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日记实践”的背景与尝试

2013-02-20 06:45黄惠安
课外语文·下 2013年1期
关键词:模式研究习作教学

黄惠安

【摘要】当下,作文课成了一个大难题。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实施背景、实践过程和相关注意事项等几方面阐述了“循环日记的实践与指导”的可行性。

【关键词】循环日记实践;背景与尝试;习作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当下,有很多老师都说“一提起习作,学生害怕,教师头痛”!的确如此,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对于题材有限的农村小学来说,更是如此;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内心世界丰富,思想动态难以捉摸,这成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难点。那么,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在习作教学指导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促进班级管理呢?我认为“循环日记的实践与指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一、实施背景

记得先前听过一个“习作教学指导”的讲座,当时一位主讲老师提到了“班级博客交流的种种好处及相关操作过程”,方法的确不错,可老师们却觉得实现起来相当遥远!尤其是对偏僻的农村小学来说,先不说学生及家长素质如何,就是连基本的硬件设施也几乎为零,一个班级里能有电脑的顶多也就两三个学校,甚至有的班级连一台电脑也没有!因此在偏僻的农村小学谈建立班级博客根本就不现实。然而,交流总是必要的,如果必须要寻找一种可以在班级中引起心灵共鸣的途径的话,那么“班级日记”就是最好的选择。

所谓“班级日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录班级状况的日常杂记,而这恰恰也是习作教学指导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不二法宝。也许有人会纳闷,说班级管理是一回事,习作教学又是一回事,这二者之间根本毫无关联!其实未必。因为真正的好作文并非学生看作文选后写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即“我手写我心”!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点点滴滴除了作为了解班级状况的线索外,不也正是最便于信手拈来的习作题材吗?问题是全班那么多人,一个个轮流着写同一本日记,周期终究长了点。于是我改成以小组为单位,把原先只有一本的班级日记演变成现在的五本,每个小组循环着使用,这便是“循环日记”尝试的开始。

二、实践过程

有关“循环日记”的操作,的确早有先例。然而理论上的东西,往往都只可参照,不可复制,有些过程说起来容易,真正实践时,要执行出成效来,往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对此,我相信很多老师都深有体会。因此,凡事根据实际情况,落到实处才是最关键的。

(一)分组

我们班一共21人,除班长外,刚好可以分成四组,每组五人。我先分别将之编号为:第一组11、12、13、14、15;第二组21、22、24、23、25;第三组31、32、33、34、35;第四组41、42、43、44、45;一般我称这四组为基本组,尾数为几就写星期几,尾数逢5的全为组长,专门安排在星期五,顺便双休日带回去批改、总结。

除了这四个基本组外,我把四个组长提出来同班长(代号55)一起编入第五组,编号为:15、25、35、45、55,这便是“示范组”,也就是打算在全班范围内公开传阅的示范日记,在这一本,代号十位数是几的就写星期几,代号为55的班长,除了星期五晚上写示范组的一篇之外,还要为每个普通组里写下评价等级,并于星期一、二、三、四中午轮流为每组写一篇作为示范,其他四个组长的情况类似,如35,表示星期三在示范组写,星期五在基本组写。

这样根据学习能力的不同,他们所承担的任务也不同:即普通同学一星期只需完成一篇,组长15、25、35、45每周分别完成两篇,班长55作为班级领头羊,本来就擅长写作,一星期完成五篇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二)实施

一切就绪,便可开始实施。值得一提的是,最好要有个专门监控这方面工作的值日班干部或值日班长,否则好好的计划搞砸了之后,重新再来往往会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

首先,组长要在当天下午先把好关,检查草稿后,把日记分发给组员,让他晚上回家将日记抄写在日记本上;组员第二天早上交日记本,由本组成员三言两语写点看法;然后交到班长手中,班长则通过核实、检查无误后评上等级和星数,于第一节上课前统一收到办公室,否则发回全组重写。而值日班长则负责督促提示每个组长的把关情况。

