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本性理论的当代观照与人性自觉

2013-02-17 22:17■漆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异化理论本性异化

■漆 思 张 爽

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提出类本性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本性。高清海丰富和发展了类本性理论,对马克思异化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阐发与推进。类本性理论不但包含着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深刻观照,而且从人性自觉的维度为人的发展提供思想导向,成为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的类本性自觉的理论表征。

一、类本性理论的当代观照

首先,从生命维度观照,类本性是人的双重生命的统一。人作为类存在物,是一种双重生命的存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本性的真正实现。类本性理论认为,人具有双重生命属性:生命属性和超生命属性。生命的存在是人的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人需要得到生命需求的满足并追求超生命需求的满足,人需要得到物质的满足并追求精神的满足,人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在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对人的定义是融汇了生命属性与超生命属性、物质与精神、自我与社会于一体的存在,人自身可以“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而“动物和他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1](P96)。人不仅有自我意识,而且自觉地以自我和整个世界为意识对象去理解。类本性的双重属性规定着人自觉地以双重生命的统一体作为思想和行为的存在方式,表现为“以个体的独立性为前提,内含自由个性差异的多样性、多元化的统一”[2](P24)。人的统一性包含着人的独立性和个性差异,显示着人之为人特有的存在方式。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行动,生命活动的多样性正是思想自由性的体现,也是人按照人的尺度即美的尺度进行实践创造的结果,类本性是人自由自觉的丰富个性和多样性的真正实现。人的超生命存在促进人的不断创造、不断超越、不断革新的主体自觉意识。人的生命存在通过实践创造活动,将超生命意识外化成现实存在,显现了人之为人的自由存在方式。双重生命的统一是类本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根据和自由自觉的真正实现。

其次,从历史维度观照,类本性是人性发展的社会历史本性。人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和创造生成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前定本质。人的历史性表现为逐步生成的过程,不是本质先于存在的先天规定,也不由后天本质的一次性生成或固定。人成为人的过程,是“类本性逐渐生成、展开、实现的过程”[2](P160)。人性的发展具有社会历史性,马克思将人性的社会历史发展分成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自由个性”阶段。高清海相应的把处于这三个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人归结为“群体本位的人”、“个体本位的人”、“类本位的人”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群体本位时期,人的类本性被淹没在以自然为斗争对象的群体生活中,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立性活动被压制,人是群体中未分化的人;个体本位时期,人的力量与理性被空前放大,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打破了群体本位条件下人的依赖关系,凸显了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此时人对物的欲求不断扩大,人与人的关系逐渐变成物与物的关系的存在;类本位时期,类本性克服个体本位的物化形式,形成“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性本身的独立性、丰富性、多样性才得以真正显现,人与人的全面联合以及自由发展成为自我实现的本质特征。所以,从群体本位到个体本位再到类本位,人的本质处于不断变化的历史创生之中。类本性是人的社会实践与历史发展的结果,人的类本性的发展,表现出人的历史生成过程,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

再次,从世界整体维度观照,类本性是人与自然、社会与自身的更高统一。类本性理论从自然、社会、人本身三方面诠释了人的矛盾性、复杂性和统一性存在样式,类本性从整体上展现了人即是人的矛盾性和统一性特征。首次,从自然方面说,人与自然处于矛盾统一的关系中,人总是源源不断地从自然获取生命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和物质资源,同时人也不断地将自己的创造印记置于自然之中;人总是不断地通过实践活动改变自然,同时人也在实践活动中改变了人自身;人把自然变成属人的世界,同时人自身也被自然化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矛盾又相互依赖。其次,从社会方面说,人是社会历史性的存在,人总是处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之中。人与人的分工合作构建了社会,社会是促进人的发展的生命共同体。社会的发展以人摆脱群体束缚和人与人之间的束缚为前提,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基础,同时社会的规范性对人也有制约作用。“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的人道主义。”[1](P131)最后,从人本身方面说,人通过自己的实践劳动不但创造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而且可以根据自觉意识创造各种属人产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并不断完善自身。人的自觉意识总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本性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人与自然、社会、人自身在人性自觉基础上的更高统一。

二、类本性理论对异化理论的深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异化劳动进行了四个方面的阐释,明确提出类本性概念,高清海丰富并深化形成类本性理论。高清海类本性理论不但是从人性角度对马克思人性思想的真正回归,也是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人性思想的当代阐发。类本性理论是对马克思异化理论进行传承和发展的结果。

