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波
(九江学院图书馆,江西 九江 332000)
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 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同的读者群体对信息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必须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 高校是知识高度密集的区域, 依不同的社会分工在高校内部和外部形成了多种类、多层次的信息读者群体。根据读者在文献信息资料获取中形成的各自的特点分为校内读者群和校外读者群, 校内读者群又可分为学生群体、教师群体、科研群体等。
高校图书馆应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开展信息服务,首先要了解读者群体的不同信息需求特点,才能从资源、设备和服务等各个方面来开展服务。
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的学生读者群体,人数最多。 该群体因为入学年序、专业不同及知识层次各异等原因, 他们的信息需求表现各不相同, 并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为此, 图书馆应根据学生读者群体各个时期的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 对新生主要进行图书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 使其对图书馆有一个基本认识,认识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学会如何熟练利用图书馆;对其他各阶段的读者,需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技能,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 全面接触能够反映学科前沿的专业知识; 毕业班学生和研究生有能力参加一定的科研活动, 需要有较专深的专业文献检索和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此时应指引他们如何编制文摘、索引、综述,如何利用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及论文如何投稿等。
高校教师承担传播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成才的职责, 文献信息资源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因此,图书馆必须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信息行为能力和信息行为习惯,有针对性、高效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 高校教师所需要的信息大多主题比较明确,范围比较确定,读者心态也比较稳定, 他们的需求表现为与教学内容相关, 往往尽可能多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最新教材, 部分教师还承担着国家或地方级科研项目,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主动加强与这些教师的合作,深入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主动为他们提供课题查新及所需原始文献和最新的研究动态。
高校科研人员是一组较高层次的知识群体,在本专业造诣较深,并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他们信息获取的特点与专业特点紧密相连,其信息需求一般是围绕课题展开,对课题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后, 会根据若干条线索搜集信息,特别重视理论性较强的一次信息。 他们在利用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方面具有稳定性,主要行为特征是原始文献查寻、文献信息定题检索、课题成果查新、信息编译和分析研究。 一般要求某些科研过程或阶段结果的记录以及某些社会活动的纪实,如内部汇报、专题报告、数据统计、动态分析、 探索性和建设性意见等供内部参考的原始文献。 社会科学类人员以调查数据方面的需求为主, 而自然类科研人员以实验数据方面的需求为主。
主要指校外读者。 由于这个群体构成比较复杂,读者相对分散,其对于信息的需求大多是职业性的,他们的信息行为呈现出极大的随意性,涉及深浅不一,对文献信息需求倾向不稳定。 目前高校图书馆一般采用解答咨询的方式来提供信息资料服务。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中心, 其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因此必须加强对读者群体的研究,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信息行为能力及信息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准确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 新的信息环境下,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各种平台进行自我服务的比重不断增大,由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逐渐转向“读者的自我服务”。 图书馆要做的就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信息的优劣,使更多的读者了解信息获取的途径, 从而使读者通过最简单的途径获取最有用的信息。 这样,图书馆为读者信息服务的重点将从文献的传递转变为知识和信息的传递, 从提供文本信息服务向活化的信息咨询服务转变。 为达到此效果,很多图书馆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希望通过这一制度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然而实际效果不尽人意。 笔者认为最贴切的方法就是根据读者群体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 提高读者自身的文献信息获取能力。 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要提高读者的信息获取能力, 首先要提高馆员的素质。 只有从自身做起, 提高图书馆馆员素质,才能开发信息资源,针对不同读者群体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及培训。 在网络化、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内容、形式、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图书馆的读者与馆员的关系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者对馆员的依赖正逐渐变为对网络的依赖,服务也逐渐转变为网上服务, 从浅层次的文献借阅服务走向具有丰富内涵的高层次服务。 因此,优化人才结构,培养新型复合人才,提高队伍素质是图书馆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然而,就我国目前地方高校人员而言,其信息素质相对偏低,面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必须整合现有人才资源,根据馆员的层次和知识结构制定出素质教育培训计划, 把终身学习作为馆员一生的追求。
