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贵畴
我初次感受骑楼文化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在海口市等待分配工作时,被安排入住位于新华南路的阜成丰旅店。那是一间三层高的旧式骑楼,整条街称得上是骑楼老街。
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去逛街。从新华南往北走到海口银行十字路口,往右进入解放东路,一直往左沿着廊道进入博爱北、中山路、新华北,不知不觉又回到十字路口。因骑楼外型大同小异,初来乍到,不认识道路,周而复始地走了一圈又一圈。在想象中总认为海口很大,这么一走,才知道老城区就这么几条旧街道。
当时正值盛夏,烈日炎炎,然而在骑楼廊道上漫步,可以观赏各式各样的店铺,领略骑楼老街的风情,且免受日晒雨淋之苦,这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那个年代,骑楼上看不到霓虹灯,也没有五颜六色的广告牌,只看见灰、黑、蓝的身影在廊道上擦肩而过。
从乡下到城市,面前是整齐划一鳞次栉比的楼宇,街面上车水马龙,人群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平时看惯了乡村低矮的瓦房,如今跨进城市的大门。眼睛豁然一亮,一切都很陌生和新奇,宛如刘姥姥进入了大观园。
由于岁月流逝,有些骑楼因长期失修,墙体斑驳剥落,窗口破损。但从整体看,它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当年曾经的辉煌,仍然隐约可见,仿佛在翻开海口的历史画卷。
据史料记载,海口源于汉代,开埠于宋末元初。海口原名最早出现于宋代,隶属琼山县。名称宋有海口浦,明有海口所,清称海口埠。1926年底从琼山县分出,单独设立海口市。
海口的骑楼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中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拆墙扩城,逐步兴建且初具规模。闯南洋的海南乡亲,赚钱后落叶归根,在海口建楼置业,同时也带回东南亚建筑设计的理念。因此,骑楼既有南洋风格,又有欧陆风情,也有中国民间建筑的特色,是中西结合的产物。
骑楼大多为水泥结构,二至三层不等,临街都留有二三米的廊道,由粗大的方形柱子支撑,柱子大多用石头或红砖砌成。首层有四五米高。临街的墙面多为奶白的色调,并雕有各种图案。形态多样的女儿墙,充满情调的露台,半圆的窗楣,杉木制成的百叶窗,造型各异的栏杆,显得十分雅致。骑楼最大的特点是墙体相连,廊道相通且宽度相同,楼顶多用瓦片铺就,它是根据南方炎热多雨为遮阳挡雨而建的。
海口的骑楼遍及新华路、博爱路、中山路、长堤路、振东街和水巷口,几乎覆盖整个老城区。街道的取名也有它的来历。据说,中山路曾有一凉亭。孙中山先生曾在此歇息。故以其名取名。又如,得胜沙古称外沙。1849年海府地区军民抗击倭寇的侵犯,取得了胜利,故取名为得胜沙。
坐落在得胜沙路的海口大厦,俗称五层楼,是海口最高的骑楼,是当年海口市标志性建筑,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文昌华侨吴乾椿独资所建。大楼内设旅店、餐厅、舞厅和戏院,集吃住娱乐为一体。从大陆坐船经琼州海峡,朝南远眺,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五层楼,提起它无人不晓。
海口骑楼经过多年变迁,有些因后来修建改变了原貌,增加了现代色彩,但不影响骑楼老街的整体形象和独特风格。如今,骑楼的发源地新加坡已被现代化的楼宇代替。而海口的骑楼老街却是现今国内保存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道。故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海口骑楼老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这对于提高海口的文化品位,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山路和水巷口的部分骑楼已按原貌复修,粉刷一新,大亚酒店、天元药店等一批商号的牌匾也已复制,再现了当年的风采,焕发了勃勃生机,使人从中感受到鼎盛时期骑楼老街的繁华。
