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激活语文课堂初探

2013-02-01 22:25袁树展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二附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课文情感思维

■ 袁树展(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二附中)

一、训练思维,让学生动脑

人的智能结构一般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构成,而其中思维能力则是智能活动的核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人特有的认识活动。所以,激活思维是使学生“动”起来的第一要素。

1.创造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我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努力寻找切入点,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问题)。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我在上泰格特小说《窗》这个公开课时,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感受窗内窗外两种不同的人生,学生的思维很快“动”起来,找出窗内生活的单调无味与窗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这一矛盾引出文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对比,随即在解决对比的同时将其他重难点一并解决。

2.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课堂上,教者需通过有效的提问,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动”,因而教者应该注意提问的方式:如变直为曲,启发学生动脑;分层设计,步步引导学生动脑;逆向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又进一步激活了课堂。

(1)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课堂的提问如果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不积极发言,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教师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问,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的用法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不遵守纪律?”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解释?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教师借助“曲问”和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分析,使学生对红军战士“抢”的动作有了明确的理解。

(2)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要激活语文课堂气氛,使学生爱上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入手,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使问题由易到难、由小到大。教师步步引导学生“上钩”,让他们爱动脑、勤动脑;学生也为自己能够解决问题而获得成就感。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课堂气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易回答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我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我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是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者就因势利导,提出以下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可以使学生轻松掌握本文的重点和难点,也不会觉得语文难学、语文课枯燥了。

(3)“反弹琵琶”的逆向思维。积极展开课堂讨论,在辩论中开发思维,鼓励学生勇于冲破教室的四壁,突破心理空间,挑战权威。如围绕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论题,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辩论比赛,不少学生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通过一系列事例,我深深感到加强这方面训练的必要性。

二、激活兴趣,让学生动口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忽视“说”,为此,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增设了专门训练说的口语交际。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设置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注重利用课堂四十分钟,让学生开口说话,学会表达以说促读、促听、促写,每堂课课前三分钟演讲,口语训练可围绕课文选取相关内容,如名言警句、诗词楹联、成语典故、哲人睿语,可以走出课文谈新闻评论,谈社会热点,谈人生,谈理想……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课堂,一举多得。

我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城乡结合处,他们交际不广,不善言谈,在公众场合常口讷、仪态欠佳或脸红耳赤,有时音量低、语言含糊,有时语言不连贯、言不达意。因此我开始时允许他们将准备好的材料带上讲台,之后逐渐摆脱资料进行大胆表达。同时也要求“听众”最后用一两句话对其加以点评、总结。每堂课我总会精心准备几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在作文课上,我经常安排学生先说自己会如何构思,准备怎样写,这样可以充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各种说话活动的开展,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情

为了使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即情感体验上的一致和相通),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境”,使其在情感上对学生起到感染作用。语文教师要善于用“动”的语言感染学生,用感人的事例激励学生,用优美的意境熏陶学生,用充沛的激情打动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学生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有良好的品质,才能使语文课堂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1.创设唤起学生情感的环境

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宽松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课堂上,播放大海海浪汹涌澎湃的录音,伴着朗读带领学生进入高尔基《海燕》,让学生去感受那大海的凶恶,以及海燕激昂斗志,学生就对海燕产生了一种赞美之情。

2.诱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使之动情

教学过程中总是伴有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只有首先让自己进入角色,才能带着学生进入情境。讲授高尔基的《海燕》时,我在介绍写作背景后,伴着海浪录音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进行饱含激情的朗诵,再通过精练的阐释,把学生带入无产阶级革命者与沙皇黑暗势力殊死搏斗的历史时刻,使学生深切体会到作为革命者化身的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的英勇无畏和乐观豪迈。接下来学生朗读讨论、回答问题等,无不是在教师的激情诱导下进行。这样,教师始终以激昂的情感拨动着学生情感的心弦,带动他们情感的发展。教师的情感成了联系课本与学生情感的纽带。学生与文章内容的距离缩小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就明显了。

3.让学生体味、感受生活

在创设情境、投入感情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捕捉文章中的生活气息,让学生从中理解生活、学会生活。教授朱自清的《春》时,我亲自带领学生去感受春天的温暖与美好,体现“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味道。经过切身的感受,学生体悟到了春天勃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讲解范仲淹的《渔家傲》,注重让学生感受一种苍凉悲壮、壮志未酬的雄浑之美。而《变色龙》则让学生观察社会上那些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之人的言行及其灵魂的丑陋。注重情感体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设置活动,让学生动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还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美国的一位教育家说过,孩子的智慧就在他的手尖上。开展以课内为主、课内外结合的多种制作活动,就是以学生的“手尖”开发为突破口。在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我让每位同学都体味一下鲁提辖的那三拳,通过模仿动作、感悟色彩,学生体会到鲁提辖对恶人镇关西的痛恨程度。在讲授《小橘灯》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橘灯,这样能进一步理解课文,另外我还让学生尝试做小记者、小编辑,深入学校、家庭、社会讲行调研。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动”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动”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动”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品质;让学生“动”手,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四个“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而且摒弃了陈腐的“一堂言”,使语文课堂真正做到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让语文课变成学生的乐园,从而活跃学生的身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课文情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