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替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3-02-19 05:37王如刚周六英陈朝峰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工学电子信息专业课

王如刚 周六英 陈朝峰

(1盐城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盐城 224051;3九江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而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本文首先讨论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特点,分析工学交替的教学方法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出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1 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特点及现状

在高等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其中电子信息类等专业学生进入本专业时首先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及电磁场与电磁波等;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EDA技术、信号处理、DSP技术、通信原理等,这些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是学生专业素质形成的关键性课程,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这些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丰厚、扎实的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为后续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这些课程不仅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而且知识领域涉及多个学科,内容庞杂、抽象,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好基础理论的同时又能了解和掌握所涉及的相关实践知识,是当前该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与深入探索,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如数字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2]、电路教学改革[1]、电机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3]、高等理工科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等[4],这些方法的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课程及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途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5]。目前,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学时相对较多,为此,教师必须坚持精讲多练。在教学内容上,坚持讲重点、讲难点等。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知识是源于工程实践而又抽象了的理性认识,要深刻地理解并掌握它,就要非常重视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在“还原”于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实际动手的实践学习,才能在实践中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再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并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学习。

2工学交替的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对于电子信息类本科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并不是很多,大一、大二期间主要是基础课程,如英语、政治、高等数学以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等,大三阶段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而大四阶段主要是专业课,大部分时间是靠自己支配学习以及生活的时间等;对于硕士生,只有第一年需要学习理论课程,且课程相对较少,到了第二、第三年主要是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而对于博士生来说,更是如此,大部分的时间还是靠学生本人来支配生活与科研等。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真正用于课堂学习的时间比较少,也就是说课外学习及生活的时间占据相当大的部分,大多数的学生对这些时间的安排并不合理,大部分的学生都很清闲,他们为了度过这些清闲的时间,常常玩游戏、上网等,这就可以解释为何高校附近网吧等娱乐设施比较盛行的原因。从高校学生课余时间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的学习体制下,大学生基本上拥有大量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

学校通过构建共享平台,适度挖掘高质量、高层次的校企合作平台,努力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也即为工学交替的教学方法。对口专业的企业可以提供学生锻炼的岗位,同时实行岗位竞争机制,具体可以分为3个步骤进行实施:

(1)这一阶段大约处于大二的下学期。学习了一部分的专业基础课后,学生对本专业的工作性质、研究的方向有了初步认识,此时把学生送到专业相近的企业,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特点,以及将要学习的理论知识;

(2)这一阶段主要是大三期间。学生此时经完成了专业课基础课和大部分的专业课程学习,学生通过充分了解企业的文化,生产流程等,再根据第一阶段的表现以及理论课程学习的好坏,让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项目和研发等主要部门,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企业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发放一定的奖励,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的生活学习资金问题,也可以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3)这一阶段为即将毕业的一个学期。此时大学所有理论课基本结束。学生进入企业学习时,可以把课堂上学过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单位再根据前两个阶段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些就业机会,例如,签订协议,毕业后留在本单位工作,并自签订就业协议日起增加其实习期工资福利等待遇,更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培养,学生在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带着在企业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去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思维也比较活跃,改变了以往整节课由教师单项灌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得到了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此外,在企业实习期间也能够注重处理好基础与前沿的关系,及时将工程技术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引入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3结束语

为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就必须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进行整体改革与创新。这就要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更新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积极实践启发式、案例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出适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合格人才。为此,本文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分析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方法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在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三个步骤进行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学习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使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人才培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教育实践中适时进行评价反馈,不断改进,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5]。

参考文献:

[1]刘庆雪,公茂法,刘宁,等.电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7):68.

[2]陈柳,戴璐平.“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2):96.

[3]聂晶,王洪坤,柴兆森,等.“电机学”中电磁场基础理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3,29(14):53

[4]王新荣,张霞,李小海,等.高等理工科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2):110.

[5]曹军,欧阳展平,何登,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与探索[J].成人教育,2013,22(4):28.

猜你喜欢
工学电子信息专业课
盐工学人
——宋辉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与处理的措施探讨
以创新力为导向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方法研究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