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海宁
(南开大学图书馆,天津 300071)
信息时代和数字时代的到来,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给作为知识储存、管理和推广机构的图书馆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趋于多元化。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图书馆的巨大变化,为图书馆学理论创新提供了基本的取向。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学界依据图书馆实践活动,对信息社会背景下图书馆的深刻变革进行了总结,发表和出版了大量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论文和著作。著名图书馆学者柯平教授的 《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以下简称柯著)则是这些理论著作中的创新力作,较全面地揭示了图书馆学理论必须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历史线索。柯著2006年11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后,引起图书馆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并于2009年9月获得教育部全国人文社科优秀著作二等奖。现重读这部基于国家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独具匠心的学术专著,很受教益,收获颇多。
对于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深刻变革,柯著是有历史意识的。它论述了图书馆的历史沿革,指出图书馆自产生以来,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古代的藏书楼,到近代的图书馆,而今天则进入第三代图书馆。三代图书馆的文化背景不同,社会职能也不同,因而带动了图书馆观念的不同,进而有图书馆学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第三代图书馆处于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社会繁荣都离不开信息,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除了被赋予保存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能外,其主要职能应是传递科学信息,也就是说职能情报化,要迅速、准确地传递有用的信息给广大用户”。针对信息时代的文化特点,柯著引入了知识管理这一概念,展开了洋洋40万字的述评,成为图书馆学历史转型的理论基点。
知识观念的变化是20世纪哲学文化最深刻的变化,它牵动各个学术领域,直至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在以往“唯物主义”原理的统辖之下,知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映错误的是谬论,反映正确的是真理,而作为知识形态的真理,是本来就摆在那里的客观世界的 “本来面貌”。在这样的知识观念下,主观“反映”客观主体的思想、理论、知识、心理等背景被忽略了,也就是说,“认识”的“语境”被忽略了。作为广义的知识,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只有人们的大脑才能产生、识别和利用它。知识不再是反映客观世界的绝对真实和真理,而是人对对象的认识和创造,并且还在不断地进行着认识和创造。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关于三个世界的观点,打破了以往主观客观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是知识领域里一个颠覆性的论点。他认为,世界一是物理世界,世界二是精神世界或人的主观世界,世界三则是由人的精神世界所投射的世界,但已物化为客观知识的世界。波普尔将知识定位于第三世界,即由人创造且还不断创造和检验可以物化的世界。
知识观念的变化必然引起保存和传播知识的图书馆观念的变化,引起图书馆学的变化。从古代的藏书楼到近代的图书馆,虽然在馆藏内容和服务方式上有了巨大的丰富和拓展,但图书馆基本上是将蕴涵知识内容的图书文献作为“死”的东西存放在馆内供读者利用,而第三代图书馆则要对这些旧的知识以及新的知识在重估的眼光下进行管理,并为知识创新和科学文化发展服务。对于图书馆这个职能和观念的变化,柯著是有自觉意识的。它以知识管理理论为核心,全面论述图书馆职能的转换、图书馆管理的转换、图书馆馆员角色的转换,从而实现图书馆学的发展和创新。这种论述应该说是抓住了关键点。
既然知识观念变化了,图书馆的职能也要变化。柯著大量引述了近年国内外知识学研究的成果,合乎逻辑地得出必须进行知识管理的结论。
知识管理源于企业发展、创新的要求,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内容。作为知识储存、推广和协助创新的图书馆更应该注重知识管理。柯著对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的发生、发展进行了详尽的综述,这本身就显示了图书馆专业的优势,也实践了知识管理的理念。然而,知识管理是为了知识创新,对企业是如此,对民族是如此,对国家也是如此。服务于知识创新,是图书馆的历史使命。
知识管理理论如何运用于图书馆,并进而丰富和发展图书馆学呢?柯著从知识基础论、知识资源论、知识社会论、知识交流论、知识组织论、知识集合论、知识管理论多方面进行了论述。如上所述,知识观念的更新,是图书馆观念更新的基础,是一个牵涉图书馆学本体论的问题,而知识社会论、知识交流论、知识集合论更是图书馆的职责和图书馆学的题中之义,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柯著都进行了综合论述。知识资源论、知识管理论牵涉到图书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操作,柯著对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论述,显示出将知识管理理论引入图书馆学理论的实践价值。