笔者参加工作第一个单位就在水巷口,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因此对周围的环境及历史状况颇为熟悉。
水巷口古名毓秀坊,西与博爱北相接,北临振东街的三门。全长两百余米,宽不足十米,因海甸溪流至街口而得名。
水巷口街道虽然很短,但名气却不小。它紧靠老城区最繁华的码头,是海口的通商口岸。一九六四年以前,长堤路尚未扩建,海水涨潮时,海甸溪溪面宽阔,波光粼粼,水面平缓。城中有溪,溪在街中流,船在街中行。颇具江南水乡小舟流水人家之意境。足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媲美,且水巷口有云旭记、梁安记等著名商号落户其中而闻名遐迩。
水巷口毗邻的博爱路、中山路是繁华的商业街,从古至今商贸云集、生意兴隆,是海口的闹市区。振东街早期则是商住街,骑楼气势不凡,还有保存南洋骑楼和中式民房结合得十分和谐的建筑群。据说住的都是大户人家。街上有几棵一百多年的老树,展示当年街巷原生态的风貌。如今许多住户已经外迁,有的骑楼已破败,平房倒塌,人去楼空,榕树在墙体上攀爬生长,枝繁叶茂,当年的风光不再,似有凋零之感,但历史陈迹仍然可见。
水巷口斜对面是坐落在海甸溪岸边的钟楼。早在清咸丰初期,海口被辟为通商口岸,来往的船只和客商逐渐增多,因没有统一的计时设施,给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民国十八年,祖籍文昌抱罗的周成海发起集资建钟楼,统一全市时间。其时以总商会名义,发动海内外琼藉商户和侨胞捐资兴建,建成后的钟楼高五层,清水红砖墙面,顶端四周筑八支箭簇尖角,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解放后因扩建长堤路曾两次迁址,现在的钟楼基本上按原貌修建。在椰树的拥抱下,屹立在海甸溪岸边。
钟楼旁边是码头,“帆樯之聚,森如立竹”是当年港口繁忙的真实写照。大批的海南乡亲就是从这里下南洋走出世界。港口的繁华带动了服务业。海口当年有名的酒店:如大亚旅店、泰昌隆旅店、泰安旅店就建在钟楼的周边。
我刚住进水巷口时,当年的商号已不复存在。骑楼多为居民住宿。我宿舍对面的骑楼挂的是海口粮食局、海口针织厂、海南百货站的牌子,大抵是五十年代房屋改造时,这些单位成为水巷口的新住户。
我的宿舍在骑楼的二楼,记得墙体有一尺厚,砖头筑成,水泥批荡,楼板用的是杉木。房间用竹壁隔开,因时间长久,楼板已经松动,只要有人行走,全楼层都在晃动。椽桷也是杉木料,楼层较高,且房顶用瓦片铺就,住在那里感到凉爽。住在骑楼老街别有一番情趣,街坊邻里交往密切、大人可相聚骑楼下喝茶聊天、下棋纳凉,小孩子则在街灯下凿牛六,玩游戏。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海南电力供应不足,海口市下半夜电灯就灭了。要工作、看书得点煤油灯或蜡烛。没有电视看,睡得也早。每天天尚未亮,街道上传来嘀哒嘀哒的清脆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开始我觉得新奇,于是爬上窗台往下看,街巷里黑灯瞎火,只隐隐约约知道人们在活动,却不知道他们在干啥。后来同事告诉我,那是郊区农民穿着木屐到各家各户去收大粪,海口人叫做“担咸”。他们或用车拉或用肩挑,运回家去沤肥料,怪不得当年郊区生产出来的各种蔬菜那么好吃。
骑楼虽然比不上现在的高楼大厦阔气舒坦,然而它却是现在建筑的瑰宝,富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徜徉其间,使人感受海口自古以来岁月的沧桑,体验当年先辈的睿智和艰辛。海南并不是某些人所说的蛮荒之地,先前的岛民也非愚昧无知,海口的骑楼就是有力的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