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创新性党建工作研究

2013-02-18 21:45王俊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错位入党党员

王俊成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长春 132012)

一、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在对大学生入党培养考察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问题

在发展组织关系过程中,入党考察是工作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入党考察工作是否细致、是否全面,关系到发展党员的质量,甚至于说对于以后党员队伍的构成质量都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在当今我国社会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与当今的高速经济发展日益密切联系起来的背景之下,当今大学生的思维已经与未扩招前我国大学的大学生思维具有了明显的不同,在经济高速发展、全球化所带来的意识形态的共同冲击下,许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人翁精神、服务意识等已经与我党的要求相差较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对于入党大学生的考察,乃至后续的党建工作都造成了严重的困扰。而这种情况所相对应的各高校党建工作来看,就显得有些形式主义了。一方面学校是按照相关指导要求进行大学生的党建工作,但是另一方面为了完成这种指标,就规定了大学生入党考察完毕在毕业前必须完成,这种考察在时间上显得过于的捉襟见肘,考察的实际质量也难以保证。

2、党建工作的方式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有所错位

就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对大学生进行党建工作的内容传授方式上来看,存在着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较为错位的现象。就多数高校而言,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创新理论的教育传授工作,多数采用的方式仍然是以老套的读报纸、文件形式展开,对于当今思想更加追求新鲜、时尚的大学生来说,这种形式明显存在着效果不强、引起认同及认知感缺失的弊病。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发展与之传统的内容传授方式存在错位是一个方面,但是就其中部分的党建工作者而言,它们的思想方式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不同程度的错位,最为极端的表现就是部分党建工作者的对于主动适应新生代大学生的一些不同以往的社会能力有意见,不能够主动适应这些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基于这种错位之下,在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与党建内容背离的现象,因为这种灌输式的教育并没有相应的刚性制度制约,在工作展开时候师生间的只能选择一头大,最后的结果就是教育是教育,受教是受教,都没了积极性之后远远达不到预期的工作效果。

3、传统的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数量增加之间存在着矛盾问题

高校的扩招在我国已经展开多年,而且这种趋势仍然以递增的方式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与之对应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了,那就是师资队伍的发展与增加的学生数量之间比例出现了失调。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体的思想政治辅导员的配备普遍低于规定的师生比1:200的要求。高校党建工作中所确立的师生比例人数,是基于党建任务而制定出来的合理比例,而这个比例失调现象的出现,就会导致一系列教学任务不能够完善的去落实完成。这种情况在近些年有些扩招严重的学校中体现尤为的明显,基于师资力量或者是硬件条件的限制,部分高校为了完成党建任务内容要求,在上党课的时候出现了几百上千人聚集在一起的效果,这种方式虽然强制的完成了党建工作任务内容要求,但是效果实在是有限。在进行此类思想教育工作效果一般还可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改善,但是在党员发展考察的时候因为这方面原因而造成考察失误,则会对整个党组织以后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按照现实中的扩招比例,在这种比例之下一名教师所要考察的入党对象可能会有几十人的数量,这种考察最终对入党要求把关的效果实在是令人堪忧。因此,党建工作的必须要有一个创新性的发展,才能适应当今形势,乃至为以后的变化提供准备。

4、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过程欠缺

纵观当今多数高校党建工作中对党员的选拔和培养过程,很多高校对党员的发展采用的方式都是在面临学生毕业离校的时候,临时召开支部会议,然后对上过党课的人进行直接筛选,直接确定一部分发展对象,而在这个被选中之前,包括候选人在内的所有入党积极分子都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管理,而在这些预备役党员选定之后,这些学生却又是面临离校的局面,最后也只能办理组织关系转出的手续,总体上看这个从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役党员的培养过程,基本上都是集中在最后的一个选拔阶段,对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过程较严重的缺失,这种不注重过程的临时选拔式党员形式,对于党建工作的基本初衷严格说来是背道而驰了。

二、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一些思路及对策

面对当代大学生党建工作所出现的问题,高校应当尽快的重视起来,并针对新的问题及情况,对党建工作进行创新研究,以新的眼光、新的思维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和发展需要,对大学生党建工作进行有效的创新。

1、创新党建工作的教育方式

在传统大学党建工作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核心价值观等方面传授上,所采取是口头、书名形式的灌输式教育,这种与时代大学生思想有所错位的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代教育工作情况。对于此,高校可以尝试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一种是以对教师解放思想的教育工作,以教师自身的思想为主轴,以教师尽可能接近学生思想的方式展开工作。另一种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这种方式就要求,一系列的制度建立,其中以建立支部委员会联系班级制度、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宿舍制度等,这种通过党员深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方式,通过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能够通过掌握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通过对症下药的方式,将一些生硬的理论转化成大学生可接受认同的知识点,转化成最终党建工作的教育成果。

2、创新性的对大学生党员二次教育,并以此类学生党员带动入党积极分子

就目前很多高校中对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模式来看,都存在着这样的培养过程缺失问题,这个过程的缺失对大学生党员以后的组织生活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要针对目前很多大学生存在只是面临毕业时候,应景一般的被选出,然后写几份思想汇报,就成为预备役的情况,就应该在平时中多对他们的培养。

面对这部分即将毕业离校的人群想要临时抱佛脚的弥补这个教育过程显然是不大可能的,那么既然在这段时间不能够完成党员教育工作,何妨不换做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在以在校已入党的学生,首先对这部分学生的进行再次教育,将他们的觉悟提高起来,然后通过给这些学生施加组织压力,通过这部分学生在对处在入党积极分子的部分学生进行平时的互动式教育,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加容易谈话、思想更加接近的方式,能够对平时这些疏于管理的将来可能入党人员进行提前教育,让这些人最后也不至于在毕业之际若临时被选中出现茫然无措,对组织有着一种突兀的感觉,这对以后的组织生活上是十分不利的,也不利于组织上的发展。

3、以信息网络化带动党建工作

网络作为一个能最快拉近距离的平台,它在党建工作当中能够起到的作用我们也不应该小视。基于党建作为一种思想教育工作的特性,教师与学生传与授、学生之间沟通交流,都不可避免会出现一种陌生的感觉、书本死板教条的感觉,这种感觉尤其是对于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来说,而通过网络的往事无论是教师在与学生教学或沟通交流的时候,还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这种平台都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相互之间的不适感,让理论的东西通过一层屏幕相隔,能够让学生自主思维想的更多,有更多东西能够主动的去接触理解消化,同时网络作为一种高科技含量产品,她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校党建工作力量不足的现状。

[1]王洛忠,周胜斌.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J].思想教育研究,2011,(6):60-63.

[2]杨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8,(9):28-29.

[3]赵建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113-115.

猜你喜欢
错位入党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有趣的错位摄影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入党志(外一首)
我要入党:献给建党90周年
“错位教育”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