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颖 陈 杰 章望英
(湖北大学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62)
陈 颖 女,1976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系统。
阅读是教育、学习、信息传播、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方式和途径。根据2012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9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3.9%[1]。这一数据表明,我国每年读一本或一本以上书的人数只有人口总数的一半。调查还显示,仅一成中国国民认为自己“读了很多书”,5成以上国民认为自己几乎没有阅读或阅读很少。2011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5本,2010年此项的调查结果是4.25本,2009年为3.88本,2008年为4.75本,这一指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美誉为“书香国度”的俄罗斯,平均每年每人读书超过50本)。近几年来,“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相继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充实,方式不断创新,影响日益扩大,全民阅读活动已经初见成效。但从目前乃至未来发展来看,我国国民阅读现状仍不容乐观,阅读推广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高校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良好的阅读环境、广大的读者群,高校积极参与全民阅读活动,积极探索开展社会公益性阅读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和全民阅读推广还处于探索阶段,参与的高校不够多,覆盖的社会面不够广,向社会开放的程度不够大,公益性服务还有待深入,参与全民阅读的长效活动机制也有待建立。
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三大支柱之一,高校图书馆馆藏丰富,具有文献范围广、学科覆盖面全、学术性强、资源载体形式多样等特点。除了印刷型书刊文献以外,一般高校图书馆还购置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和多媒体资源,提供便捷的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很多高校图书馆还收藏有丰富的地方文献、特藏文献、古籍文献。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大会上发表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趋势》报告指出,中国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在2001年就已经形成世界最大的规模。2010年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超过2500万。学校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千万青年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而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文化的改造,应该从校园开始,从“书香校园”走向“书香社会”。只有培养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民阅读率低下的整体状况。
图书馆为读者创造了浓厚的文化和学习氛围以及宁静、舒适的阅读环境。近年,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校纷纷加大了图书馆馆舍建设的力度,馆舍空间不断扩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为读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武汉大学图书馆,2011年建成总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的新馆,图书馆馆舍面积增至6.8万平方米,加上各学院资料室,总面积达到8.5万平方米。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各馆舍总面积5.3万平方米。湖北大学图书馆总面积4.6万平方米,拥有座位5000多席。此外,现代化的阅读服务手段和服务平台在各大高校图书馆逐步得到应用,例如自助借还系统、电子读报机、座位预约系统等设施的引入,都大大改善了读者体验。各馆的虚拟馆藏网络服务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和扩展,通过图书馆提供的远程访问系统,读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便捷地访问各种中外文电子图书、期刊、多媒体学习资料等。
很多高校图书馆很早就参与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阅读推广活动中。以湖北大学图书馆为例,从2005开始,湖北大学图书馆每年4月份举办“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专题纪念活动,设置展板进行相关宣传,开展读书月活动,开展读者之星的评选和表彰工作,开展优秀服务标兵的评选;联合读者俱乐部开展图书馆资源宣传、服务宣传工作;作为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多次组织开展全校师生参与的读书专题征文活动。随着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不断升温,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念也在不断增强,传统封闭的服务观念正逐步被打破。缘于图书馆的性质和职能在阅读推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拥有图书情报和读者服务工作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多年来在文献建设、读者服务、阅读指导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各地各种组织有力、成效显著的品牌读书活动越来越多,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向系统化、纵深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为了保障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的稳定性、长效性,高校应找准结合点,与政府、企业、社会建立有效的对接机制,积极参与政府、社会的一些大型公共文化项目、公益行动,积极争取政策上、资金上的支持。2012年,湖北省及武汉市重点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和建设规划。根据政府规划,武汉市计划从2012年开始用5年时间建设“文化五城”,即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意之城和大学之城,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文化强市。湖北大学积极主动参与到省市一系列重要文化活动和重大文化发展规划项目的建设中,与政府搭建合作框架。湖北大学率先与所在的武昌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读书之城”协议,承诺作为“武昌区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将逐步适度、有序向社会开放湖北大学图书馆。2012年4月,湖北大学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武汉市图书馆成立了图书馆联盟,向武汉地区各级各类图书馆发出倡议,共同推进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各级各类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同时,逐步实现联盟内的通借通还等服务。该举措是武汉市城市圈加快“圈域一体化”进程背景下实现社会事业资源联动共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湖北大学还积极参与到湖北省举办的“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等一系列重要文化活动中,对社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与辐射效应。
