,虽谈不上风云变幻,却也并非云淡风轻。一本法治杂志能做的,也应当做的,并不是对“风云”的追随,而是对其栖身的这片土壤的不离不弃。这土壤,就是法治。

杂志不是司法机关,不能从事具体案件的查办或审理。但作为媒体的《检察风云》,却是法治文化的载体,负有传播法治,宣扬法治的使命。在我们这个缺乏法治传承的国度里,法治文化的培育尤显重要。

试想想,仅仅30多年前,中国还处于法治虚无主义盛行的时代,一场打着“文化”之名的运动把中国的文化建设完全淹没在过分扩张了的意识形态之中。到了改革开放时代,有目共睹的不仅是体现在经济层面的市场转型,更有社会层面的人心成长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文化转型。但遗憾的是,与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相比,我们这30多年的文化建设大大滞后。法治文化不彰,反法治的腐败文化甚至腐朽文化就迅速填补空白。

文化建设的滞后,还不仅在于它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更深层的忧患在于它正在逐渐背离正在转型的中国社会。传统的中国社会形态,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以血缘、伦理、情感、宗法来维系基本秩序。这种强大的熟人文化一直浸淫在我们的血脉里。而当今30年间的中国社会转型,却正在走向一个陌生人社会。这一转型乃“三千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陌生人社会需要“陌生人文化”的匹配,这种“陌生人文化”主要就表现为法治文化、契约文化、廉政文化。源自我们心底的对陌生人的不信任,又会强烈地唤起我们的“熟人文化”来抗拒陌生人社会。这就是中国至今仍停留在“关系本位”的内在原因。找“关系”、“熟人好办事”、“请客吃饭称兄道弟”等等,这些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日常生活,都能在文化上找到根源。

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对法治文化、契约文化、廉政文化是不可预期的。恰恰相反,这正是法治传媒人的使命所在。基于法治的陌生人关系,也可以建立信任关系。试想想,仅仅30年前,高校中的政法专业还是“绝密”专业,能够获得招录的学生除却分数要求之外,更需经过严格的政审。有关政法的书籍和杂志,都是“国家机密”,寻常人等无缘得见。将“法”与“文化”的割裂,带来的不仅是法治水平的低下,还有普通民众法律素养的淡薄。

如今大批法治媒体蓬勃生长,并以各自的影响力努力推动法治建设的深入,从而拉近“法治”与民众的距离。各家媒体之间虽无日常联系,却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在努力;那么多优秀的作者、读者和各界人士共同聚集于《检察风云》的大旗之下,他们彼此之间可能并不相识,却都在为营造法治文化携手共进。这样的信任关系,不正是法治社会中的常态吗?

作为法治媒体中的优秀产品,《检察风云》也承载着宣扬法治的历史使命走到了第400期——400期杂志铺往全国各地,多少法治理念在春风化雨间悄然潜入了读者的脑海,并融入了文化的血脉。借此机会,笔者对《检察风云》的成绩表示由衷的祝贺。期待它能在法治媒体中继续保持领跑者的姿态,为法治文化的培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风云熟人陌生人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Life Story
校园“老”熟人,我们的成长大“师”
窃听风云(九)
和熟人相处之道
别忘记跟熟人打招呼
象甲风云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
象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