“知识资源”这一概念使我们不仅重视知识本身(包括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重视知识的创造、开发和利用过程。从这一角度出发,知识资源就是与知识有关的所有资源,包括知识、知识人、知识工具、知识活动四个要素。柯著论述道:“基于这一认识提出的知识资源管理用以描述社会知识资源管理和利用的全部活动,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科研管理、文献信息管理、知识系统管理、网络知识资源管理等等,是区别于企业知识管理的另一种知识管理。”这样就把知识管理的概念引入图书馆的理论和实践中。
柯著认为,现代图书馆学应定位在知识层面上,这是一个带有本体论性质的问题。图书馆是知识资源的管理中心,“图书馆的知识不是大脑储存的知识或者隐性知识,也不是零碎的知识,而是经过整序、整理的知识或组合的有效知识即知识资源。这些知识资源可以表现为传统的文献载体形式,也可以表现为数字化的形式。甚至可以说,图书馆本身就是知识资源”。
图书馆既然是知识资源,那就要在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利用与存储,是一个系统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达信息的过程。”这种图书馆不再是单纯对知识的保存、提供,而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为知识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从观念上看,知识管理是对传统信息管理理念的超越:知识管理强调知识共享的价值而不是传统的知识拥有的价值观;坚持‘知识具有价值,知识能够创造价值’的理念,把知识看作比一般资本更有价值的资本。把知识管理看作知识识别、发现、利用和创造的活动,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中心问题”。由于知识观念的变化,知识创新的意义超越了知识保存的意义,因而必须进行知识管理。柯著引入知识管理理念,将图书馆与现代科学文化创新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将图书馆学与现代知识观念联系起来,构成当代图书馆学理论创新的基点。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技术手段发展和进步明显,数字化技术已经普遍为信息存储、检索、利用所广泛采纳,这是图书馆观念更新的内在要求和动力。数字技术的高密度、大容量、快速度为知识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开辟了新的领域。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不再停留在文献资料的编目、排架、提供使用、咨询服务上,还有可能利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编辑、汇总科学文化研究的资料,建立各种文献数据库,并提供检索与服务。
现代数字技术为图书馆的知识资源管理提供了优越条件,也提出了新的任务。柯著也注意到这方面的区分:“文献信息管理的工作对象是各种知识记录,这些记录是重要的学术知识资源。文献数据库的建立、文献检索与服务等,不仅仅是要达到世界书目控制(UBC)和世界资源共享(UAP)的目标,而从根本上是要积累和控制人类的学术知识,并为社会所利用……知识系统管理涉及术语库、知识库的建立与完善,建立知识智能系统和知识评价系统,支持人类记忆、科学技术的研究以及社会活动的发展。”由于科技手段的提高,第三代图书馆社会职能和服务内容也得到极大的拓展和丰富。基于现代科技的图书馆的形成,图书馆学观念也必须拓展和更新。
现代图书馆的建立对图书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是图书文献的保管者、提供者,而且是现代学术知识资源的搜集者、整理者、提供者。图书馆馆员(起码是部分馆员)一方面要具备某学科、某专业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具有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他们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编制专题的数据库,提供某学科、某专题知识,协助推动科学研究的进行。固守原来图书文献管理观念的馆员无法适应现代图书馆员的工作要求。
图书馆的深刻变革已经成为现实,作为理论总结和实践指导的图书馆学必须发展和创新。柯著把握了这个图书馆学历史转型的脉搏,对图书馆学的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观点,这有助于推动图书馆学研究的开展。多年来,图书馆学往往被指“理论脱离实践”,柯著的作者既有现代情报信息学科的理论知识,又有图书馆管理的实践经验,其创新的理论能找到问题的症结。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他们在撰写柯著的过程中,搜集的资料丰富、翔实,本身也实现了“知识管理”的目标。当然,柯著也有资料过于繁复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会掩盖那些精彩的论点,给阅读者理解书中内容带来一定的困难。不过,这是现代信息社会自身带来的问题,它需要研究者披沙拣金,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或者说也是柯著在“知识管理研究”方面留下的新的课题。
总之,柯著在深入分析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揭示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学的影响,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应用进行了研究,以知识管理为基点构筑了图书馆学新理论体系,突破了传统图书馆学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模式,既不脱离图书馆事业,又扩大了图书馆学的范畴,有利于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柯平,等.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