青年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其人本学思想的显现,高清海类本性理论为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再理解注入了新的理论内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异化劳动的涵义: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人与自身劳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同人自身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人本学的思想以人支配劳动产品这一应然状态为前提,对现实生产中工人的被动地位进行深刻的批判和反思。人进行机器式的劳动将人的类本性要求排除在外,迫使工人进行仅仅是维持生命需要的劳动,工人获得的是“牲畜般的存在状态相适应的最低工资”,工人的异化状态将人的生命需求与超生命需求分裂开来,将人的类本性的双重存在异化成仅仅是丧失人的尊严的物的存在,人的类本性的缺失表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异化了,社会变成了没有人的僵硬的资本生产过程,工人失去了劳动资料,同时失去了整个世界。个人的异化引起以人为基础的社会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异化,即缺失了人的类本性的社会是物的联合。物质世界的增值的结果使得人的世界贬值,人性状态表现为物性代替人性,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成为普遍物化的本质异化关系,人性世界表现为物化世界。马克思通过对异化的揭示和批判,表现出对人的类本性的自觉追求。他深入社会生产关系,从现实生活出发去理解人,超越异化表达的正是对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性的呼唤,对人的类本性的诉求彰显了马克思早期哲学的人性光辉。

后来马克思写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1867年马克思又在手稿基础上完成了《资本论》,这是马克思晚期思想的代表作。在马克思中后期思想中不但没有摒弃异化理论,反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更加全面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异化或物化的矛盾及其克服的出路。

思想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将异化概念进一步丰富为物化和对象化概念,将人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状态完全揭示出来。从高清海类本性理论的历史性维度,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马克思的异化思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划分了社会历史中人性发展的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三个阶段,并详细论述了人的依赖性、独立性和自由个性的历史发展过程,将类本性的辩证生成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此时马克思把劳动的异化转换成更加深刻的物化概念,赋予了类本性的历史发展内涵。从人的异化到物化状态都是类本性在历史形成过程中的环节,都是类本性的显现方式。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详细论述了对象化劳动和资本的辩证发展关系,此时异化劳动由物化劳动转变成对象化劳动,人作为对象化的存在成为资本的内部组成环节,实质上从属于资本。对象化劳动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生产资本,此时人只有作为资本的存在才具有独立的存在意义,人的异化发展到极致。这就要求实现对异化的扬弃,从而产生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与现实的双重要求。马克思将人的辩证发展与现实的社会生产联系起来,并且与资本的历史、机器的历史、活劳动的历史发展联系起来。“如果说,青年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体现出道德评价优先的原则,那么,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则体现出历史评价优先的原则。”[3]类本性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人的不同存在状态,从异化到物化、外化到对象化及异化的扬弃是这一时期人性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类本性将人的整体历史发展连贯起来,并引导人走向人的真正的人性自觉境界。

晚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要论述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从历史原则和辩证原则相结合的角度对处于异化中的现实的人进行阐释。高清海的类本性理论从其整体性出发继承并深化这一理论,指出由实践观点上升到实践思维方式,从而对人自身、人与人、社会和自然的理解可以迈步到类本性的理解当中。“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从‘感性的人的活动’或‘历史中行动的人’出发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形成了以‘历史’为解释原则、以‘生活决定意识’为核心理念、以‘历史的内涵逻辑’为基本内容、以‘人类解放’为价值诉求、以‘改变世界’为理论指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4]具有类本性的人参与到社会的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尤其是机器生产的不断发展,人的异化状态也随之不断向人自身发展的目的迈进,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共产主义时,人自由全面发展才真正成为人的根本目的。由此,人的异化状态逐步走向扬弃异化的自由发展,人与人的物化关系转变成独立个性的人与人自由全面的联合,人与自然的物化和敌对关系也随之转变成人与世界互为对象和平等互利的完整类性统一体。人们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促进着人的类意识的真正实现。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要求此时的人,“要从人之为人的自身根源去理解人、把握人,确立起把人理解为自身创造者的思维方式;要从人的生存方式的辩证发展历程去把握人的历史的和具体的本性,也就是要把人理解为处于自我追求中的不断否定自身、超越自身的‘自由自觉的存在’;要从人与对象的相互作用去理解人的生存活动;要从多重化的、矛盾性的观点去理解人的本性,把人理解为多重性、多义性、多面性、多层性的存在体系;要从‘否定性的统一’的观点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本质的关系”[5]。类本性对现实中人的异化和异化的扬弃历史进行了关于人性演进的理论阐释,深化了人性认识的丰富内涵。

