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以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为例

2013-02-01 15:06
职教通讯 2013年8期
关键词:淮阴校园文化人文

程 焱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以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为例

程 焱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关系着中职教育的质量和国家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通过对中职校人文素质现状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可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活动层面和行为层面来提升师生的人文素质,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素质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201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学校秩序、学校环境和学校形象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一、现阶段中职校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反映出来的综合品质和发展程度,包括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等。[1]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人文素质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等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如何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如何为人处世。其中包含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2]从中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看,虽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地中职学校大力推进打造“诗书校园”、开展“国学讲座”和“经典诵读”等活动。但当前中职学生接触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的机会还明显不足。部分中职生毕业后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达不到社会对一个职专学生所提出的时代要求。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2011年5月至2011年6月,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组织了全校4个系共358名学生进行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的填写。从调查结果中显示,一方面,表现出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状况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能够把个人价值实现与服务社会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也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信息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社会大环境发生着变化,其必然影响着当今职专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许多方面还不能够很好地自主处理,缺乏判断力,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学生非常渴望学校能够开展贴近时代、贴近自身、形式灵活以及内容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这就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二、目前中职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领导和老师重视制度建设,加强了校园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使校园环境与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重“共性”轻“个性”

照搬普高模式,这是最突出的问题,职教姓“职”不姓“普”。当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都是照搬普通高中或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内容,这从大多中职校校训、校风与相关高中、高校雷同的现象中就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在谈及自己学校的特点时都是如数家珍:有科技节、体育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有运动会、读书活动、书画比赛、校园歌手大赛以及迎新文艺演出等活动。[2]学校整体环境也与普通中学大同小异,校园、教室里遍布科学家的名人名言。与企业文化、专业文化、技术文化和区域文化严重脱节。置身于这些学校无法感受到职业学校的气息,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也很难找到职业学校的特征。

(二)重“学生”轻“教师”

不少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层面上,教师和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多开第二课堂。因此,绝大多数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完全依赖学生工作处和团委。尽管一些学校制度建设和学生管理很到位,成效也很明显,在概括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绩时也对此津津乐道,殊不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不仅有学生,而且还涵盖了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学校全体人员。全校师生教职员工不仅是校园文化服务的对象,更应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三)重“进口”轻“出口”

一些职业学校缺乏长远观点,急功近利,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招生宣传的装饰品,不重视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显现功利倾向。[3]反映在学校管理中,没有将重点放在培养社会与企业所需人才的综合素质上,而是片面宣扬专业前景、个人待遇,对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也有的学校为了毕业生顺利就业,推荐中不能公平全面地介绍,导致学校教育忽略学生良好的个人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缺乏培养学生为企业承担创造价值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毕业后难以克服职场初期的考验和压力,企业的用人满意度也不高。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学校最终也会因为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影响招生工作。

(四)重“部门负责”轻“系统规划”

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部门,缺少学校层面的系统规划。不少教师和学生片面认为校园文化就是组织学生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无非就是举办第二课堂。因此,多数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完全依赖学生工作处和团委。尽管很多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工作很到位,但因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缺少系统规划的先天不足,往往一旦涉及多部门合作,执行时往往感觉力不从心。正因如此,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在2010年就制定了《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2011年-2015年)》,统筹规划全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深化中职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师生人文素质的措施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构建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层面:即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活动层面和行为层面。五个层面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构成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活动的和行为的校园文化。

(一)物质文化是提升师生人文素质的基础和保障

物质文化是学校形象的外部表现。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教学设施、宣传设施、仪器设备、校门、校服、雕塑、办公楼、教学楼、实训楼、科技馆、图书馆、各类教室、语言室、艺术馆、人文景观、体育场馆、教工宿舍、学生宿舍以及食堂等有形的硬件设施。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绿化、美化、亮化校园环境,能营造一种教人向上、催人奋进的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4]

为了建设校园文化环境,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加强了校刊、校报、系报、校广播台及校园网的工作,扩充了图书馆的规模与容量,扩建了电子阅览室,建设学校局域网,使学生的文化、体育、美术、艺术社团及青年志愿者协会活动积极活跃。校报《新商校》、学生文学作品集《楚轩》、教师论文集的相继出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通过上述措施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气氛,融合了师生的生活,涵育着身心素养。

(二)精神文化是提升师生人文素质的核心和支柱

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学校使命、学校精神、学校愿景、发展战略、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宗旨、办学模式、管理模式、管理思想、职业道德、组织目标、价值观念、服务理念、校训、校风、校歌、教风、学风、班风、学生观、师生观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这一层次是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导向层面,它渗透并决定和影响着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是一种隐性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师生员工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目前,部分中职校借鉴企业经验以建立形象识别系统(SIS)为契机,将抽象地精神文化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的识别度和认同感。淮阴商校形象识别系统基本上可分为这三种识别手段:(1)通过设计校训、校风、教风进行学校的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简称m l),传递出明德笃行、博学精技的办学理念;(2)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加强学校的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简称BL),通过每年的活动报道基本强化了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的地方职业龙头形象;(3)通过设计校徽进行学校的理念识别(visuai identity,简称VI),淮阴商校的校徽是以绿色为底色商业学校的发展充满着生机。

三种识别手段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多层次、多角度、多立面的展现了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的勃勃生机。

(三)活动文化是提升师生人文素质的依托和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来对其改变。活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艺术活动、技能竞赛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重大节日活动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实践能力的锻炼、综合素质的提高、个体潜能的发挥无疑起着非常有益的帮助。

淮阴商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八讲四爱”为中心的一系列主题活动,“八讲四爱”即讲地理、讲人文、爱淮安;讲历史、讲学情,爱学校;讲心理、讲友情、爱他人;讲规范、讲校情、爱自己。通过这系列活动的举行学校实现了人文教育的“常态化发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广大中职生迅速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实现由少年向青年的转化,由不同的程度“应试教育”向职业学校的自我设计、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管理转化,实现了人文素质的提升。

(四)制度文化是提升师生人文素质的大脑和灵魂

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校规校纪、学生守则、规范、惯例和人际交往行为准则等。制度文化既有隐性的作用,也有显性的作用,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对于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五)行为文化是提升师生人文素质的根本和归宿

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及其他活动中通过校园主体发生和进行的人际交往而产生的文化。学校行为文化是建立在全体师生员工对学校理念完全理解和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并在各自的行动中自觉地、规范地、协调地、统一地对学校理念的执行。行为文化主要由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干部行为和工人行为四种行为构成,它反映学校的管理者形象、教职员工的形象、学校的工作形象、学校的产品(学生)的形象和学校的服务形象。

创建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优秀校园文化,实现中职师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它要求职教工作者不仅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的关系,而且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汇其中。

[1]李建文.浅谈学校人文素质教育[J].江西教育,2002(6):17.

[2]陈光.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职专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2):12-13.

[3]赵丽敏.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1(22):68-71.

[4]周和平,周曦.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构建与策划[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80-82.

G717

A

1674-7747(2013)08-0041-03

程焱,男,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

[责任编辑 李 漪]

猜你喜欢
淮阴校园文化人文
淮阴:母爱之都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淮阴:活跃着一支“老兵”调解队伍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背水一战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