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基层医院行麻醉术临床分析

2013-02-02 02:08刘曙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麻醉药椎管对象

刘曙光

因老年患者各器官的功能开始下降,因此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操作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因麻醉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麻醉方式的选择对降低麻醉并发症,提高麻醉效果及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院现对150名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及麻醉效果进行研究。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50例,其中男96例,女54例;年龄在6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9岁。其中采用全身麻醉的研究对象59例;采取椎管内麻醉80例,其他麻醉方式11例。研究对象中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26例,糖尿病28例,高血压22例,冠心病13例,有合并症患者占59.3%。所有研究对象均无麻醉用药过敏史,且了解麻醉操作及影响,自愿接受麻醉和手术治疗。

2 麻醉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及患者病情选择手术方式:①全麻:采取全身麻醉的研究对象59例,①术前:使用2 mg/kg丙泊酚、2ug/kg芬太尼和1.5 mg/kg司可林,诱导后行气管插管。②术中:给予患者芬太尼、维库溴胺、异氟烷和丙泊酚等药物维持麻醉效果。③术后:手术结束后,患者能够指定性睁眼后,将气管插管拔除。②椎管内麻醉:80例研究对象采取椎管内麻醉,麻醉使用1.2%利多卡因或0.5%罗呱卡因等药物,按照常规的麻醉操作方法进行麻醉;

3 麻醉用药的处理

3.1 静脉麻醉药 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因此在使用静脉麻醉过程中对药物的剂量有严格的要求。所以麻醉前要综合患者的生理、病情、用药史等诸多因素来估算全身麻醉的用药量。估算过程中需注意不论是患者血浆容量减少,还是因药代动力学改变,均会导致用药后患者血药浓度升高,因此临床给药时的实际给药剂量应按估算剂量减少20%~40%。以确保麻醉的安全性。

3.2 吸入麻醉药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吸入麻醉药的浓度逐渐下降。且老年患者常伴发慢性支气管或反应性呼吸道疾病,致使肺泡吸入麻醉药的速率下降。所以临床上可以通过增加通气量来弥补因脑血流量减少对麻醉药的吸收和分布的不足。肺分流量的增加减慢了麻醉药的摄取速度,影响吸入麻醉药的摄取及分布,进而影响患者的心排出量,导致麻醉药物摄取总量的增加。因此能够增加老年患者麻醉过程中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麻醉的风险。

3.3 肌松药 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肌松药是琥珀胆碱。该药在老年患者体内的水解速度较年轻人明显减慢。但药物的起效时间和最大应用剂量与年轻患者相同。因此在给予相同剂量的药物时,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持续更长。长时间的麻醉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在保证手术需要的同时,尽量减少肌松药的用量。

3.4 硬膜外间隙阻滞 硬膜外麻醉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通过硬膜外间隙给予局部麻醉药后,药物的吸收可呈现快吸收相和慢吸收相。常用的利多卡因等局部麻醉药物时,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药物的半衰期较长,因此老年患者长期该麻醉方法容易造成药物中毒。

4 结果

采用全麻操作的研究对象术中、术后各项检测均呈现平稳,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无因麻醉导致手术失败的病例。采取上腹部椎管内麻醉的研究对象中除3例出现血压和心率变化较大,在给予麻黄碱和阿托品等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其余研究对象术后各生命指征平稳,无死亡病例。

5 体会

因老年患者具有合并症多,代偿能力差等特点,所以其对麻醉的耐受力较差。因此麻醉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①在麻醉操作前应对患者的病情及心肺功能进行评估。②于术前对患者的低血容量进行纠正,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③综合临床数据制定正确的麻醉方案。④进行椎管内麻醉时应遵循低浓度、小剂量、慢诱导的原则,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方式,患者体质等资料综合确定麻醉方法,以确保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1] 华学洪,李凤鸣.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术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吉林医学,2010,31(03):211-212.

[2] 谢生转,陈泽英,王兰花,等.老年肺部感染临床特点分析.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2):124.

[3] 罗军.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科学,2012,2(16):90-91.

猜你喜欢
麻醉药椎管对象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药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的研究进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