三、类本性理论的人性自觉

类本性理论不仅对深化和推进马克思异化理论,而且对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性自觉都有重要意义。异化是马克思反思人性的重要概念,但是国内学者没有从类本性的角度理解异化理论,故而对异化理论做出经济决定论的阐释。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建立在劳动付出与劳动收入的必然性和完全对等的思想基础上,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产生也要以人的联合为条件,并且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归因于“分配不公”,“阶级意识明显”和“国家政府合理运作与有效控制考虑不够”[6];有一些学者认为还有一些不合理不平等的原因导致异化劳动,如自身劳动能力由社会安排、劳动的为他性以及有差异的个体的不平等现象等。其实,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重点是批判地考察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贫困与受压迫的人性现状出发,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对象,挖掘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不平等的根源。社会历史的辩证发展以每个个体的辩证发展为基础,以实现共产主义的人类普遍解放,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类本性现实生成。所以马克思关于人性理论,正是怀着人类自由解放的情怀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旨趣。类本性理论包含了对异化的现实矛盾的反思以及对扬弃异化的人性自觉的展望,更加深入地对人的生命本性、历史性和世界整体性进行了全面的阐释,是深入到当代人性深处的现实生活理论。

类本性显现了人的完整生命的发展历程,对化解当今的人性困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人是生命存在与超生命存在的统一体,也是群体本位、个体本位、类体本位辩证发展的历史统一体。异化状态只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人类必定走向扬弃异化的阶段。每个人都处于社会和自然的普遍联系中,通过个体活动能够实现对自己超生命存在的寻求。作为自由自觉的类本性,主要体现为人与世界相互之间的对象性统一、个体自我的丰富个性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联合性统一的实践本性。人在发展自我的自由个性时,人的主体性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全面提升。“人与世界原本就是一体的存在,未来也必将结为一体,经过人的分化、对立、否定而后所建立的统一世界,已不再是单一关系的自然世界,将是与人的关系融合为一的崭新世界,我们可以把它称作实现了自身本质的自为的世界。”[2](P231)

类本性理论作为人性发展的自觉意识,为化解人类现实生活的矛盾问题提供了思想指引,必将促进当代人的人性自觉。

首先,类本性将促进人对自我的认识和理解,对个人发展提供的新的人性理论。人作为类本性的存在,包含着独立性、多样性和丰富性内涵。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的过程表明,“在这里一个人的‘命运’如何,是同他怎样看待人生、怎样对待生活、怎样理解生命的价值意义、怎样处理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甚至同他的性情、素质、个性、品格、作风、心理都直接相关联着的”[2](P375)。人可以通过意识把握到客观因素并加以利用,因而人有能力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

其次,类本性理论对解决社会矛盾提供了和谐的关系思维。类本性理论主张人与人应该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个体的独立性和多样性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全面联合。类本性从根本上把人理解为保留丰富个性基础的一体性的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人发展的机制,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可谓是自他不二、成人成己。类本性的个人是社会联合统一体中的个体,类本性的社会是自由个体有机结合而成的总体。所以我们需要坚持类本性理论处理人际关系,把人类社会看成为一个生命的有机整体,共同构建和谐的自由人联合体。

最后,类本性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生态文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都有物质属性,自然提供给人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成为人生活实践的基础。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法,有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主义两种理论,但两种理论都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片面化了,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生态环境支撑,自然的和谐发展也需要靠人去参与。人首先是自然生命,人还有超自然生命的精神属性,人性的自觉恰恰在于追求人本身超越生命的价值。人与自然体现为类生命的本质统一关系,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类本性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行了理论建构,对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提出了理论要求,对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理论依据。类本性理论作为全球化时代人性的自觉表征,对促进当代人类的和谐发展具有面向未来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2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俞吾金.再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哲学研究,2009,(12).

[4]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基本问题——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J].哲学研究,2010,(5).

[5]贺来.从总体上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对哲学合法性的理论辩护[J].学习与探索,1999,(6).

[6]易小明.从人的三重属性看异化劳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猜你喜欢
异化理论本性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另类解读——基于“历史本质性”的视域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马克思与弗洛姆异化理论对比研究
羊质虎皮
城乡结合部居民生活异化可能性和必然性探析——基于马克思异化理论视角
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探析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