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秋
【摘要】教师要立足文本,注重细节,引领学生把心沉浸到文本的字里行间,通过师生互动、心灵对话,方能架起一座由文本到学生心灵的桥,获得思想的启迪。
【关键词】阅读;文本:心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立足文本,以心灵走进文本,才能获取深刻的文本体验和真切的文本意义,方能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揣摩,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文教学最具“语文味”的表现。
品味文本语言,要把心沉浸到文本的字里行间,对“语”动情,对“言”深思。揣摩、辨析、感悟、欣赏,嚼出真味,从文本语言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
如何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使阅读教学成为心灵意义上的对话过程呢?答案是搭桥,搭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
该在哪搭桥,桥址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既要立足文本,围绕教学目标,努力挖掘文本资源,精心取舍教学内容,从中寻找切入口、突破口,使之成为整合文章的纲领和线索;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设问搭桥的趣味性和难易程度,让课堂教学富有“期待的价值”。
现以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台阶》为例,将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点体验奉呈如下,就教于同仁。
教师在总揽文本准确精美的语言、独到精深的文意并把握学生心理需求之后,选定的搭桥点是:九级台阶的新屋已建成——父亲的远大目标实现了,他应该扬眉吐气才对啊,可为什么不自在呢,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在做怪?
这一疑问,是文本思绪向外的自然流淌,也是文本言尽意无穷之处。如何搭起一座桥,使文意的延展顺势流入学生的心田,可以分以下课堂“两步走”。
一、“入境览胜”之桥——读懂父亲
像《台阶》这样的阅读课文,课堂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陌生化的阅读,让原本拘束的学生在生成初步的阅读体验后,能积极开展交流;同时,巧用各种手段,创设情景,刺激学生的五官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其“身临其境”,受到感染。
教师引导学生放慢脚步,细细品味铺陈在文中的一个个细节。学生读出佳句并说感想。生①:我喜欢13段中“专注目光”的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对别人家台阶的羡慕,同时又融情于景,“摇来摇去的树枝就好像绵长的思绪”,父亲可能在想:“瞧瞧人家那台阶有多气派,我什么时候才能盖起高台阶的房子,也神气神气呢?不行,光羡慕是不行的,还得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奋斗啊!”生②:我更喜欢这一段描写:“许多纸屑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是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这一段既有对父亲的动作的刻画,又有对父亲神态的描写,写出了父亲在众人“仰慕”下的不自在。
这是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行动,教师把评价权交给学生,促使用心倾听、感受。这时,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发言内容的价值取向,及时诊断,巧妙点拨,深入引导,使朦胧的体验清晰化。
二、“沟通心灵”的桥——读出自己
就一堂阅读课而言,有了问题,有了交流,还不具备一堂好课的全部,关键还要看围绕“问题”交流得是否深入,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把“问题”的内涵资源用足,让学生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和感动层次;不能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二是“问题”的解决要始终紧扣文本,拓展不能任意在文本之外滑行。
教师在设疑中促使学生展开对话,让学生尽情发挥,充分表现,师:父亲好不容易“爬”上了九级台阶,可是他在这台阶上有些不自在,跟人打招呼也说错话了,为什么?
生①:我觉得父亲虽然坐上了九级台阶,但他还拥有一个普通劳动人民的本性,厚道、谦逊、不炫耀。在人家眼中地位升高了,但他还是原来的他。
生②:因为长期以来家里的经济地位不高,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由此形成了自卑的心理并长期存在着。
生③:“谦卑”才更准确。
生④:对新环境不适应,不习惯、才不自在。
生⑤:平时对乡邻仰视惯了,忽然有一天可以神气地俯视大家,不习惯;也正是这种心理反差造成了父亲的尴尬。
生⑥:“台阶”只提高了父亲家的外在形式,自身能力没提高、经济收入没提高;自家还不宽裕,与新房高台阶不相称。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有体味、有碰撞,发言积极,辩兴十足。此时,教师巧妙点拨,开掘深度。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要的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共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那么父亲花去半辈子的精力去建造的高台阶是哪一种需要呢?当然是尊重的需要!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心落人后,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家环境,赢得别人的尊重。父亲是成功的,因为他有目标、能执著;父亲又是失败的,因为他看问题简单化、表面化……所以,文章难免罩上一层淡淡的悲凉,让人感到压抑,甚至感到一点辛酸。
文本问题的解决不是唯一目的,关键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缜密、全面、深刻的思维品质。为学生在文本言语与主体直接经验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心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