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彦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 300250)
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各职业院校展示其教学成果的重要形式,同时已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不再是响亮的口号,已成为社会、学校、学生的共识。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可分为:教育部牵头组织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受教育部委托由行业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自行组织的校内技能比赛。为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全国各地及其职业院校积极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活动,努力探索通过技能竞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路径,探索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制度化建设,形成了校校有比赛、人人都参加、层层有选拔、最后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局面。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2002年开始举办,2007年教育部决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第一届职业院校首届技能大赛在重庆举办。从2008年起落户天津并开设高职组比赛,并提出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要求。2012年开始在天津以外开设分赛区。2008年以来,大赛的规模与内涵不断扩大。至2012年,大赛的主办单位由11个增加到了22个;年参赛选手由不足2 000人增加到6000余人,支持企业近3000家。2012年,大赛除了设置了18个专业类别的96个技能竞赛项目以外,大赛期间还将举办“2012年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展演”、“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全国职业院校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等活动。参与大赛活动的国家达到9个,境外学生近200人。
(1)技能大赛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
举办技能大赛主要是为了引领、指导教学改革。基于这一目的,大赛在竞赛项目定位上突出强调了技能竞赛与专业教学改革的结合,系统组织与行业企业参与的结合,技能大赛以岗位能力要求命题比赛、选拔人才,侧重考核学生对本专业综合理论和综合技能的运用能力,对参赛学生的要求是真正的高素质、技能型。技能大赛的人才选拔模式,推动了各职业院校根据大赛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逐渐形成符合岗位职业要求的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2)技能大赛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快速提高
开展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展示学生的精神风貌;可以带动更多学生学好技能,提高素质。学生参加技能大赛需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更需要对职业技能的知晓与熟练,还需要加上刻苦训练形成技能优势,并积累工作和参赛经验,这样学生的职业技能必将促使学生技能得到快速发展,成为能工巧匠。
(3)技能大赛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成长
对于专业教师而言,通过指导学生或直接参赛、接受大赛的锤炼是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不少院校把教师参加技能大赛与实施教师下企业实践形成制度并有效结合起来,促进了教师的教与岗位实际要求紧密结合,既教职业规范,又教技术质量标准,增加了教师的实践经验,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4)技能大赛促进了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由于技能大赛是按企业生产一线的最新装备确定比赛设备,各参赛学校必须按大赛选定设备组织训练,因此,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风向标。各职业院校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根据各校的财力,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设备和教具,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都在客观上对学校整体实训基地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5)技能大赛促进了校企的有效对接
技能大赛得到社会广泛参与和企业高度关注。“企业积极支持大赛,大赛人才回报企业”,恰好是学校与企业直接对接、多点契合、实现双赢的最佳时机。行业企业积极赞助各级竞赛,为各种比赛提供专家、行业企业技术规范,提供相应的设备。很多参赛院校与企业展开了积极合作,不仅与企业共同制定参赛方案,还派参赛选手和教师到企业实训。这样,在学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的需求之间,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对接。
(1)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技能大赛逐层逐级选拔和比赛,以及每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社会上已形成一种声势强大的“职教冲击波”。技能大赛得到政府的高度关心和大力支持。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大赛的各项筹备工作,形成了大赛的坚强保障。大赛同期的展览展示活动都向全社会免费开放,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2)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设计
二是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主要有两个: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从中国目前来看,资源配置效率改进最大的动力就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因此,应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创造制度空间。
每年举办一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将其制度化、固定化,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制度设计,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更是职业教育在人才评价机制和选拔机制上的一次有益尝试。“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技能大赛将激励机制与与企业优先选用获奖者的用人机制联系起来,将职业院校培养过程的育人机制与行业企业使用过程的用工机制协调起来,将多方合作、共同参与的沟通机制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机制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推动行业积极参与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技能大赛是考试场
通过竞赛项目可以检查职业院校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是否突出了职教特色,是否重视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否把握了企业的新技艺、新知识和新方法等。