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书香校园”建设,立足校园,打造品牌活动,同时与社会各阶层、各团体开展合作,服务社会。2012年3月,以创建武昌区“全民阅读示范基地”为契机,湖北大学举办了全民阅读活动暨首届“大学生创意读书节”,启动“书香琴园,文化育人”校园阅读活动,随后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如创办了“书香琴韵”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面向全校师生和社会读者举办文化讲座,成为了学校的文化品牌;在武汉市和湖北省内援建多个“湖北大学爱心书屋”;以各院系和图书馆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包括读书征文、经典图书展、书画秀、演讲比赛、朗读会、社团戏剧表演等,吸引全校师生参与其中。在湖北大学校内设立“漂流书屋”。通过“无人监督,随意取阅,有借有还,循环漂流”的方式,让书籍在流动中实现有效传播,培育学生诚信道德。“大学生创意读书节”以及一系列相关阅读推广举措不仅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所在街道办公室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的关注,在彰显校园特色的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高校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应立足校园,辐射周边。为了扩大高校阅读推广服务的辐射面,湖北大学制定了送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街道、进社区、进家庭”的总体规划,各项活动首先在武昌区展开,并逐步扩展到武汉市及周边县城。活动深入到政府、企业、社区、学校,服务对象涉及各行各业、各个社会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特别是弱势群体。从2012年4月至9月,湖北大学先后为社区居民、工地农民工、贫困地区学生和留守儿童援建了8所“爱心书屋”,为武汉市民免费办理读者借阅证2000余张。通过建设书屋、对社会适度有序开放等方式,深入基层,城乡联动,逐步扩大全民阅读活动辐射范围。为了使阅读推广活动更深入,成效更持久、更显著,湖北大学以各院系和学校图书馆为中心,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导读服务。除了各学院和图书馆单独开展的经典书籍、优秀书籍荐读活动外,各学院还联合编制了涵盖64个专业的专业书籍推荐书目,邀请学科资深教授、学科负责人及青年博士给书籍撰写点评,并向学生免费发放。湖北大学图书馆将全民阅读活动与党建活动、读者服务工作相结合,创建了超过500名学生参与的QQ师生联谊群。图书馆、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工作人员及各院系教师代表组建了联合服务团队,以QQ群为交流和服务平台,以互动的方式,分主题向大学生发布最新荐读书目,交流探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为困难学生提供帮助。
第9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通过对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11年中国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网络在线阅读的接触率增长幅度最大,增幅达65.2%。“深阅读”、“浅阅读”、“快阅读”、“慢阅读”、“微阅读”、“数字阅读”、“移动阅读”,这些热门词都显示出阅读内容多元化、阅读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高校的阅读推广工作也应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上的优势,不断拓展全民阅读的新领域,使阅读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湖北大学根据社区居民教育工作的特点和教育部提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总体要求,结合目前社区教育工作的现状,建立并开通了“湖北大学全民终身学习网”,成为推进大规模社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
建立阅读推广的长效活动机制是保证全民阅读活动产生实效的关键。比如目前已经开展的各项阅读活动,是否能实现常态化?已经建立的大量“爱心书屋”、“农村书屋”、“社区书屋”等各类书屋是否有有效的运行和管理办法?是否有规范的管理?能否保证后续的投入、图书的及时补充和更新、书屋硬件设施的定期维护和修理?湖北大学在全面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之初就建立了由校领导及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校团委、教务处、图书馆、校工会、校教授委员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活动领导小组,各学院党委、团委组织全校师生参与校园阅读活动。湖北大学图书馆作为资源中心,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书馆尝试将阅读推广服务工作作为重要的常规服务环节,建立了全民阅读工作院系联络员团队以及策划、宣传团队,对于已经建立的爱心书屋,安排了工作人员开展图书利用情况的回访。今后还将进一步完善书屋的管理和维护机制。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全民阅读活动有效、持续地开展。
首先,高校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应积极把阅读融入学校常规化教育,避免陷入形式化的宣传,而应该在实践中探索如何既正确引导价值导向,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又弘扬大学生个性,促进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其次,高校图书馆一方面要依据高校阅读活动的特点、读者群特点进行资源建设,保障科研教学需要;另一方面要适度兼顾社会读者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需要进行资源建设。高校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向社会开放服务的过程中,应把握有序适度的开放,使社会化、公益化服务与高校教学科研、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并在此基础上拓展高校参与社会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的途径,加快实现高校资源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紧密结合。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9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引起了出版界、媒体、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阅读调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地方政府更加科学、理性地了解当地居民的阅读习惯、阅读量、阅读需求等,为政府因地制宜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供决策依据。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委托大学或者研究机构进行本地阅读调查,将各项阅读调查数据视为提升本地整体读书水平、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指标。高校应主动参与阅读推广建设成效的研究,使阅读调查、分析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常规化,为学校自身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气质。阅读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在全民阅读工程上升为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国家战略背景下,高校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和全民阅读推广,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承担社会责任、提升社会引领作用、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目前,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体系还有待充实和完善,关于阅读在校园教育和终身学习中的主轴地位的认识还有待加强。凭借自身所具有的优势,高校和高校图书馆应该成为参与城市一系列文化发展重大项目的积极参与者,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突出高校特色,融入城市文化,带动教育事业繁荣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1]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4-19/3832813.shtml.
[2]郝振省,陈威.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第一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10).
[3]唐曙南,闫建平.高校图书馆在全面阅读中的引领作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3).
[4]李辉.图书馆推动全面阅读的理念与方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0(2).
[5]褚孝强,王春杰.推进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质——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