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珍
【摘要】善用寓言是《庄子》的艺术特色之一,庄子在其《寓言》篇中也明言“寓言十九”。本文试图从存在形态,神话思维,多义隐喻,表现手法等方面对《庄子》中的寓言进行分析。
【关键词】庄子;寓言:艺术特点
一、寓言的独立形态
《寓言》篇中有“寓言十九,籍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庄子认为,父亲不给儿子做媒人,父亲称赞儿子不如别人称赞更令人信服,因此自己直接论述自己的大道之理,不如借用别人的语言讲述更令人信服。这就使《庄子》三十三篇,除《天运》,《刻意》个别篇目抽象议论较多外,绝大多数篇目是大大小小的寓言故事构成。《庄子》中的大多数寓言是以相对独立的形态出现,或从寓言引出议论,或以寓言作为文章主体,或把论点放在寓言之中形象地说出,这就是所谓寓言的独立性。
庄子认识到以寓言寄托思想比直接论说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他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而又可独立成篇的寓言,使自己的理论以寓言显现出来,创造了“寓论文”的形式。例如《秋水》开篇部分运用寓言形式生动地表达了“大”,“小”相形又相对的思想。通过河伯,海神的对话,使虽浩大实则有限的境界与真正的浩瀚无垠形成鲜明对比,而且他们之间的往复对话更是环环相扣地表述义理,甚至在寓言中,生动的譬喻也是层出不穷。
二、寓言的神话思维
《庄子》寓言在题材方面大大突破了传统写法,寓言中的形象不仅来自历史传说和生活故事,而且大多数衍生于神话,有的本身就是神话,甚至某些抽象的理论概念,思想范畴,精神境界也常常被拟人化,人格化,以具体感性的形象出现。
《逍遥游》中有一系列神话形象衍化而成的人物——姑射仙人,彭祖,肩吾,连叔,尧,许由,列子等。庄子征引传说中的帝王与神话中的山水之神灵,采用的不仅仅是神话的字面意义,而是它们象征的哲学意义。比如庄子抨击儒墨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将儒墨神圣化了的尧舜故事用寓言的方法加以否定。《逍遥游》,《大宗师》,《徐无鬼》,《外物》《让王》各篇都有尧让位给许由而见拒的故事。
《庄子》中充满理性思维的神话式寓言,清晰地表述了道家自然无为的学说,赋予神话更深刻的寓意,超越了神话传说的单一思维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神话的内容。
三、寓言的隐喻特色
“寓言”有寄托,寄寓之意,庄子寓言更是表现出鲜明的隐喻特色,并且《庄子》寓言中的意象具有多面性,其象征意义具有多义性,流传甚广。
如“螳臂当车”的故事出自《人间世》篇。说的是颜阖将要做卫灵公太子的老师了,而那太子是禀天然之凶德,持杀戮以快心的恶人。颜阖请教蘧伯玉,蘧伯玉告诉他:要“戒之,慎之”。意思是说如果执意用自己的力量匡正他,虽初衷是好的,但就如螳臂当车,力不胜任。故事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而又无能为力。而今用“螳臂”喻不自量力、冒充英雄和妄图抗拒某种强大力量的人。
庄子在创造大量丰富多彩的寓言时,其寓意是比较隐蔽,模糊的。他在讲故事时,并不明示所要阐述的道理,而是要读者再三体味,才可领悟其意义;或者同一寓言,读者也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后人对其寓言或用原义或用转义,或反其义而用之,正是庄子寓言隐喻多义性的有力佐证。
四、寓言的夸张手法
庄子善用各种修辞方法,尤其善用夸张描写,写意则意象浑厚,绘景则瑰奇非凡,状物则活灵活现。
如《逍遥游》一文开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读罢上文,读者定会从庄子所描述的这个至大的开阔境界中,感到“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则阳》中庄子把两国大战写成“蜗角之争”。建立在蜗牛左角上的触氏国与建立在蜗牛右角上的蛮氏国,为了争夺地盘而打仗,每次都要留下数万具尸体,追赶败兵十五天后才能返回。作者有意运用夸张手法来营造惊世骇俗的效果,把深奥哲理寓于形象之中,发人深思。
庄子笔下千奇百怪的人物形象与庄子丰富的想象力是分不开的。庄子具有俯瞰宇宙的宽广胸怀,对世态人情的深入洞察,使他能辨证地看问题,既能于小中见大,又能于大中见小,齐万物,泯是非。而庄子更是把夸张这一浪漫主义手法在寓言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或夸大或缩小,总能于纷繁的现象中见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创造雄奇阔大的境界。
《庄子》中每个寓言都蕴涵着哲学思想,正如刘熙载所说:“庄子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庄子》寓言故事之多,之精,寓意之巧在诸子百家中堪称一绝。庄子选用寓言表情达意并非偶然,他认为人们是不喜欢抽象议论的,郑重其事地灌输是行不通的,于是就“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妙趣横生地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