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德树
(淮海工学院党委宣传部,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由此开启了新的篇章。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时代化的生动体现,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境界。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专门论述文化的著作和文章,但在他们的经济学哲学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文明”、“文学”、“艺术”、“观念”、“思想”、“精神生产”、“精神生活”、“意识形态”等的论述。这些论述基于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哲学基础,包含了对文化本质的论述,对文化创造原动力的论述,对文化形态的论述,对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力和精神产品的论述,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关系的论述等等。这些论述为我们展现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态度和文化观念:其一,人本主义文化观。其二,需要和不断满足需要而进行的劳动是文化创造的原动力。其三,文化形态是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其四,文化生产也是生产力,其过程和产品具有和物质生产不同的特殊性。其五,经济是政治、文化的基础,但政治、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并三者交互作用。
以上经典作家的文化观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它不仅为我们党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文化提供了开启大门的钥匙,而且直接指导和启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特征和时代特征的文化观。比如从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到社会主义文化观,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嬗变,就验证了马恩关于文化形态的论述;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观体现了马恩的文化人本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契合了马恩关于文化创造原动力的观点;两个文明一起抓的重大决策正是解决了马恩关于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的矛盾;努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竞争力毫无疑问符合马恩关于文化也是生产力的论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进行建设,符合马恩关于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的论述;继承、吸收和包容的文化观体现了马恩文化观的历史性和开放性。当我们回到马恩那个时代的历史语境中去思考文化问题的时候,发现马恩关于文化的论述,的确给予了今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许多有益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是与马恩经典作家的文化观一脉相承的,这在上文已做分析和论述。这里所要分析的是指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文化观也是一脉相承的,并具有深厚的渊源关系。
(一)早期共产党人的文化观。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在文化问题上形成的基本观点,虽然距今已经百年,但作为我党文化观形成的起点,不仅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探索建设中国的新文化提供了最早的方向,而且许多观点延续至今,依然焕发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些观点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一些: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文化是有阶级性的,我们所要建立的新文化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无产阶级文化;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大众性的特征,同时还有革命性的特点。以上文化观我们可以从陈独秀、瞿秋白、邓中夏、恽代英、蒋光慈等早期共产党人关于文化问题的论述中找到依据。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观。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开启和中国革命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认识的水平不断提高,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即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首先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1]并且这种文化是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1]把新民主主义文化看作是吸收中国乃至全人类精神财富的成果,毛泽东保持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辩证综合的文化立场,真正在理论上廓清了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的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探索,完成了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1]他所提出的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方法论原则,是李大钊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持的辩证综合的文化立场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后,“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1]新民主主义文化观较早期共产党人的文化观更系统、更全面、更科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理论环节。
(三)社会主义文化观。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建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以下文化观:一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原则。这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的科学的文化观是一脉相承的。二是“双百”方针。1956年4月,中共中央讨论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时,明确提出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三是建立一支“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毛泽东认为:“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专搞政治,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2]。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走了一段弯路后,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观点。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说:“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第二,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第三,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文化的代表。第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观点。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列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强调“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5]第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这一历程充满着艰辛和曲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这一外来文化接纳吸收的过程,是中西文化双向选择中相结合的过程。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一种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导的新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才能持续焕发勃勃生机。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又可以解读为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契合和文化创新的过程,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维度已经被国内许多学者认同。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逐渐形成的,它服务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需要。从它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发现一条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文化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的脉络,这条脉络是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脉络、解决政治问题的脉络、解决军事问题的脉络并行的,这些脉络发展的过程综合起来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一文化维度的实践过程,伴随着不同时期的党的文化观的诞生,解决了中国文化发展与建设的许多现实问题。一是困扰中国大半个世纪的文化“两难”问题,二是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上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问题,三是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问题,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问题,五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命题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重要的理论创新,可以说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境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对中国文化地位的新认知。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重视文化建设,充分认识文化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后,党的历任领导人都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内容,将文化建设视作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十五大明确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十六大确立了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目标。十六大报告阐明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任务。十六大以来,全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并把文化体制改革定位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在经济上创造了世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硬实力”逐渐增强的同时,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十七大报告到十七届六中全会,我们党对文化地位的认识已上升到政治责任的战略高度,“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并作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对中国文化地位的新认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对中国文化结构的新认知。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不断嬗变的过程,其实也是我党对文化认知不断提升的过程。党的90年的历史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过程,有一个问题一直不能回避,那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和打着现代性旗号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许多人对中国文化发展定位和方向的判断,甚至有人唱出了“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论调,并开始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安身立命之本。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一切先进文化相结合的传承创新道路,就是植根民族历史文化土壤而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道路。这是基于对当前日益突出的文化深层矛盾的认知基础上做出的非常及时的决定,充分展示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的中国共产党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对中国文化道路的新认知。
道路问题是根本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道路走对了,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发展、胜利;道路走错了,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将招致挫折和失败。道路问题不仅要解决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当然也包含文化思想问题。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在思想文化领域甚至出现了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不良倾向。这种文化倾向假如不制止、不矫正,将会葬送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伟大成果,给中华民族带来无穷的灾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在文化领域明确中国的发展问题,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获得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对中国文化政策的新认知。
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了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核心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根本任务、建设方针、发展动力和根本保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党的文化建设理论。不仅如此,还号召全党深刻领会这一文化理论,积极投身到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最难能可贵的是,十七届六中全会不仅在文化理论建设上高屋建瓴,全面深刻,还为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制定了政策,明确了做法,这是我们党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对我党文化政策的新认知。
政策对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具有能动的主导作用,正确的政策对文化的发展可以起到主动推进和使其加速发展的作用,反之将会阻碍和破坏文化的正常发展。《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七个方面,对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翔实的政策部署,这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化水平。这些政策源于党的文化政策的经验积累,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是对中国文化政策的新认知。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709.
[2]毛泽东选集:第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7l—19.
[3]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08.
[4]江泽民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18.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6]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