3.3.1 学生群体
高校图书馆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 能为读者提供独立学习、思考、研究的良好条件。 图书馆环境作为图书馆的硬件条件, 越来越成为吸引学生读者的重要因素,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高校图书馆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建设良好的图书馆环境不仅给人以文化享受,还给人文化熏陶,充分体现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典雅的文化氛围以及图书馆的博大胸怀和包容天下知识的气魄, 使之成为每位学生向往的地方。 图书馆提供自由宽敞的阅读空间及自由活泼的学习气氛, 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按照自己的兴趣、目的与方法获取知识,借鉴不同的学术观点,培养个人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及创造能力。 它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还会给予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当读者首次来到图书馆时,由导读人员向其介绍本校馆藏情况、 特色馆藏及本馆的布局情况, 同时还可以向其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使其对图书馆有个基本的了解。 如九江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设立“濂溪书架”,向读者推荐本校教授、学者出版的著作,激励和鞭策同学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注意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我馆还与校读者协会共同主办 《读者与馆员》刊物,其宗旨是引导、沟通、共建,即传播利用图书馆的知识和方法,交流治学之路的经验体会,开发馆藏资源,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使之成为沟通读者与馆员关系的桥梁;另外还开设了新浪微博,方便馆员与读者在线沟通,使读者及时了解图书馆的动态。 高年级的学生读者有完成论文写作和毕业设计的任务,图书馆可以根据各类毕业生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系统地为他们提供专业文献信息, 编制特色性的专题目录,建立学位论文数据库;另外对考研的学生可开展相应的信息服务, 图书馆可以帮助他们及时掌握相关考研信息及学习资料, 根据各类考生的需要, 系统地提供专业书刊文献并检索有关的需求信息, 编制具有特色的供考研用的专题资料目录。
3.3.2 教师群体和科研群体
据统计, 教师和科研群体网上访问高校图书馆的次数明显高于其他群体。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重点根据网上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培养这些读者的检索、获取、评价、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能力。 图书馆还可以根据教师群体网上查询信息使用情况,分析出其上网检索要求、检索过程及选择检索结果, 将个人化界面和图书馆服务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读者个人图书馆”,通过各种信息推送技术把读者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及时、 定期地传送给教师。
图书馆可以对承担重点科研基金项目的读者群体建立业务档案,根据读者的不同专业、不同课题研究方向、 不同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连续服务, 并保证对读者决策过程的跟踪和全面信息服务, 其服务效果的验证也以是否解决读者问题为标准。 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料的基本要求是在保证完整性的前提下强调准确性,对情报检索的检全率和检准率要求非常高。 我馆专门设立了研究室, 分配给学校的各个省级重点学科,当作重点学科研究室使用,以支持学校重点学科建设。 室内配备了空调、书橱、网络接口、电话线、桌椅等设施,环境宁静清幽,获取信息便捷,为学校重点学科相关人员学习、学术研讨、项目建设以及各种交流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3.3 校外群体
高校图书馆逐步实施为社会读者服务的大方向是确定无疑的, 校外读者已经成为我馆读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馆于2011 年对外开放,服务对象为本市年满18 岁的个人、本校毕业生及单位集体办证人员。 除正常图书借阅以外,还根据条件开展电子阅览、课题查新、文献传递及信息素质培训等一系列服务。
地方高校图书馆在经费、硬件设备、馆舍及人员素养等方面在本地区有较强优势, 根据不同读者群体信息需求的不同特点, 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服务,能够取得更好的服务效果。
[1] 叶惠芳.高校用户群体情报信息需求特点探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2(6):62-64.
[2] 朱红艳. 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群体需求与偏好调查分析——以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7):127-129.
[3] 张雅红.读者群体行为特点及其服务模式新探[J].图书馆学刊,2008(4):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