老师在收到班长上交的日记本后,给予打分及适当评语,于中午前发还给班长,要是交上来的日记不符合要求,则是班长、组长以及值日班长督促不周的责任。因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一个小组就好比一个小团队,整个班级就好比一个大团队,值日班长则如同“钦差大人”,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同时具有至高无上的抽查权力,以便保证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交流

一般情况下,平时都是组内成员互相交流,星期一到星期四可由轮到的组员带回家,写完后让家长评论或学生自行根据家长表现描述爸爸妈妈的看法和感觉等。第二天带到学校后让本组其他成员传阅并作适当评价。

等到星期五,组长将日记本带回家加以适当评价,并总结周评情况,于星期一下午前汇报给学习委员登记,每到月底学习委员则根据得分及好评、差评情况,评出一个优秀小组和3个“写作能手”。但凡被评为“写作能手”的,一般都有比较热门的讨论作品或比较高的分数;等到学期结束前,班干部则根据作品质量、好评数量及展示的次数核算出“写作能手”及“评论能手”年度冠军、亚军、季军,并评选出一个交流过程中总体情况最突出的“优秀小组”。

(四)展示

每周、每月不定时地择优展示或公开宣读孩子们的作品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每到周末或月底,班长都会根据老师的评分情况选送几篇相对好评多的作品让他们抄工整后贴到学习园地,有时也会推广到班里唯一一个会打字的宣传委员那里进行电脑输入,学习委员打完后,发给我,我再贴到班级学习园地或择优帮他们向杂志社投稿。

久而久之,孩子们的许多作品居然陆陆续续地在《读写天地》、《小学生周报》、《漳州电视报》和《语文报》等报刊杂志刊登了,还有几篇比较好的被收录到“福建教育在线”和“人民教育网”等教育网站作为习作典范。不过,对孩子们来说,发表到“学习园地”与发表到报刊杂志上没有太大区别,关键看老师如何渲染。

(五)表彰

只要有展示就会有效果,因为孩子们其实大都喜欢表现自己,尤其要把展示的情况间接地反馈给家长们,那样更能引起他们的表现欲。此外,我还将展示成果与“班级积分”挂钩起来:但凡上墙展示或得到宣读机会的每篇加1分,班级优秀习作及精彩评论评选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3分、2分、1分,在校级以上获奖的则翻一倍;发表在杂志或报纸上的每篇加5分……所有这些都将成为日后“三好生”或“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依据之一。

优秀小组的评选也一样,历来都是根据各个小组成员的积分排行榜来累积计算的,只有那样才能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更加热爱班集体,这才是我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三、利弊分析及相关注意事项

循环日记实行了两年多,凭心而论,说完全没有一点效果那是不可能的,但假若把一切成果全归功于“循环日记”,也不免有些言过其实,我想一分为二地针对循环日记实践过程进行剖析才是实事求是的说法。因此为避免存在“互相抄袭或因为没题目要求而脱离主题”等现象的发生,有必要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1.组长的选择是重中之重,绝对要以学习自觉,有责任心,书写工整作为基本条件,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以担当大任,组员们才能真正信服。

2.组员的搭配要合情合理,我开始先让他们自由选举组长,再根据优良中差及离家远近适当调整,一发现有不良势头,应及时调整或交由班长、值日班长处理好。既要体现和谐,又要发挥互相监督的作用。

3.栏目设置等要尽量有新意,一般可以先由各组自行商量决定,从组名、口号、昵称及栏目插图、版块设计等,尽可放手交给孩子自己决定,孩子们一般都会操作得很好,有时往往很有创意,甚至有的都是一张张简单的“手抄报”。

总而言之,通过循环日记的实践与指导,在促进习作教学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孩子们的思想教育,从而使班级更加团结、友爱。而且孩子们通过日记平台的展示与交流后,不但有了自信心,无形中也培养了团队精神,从而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助力器。

(责任编辑:龙大为)

猜你喜欢
模式研究习作教学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