(2)技能大赛是检验站
通过单项看综合,越过个人看整体,透过做事看做人,这是一次从个体到集体、从单一技能到综合素质、从学的过程到教的过程、从学校到企业的全方位检阅。
(3)技能大赛是展示台
参赛选手通过个人的形象和整体的风采,展示教育、教学和管理成果。赛场折射出育人理念的先进、指导教师的硬功、培养模式的进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选手、教师、企业、院校云集,展示、切磋、交流,设备、标准、评委、教师、选手多角度互动。这些形成的品牌效应和推动效应,是大赛的宝贵资源。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职业教育也应该以育人为本。育人要求既具有高尚品格,又具有聪明才干,既具有实践能力,又具有创新精神。职业教育不应只定位在培养具有一般技能的就业者,还应该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为此技能大赛的目的应是引导职业院校改革教学模式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真正使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资源素质的需求。
将竞赛与教学和学生活动结合起来,将竞赛融入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学生工作中。以竞赛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入职业技能竞赛机制,可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能够使学生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集中在能够完成竞赛上。当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可以更快地完成竞赛任务、取得好的竞赛成绩时,就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自主学习的动机。
建立与国家、省、市级职业技能竞赛的互通机制,构建校级、省级、国家级的完整的竞赛机制。建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将技能大赛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实现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转变,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转变,建立分层分级举办制度、全体师生参与制度。职业院校的每个专业都要根据职业岗位技能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研究、设计、确定相应技能比赛项目,形成经常性的技能比赛制度。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加技能大赛或参加竞赛辅导等方式,使技能大赛覆盖每位专业教师。
加强与劳动部门和鉴定机构的联系沟通,将技能大赛与技能考试结合起来,将技能大赛与取得技术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使技能大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和重要经历。比赛时就能够把有关技能鉴定机构请来,对达到鉴定要求的现场颁发技能鉴定证书。将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和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相结合,职业技能竞赛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参与竞赛,达到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技能竞赛的成绩不仅能体现个别参赛选手的职业能力,更能反映出学校的专业教学水平。职业技能竞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要在竞赛中脱颖而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这就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一个竞赛项目往往不止涉及一门课程、一个专业,因此需要教师之间跨专业合作,形成指导团队,这一过程对于增进教师之间的专业理解和认同,产生跨专业的新理念、新思想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职业院校要努力建设自己的实训基地和利用好企业实训基地,使教学和生产一线相衔接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水平。要从学校师资的实际出发,推进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加速培养实践型师资。
将优质教育资源优先用于技能大赛,技能大赛在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上对院校的压力,容易使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辅导极个别有希望参加大赛获奖的学生身上,从而忽视了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出现“精英教育”现象。出现“为赛而学”、“以赛代学”,从而走向“应赛教育”的误区。出现只抓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实际操作赖以支撑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偏向“技能教育”。同时,技能大赛的组织工作较为复杂,组织的严密性、评判的公正性、奖项设置的合理性等都受到严峻的挑战,实际效果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容易引发不良思考,挫伤参赛积极性。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连续举行,使其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技能大赛把各种职业教育的发展要素聚集融合,然后再以先进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管理方式、教育教学技术等形式推向各地,进而带动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发展。为此技能大赛,特别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要努力聚集各种发展要素,开启特殊通道,展示各种教育创新成果,做大做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为著名品牌,带动职业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高度关注。提高大赛宣传尊重劳动、尊重技能、重视职业教育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力度,增强大赛号召全社会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力度,彰显和弘扬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这一本质属性,把职业教育真正办成面向人人的教育和人人关注的教育。
[1]任邢晖.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大赛的功能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8-06-25.
[2]杨静,姜明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陕西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5).
[3]辛明.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鸿沟怎样填平[N].中国青年报,2010-01-01.
[4]陈炳和.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09).
[5]吕景泉.谈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业特色和价值内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