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乐利
【摘要】文本细读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亲近文本,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音,与文本进行亲密的对话。本文将从当前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文本细读”的内涵和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几个方面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
【关键词】课堂阅读教学;文本细读;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
当前,一些所谓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为了追求课堂效应,往往只关注课堂表面的热闹,阅读教学流于形式,而缺少对文本的深入阅读,文本常常是稍微提一提就被搁置起来进行无边际的讨论延伸。正如黄孟轲老师所讲的:“语文阅读课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语文,常常一堂课一直处于浅显的对文本的架空问答或缺少意义的合作探究当中,师生间的问答分析只是对文本表面的解读,其实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一直在文本的外围徘徊。”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鉴赏能力,达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就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立足文本,加强对文本的阅读与思考。
二、“文本细读”的内涵
文本细读是由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克林斯·布鲁斯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术语。在文学批评语境下,文本细读作为一种作品的研究方法,指的是运用语义学方法对作品言语、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在语文课堂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显然与文学批评下的文本细读有所区别。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下的文本细读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教师对文本的细读及对学生细读文本的指导
一方面教师对文本进行细读,深入钻研教材,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致、反复的阅读,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丰富的阐释。另一方面教师的细读是为了指导学生细读文本。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是教师细读在先,教师以细读方法指导学生细读文本,教师的细读体验可以唤醒学生的细读体验,但是绝不能替代学生的细读体验。
(二)学生对文本的细读是核心
文本细读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深入细读文本,读出自己的感悟与理解,甚至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的意义,才是文本细读的要旨所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课堂上其他对话的前提与基础。“文本细读的过程应该是对言语的感悟过程中一种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互动过程。”学生只有深入地揣摩、品味文本的言语,才能领会言语内在的精细微妙之处,才能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
三、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师要潜心细读文本,深入研究教材
文本是教师教学的凭借和依据。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潜心文本,深入揣摩教材,将文本的每一个角落都理解透彻,精确把握文本的重点、难点,揣摩教材编者的编排意图,能够通过多元化地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价值。
1.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细读文本。面对一个文本,教师要放松心态,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走进作品,感悟作品的内涵,体悟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唯有这样才能获得对文本的最真切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享受。面对熟悉的文本不能先入为主,要以一种“陌生化”的姿态重新解读文本,重新把握文本的内涵和教育价值取向,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心声。
2.从学生的角度换位解读文本。课堂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核心,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会有怎样的阅读体验,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会遇到怎样的困难,这需要教师在细读文本,精心备课时提前预设,教师就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这也将为教师解读文本开辟一个新奇的天地。
(二)学生亲近文本,寻找文本细读的切入点
文本细读是教师的基本功,是解读文本,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该如何捕捉文本的关键点进行细读呢?笔者认为在细读文本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揣摩意蕴丰富语句,感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是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的能力。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描写王熙凤赞美林黛玉的那一段文字,不论是用词、用句还是动作描写都十分传神,意蕴丰富。王熙凤打量了黛玉之后,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段话意蕴丰富,充分体现了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性格特征。我让学生在细读文本时多留意这样的句子,并给出提示,让学生体会句子的言外之意。
细读文本,要留意文中的言语空白。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意蕴丰富,复杂多义。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往往有许多这样的语言空白点。在小说《祝福》一文中就有绝好的例子。祥林嫂被她婆婆绑了回去,卫婆子也在场,四叔看到这一切后说了这样一句:“可恶!然而……。”这句话就给读者留下巨大的空白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四叔为什么说“可恶!”?是什么事情让四叔觉得可恶?是婆婆把祥林嫂绑回去这粗鲁的行为吗,还是卫婆子先把祥林嫂介绍过来又合伙绑走?可见,我们在指导学生细读文本时一定要留意这些言语空白。
关注细节,领悟文本内涵。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提高课堂阅读效率,要细读文本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关注细节。《金岳霖先生》一文中就有大量的细节描写,比如:在得知林国达淹死后,金先生在课堂上一直没有笑容;讲哲学课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这样的细节很多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在了解了金先生表面上的有趣外,一个重感情、有情义的金先生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总之,文本细读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亲近文本,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音,与文本进行亲密的对话。正如黄孟轲教师所讲的“文本细读是解读文本,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它能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生命的言语存在,并以此唤醒教师自己,唤醒文本,更能唤起学生的言语意识和审美意识。”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