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新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2)
职业倦怠是1974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提出的,其主要涵义是指某个行业当中因为个人不能很好地连续应对工作上连续不断的压力而产生的负向反应,主要包括情绪衰竭、个性的丧失以及成就感的降低。情绪的衰竭主要是指个人认为自己的情绪都已经耗尽、并且感觉到工作特别累,对工作有某种抵触心理,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感觉到挫折,对工作缺乏信心和动力。而个性的丧失是指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个人故意与工作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与其他同事也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热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没有自身的创造力,只是被动的接受工作、被动的去完成自己的任务。而成就感降低是指个人已经不能像往常一样从工作中感受到成就感,并且会对自身做一个负面的评价,认为自身不能有效地胜任当前的工作,开始怀疑自己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开始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缺乏贡献,不能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支持。职业倦怠当前已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管理、警察等等。由于近些年来高校不断深化改革,高校课程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度,教师一直处于这种较大的压力下,持续疲劳会导致职业倦怠的出现。高校教师一旦出现职业倦怠心理,会给其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高校教师的倦怠心理调查研究是必要的。
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并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的一些结论。
首先,不同年龄的教师职业倦怠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在不同年龄教师组的调研当中,30岁以下教师的变量最小,为15.13 ±2.936,而 30-40岁之间教师为 16.76±2.406,40-50 岁教师为18.14 ±2.593,50 岁以上教师为17.67±2.849。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到,40-50岁教师的变量最为严重,说明40-50岁教师最容易产生倦怠心理。由于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已经在岗位上奋斗多年,认为自身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所以更容易出现倦怠心理。
其次,针对不同学历的教师进行了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在不同学历教师组的调研当中,本科学历教师的变量为 17.55 ±2.302,研究生学历教师的变量为 15.16 ± 2.821,而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的变量为17.569±2.924。由此可以看出,高学历的教师往往对自身的要求更高,对工作有着更高的期望,但是实际工作与其心理预期还是存在一定的落差,长时间的落差会导致高学历教师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心理。
再次,对不同收入的高校教师也做了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教师变量为17.62 ±3.250,收入在3000-4000元的教师变量为16.21 ±3.132,而收入在4000-5000元的教师变量为16.18 ±1.816,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教师为16.09 ±1.753。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职业倦怠最严重的是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教师。教师收入越少,其成就感就越低,而其倦怠心理则越强。
经过调研发现,高校教师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倦怠心理,并且倦怠心理不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独有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产生的一种递进的反应过程。我国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生活占据了人们生活的主要方面,并且高校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的变化使得教师的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焦虑,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并且与社会上的工作相比较,教师的工作虽然强度不大,但是收入相对较少,工资待遇等比较低,负担较重,压力比较大,使得高校教师容易产生不公平的意识,同时产生比较大的心理波动。某些教师甚至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不能愉快地工作。另外,当前社会对于教师的关注程度不够,不能有效地给予教师关怀。社会上一直有一种认识以为教师的工作较为轻松,不会出现太严重的压力问题。但是实际问题是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会使教师感觉到不愉快,并且产生倦怠感。社会缺乏对教师的支持,不仅仅缺乏物质上的支持,更缺乏精神上的支持。由于社会支持的缺乏,使得许多教师对职业较为失望。许多著名学者都认为缺乏足够的社会关注,工作中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容易产生倦怠感。
通过权威的研究发现,参与决策较少的人往往都具有较高的倦怠感,因为觉得自己不受关注,没有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我国高等院校当前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方式,大多数的教师不能对学校的发展和管理发表自身的意见和建议,即使能参与到当中去,往往自身的意见也不会被采纳,教师主人翁的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只能被动的去接受学校出台的各种政策,只能遵照这些规章制度执行,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极大地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当前在许多高校的管理当中引入量化考核项目,许多教师的工作都是由量化考核来决定,教师的工作得不到公平公正的评价,有时候甚至还会超负荷工作。量化考核使得教师之间将责任分得特别清晰,许多教师之间产生了利益冲突,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增加了教师产生压抑心理的因素,也就使得高校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高校教师的任务是重大的,因为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既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又要完成个人思想的变化,逐渐去适应社会。大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还要育人。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生源数量大大增加,而其质量却在不断降低。教师在工作任务增加的同时,还增加了工作难度,工作压力极大增加。在大学的课堂上,尤其是一些公共课程,许多学生对课程没有兴趣,自律性较差,需要教师去维持秩序。教师一方面要抓授课质量,另一方面还要维持课堂秩序,这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大增,往往不能完成授课计划,教学成为教师难以正常完成的任务。这会让教师的疲惫感增加,降低成就感。
教师自身因素也是影响教师倦怠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往往对自身的期望过高,但由于自身水平与期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容易产生距离和压力。教师往往具有完美主义的特点,这样就更容易引发其职业倦怠感。教师群体这些独有的特征都会成为其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容易引发内心的挫败感,导致严重的职业倦怠心理。
1.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一旦出现职业倦怠,那么直接受害者是他们的学生。因为职业倦怠容易让教师产生焦虑、烦躁、疲惫、抑郁等情绪,这些情绪都是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带着这些情绪上课,必然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教师会因为职业倦怠放松对学生的要求,降低标准,导致学生素质的降低。
2.对教师的影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对其自身也有较大的影响。一旦出现职业倦怠,教师在工作上往往都较为松散,工作效率降低,经常会在工作中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人际关系上容易多疑,出现人际冲突。并且教师对职业的不满会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退缩,容易产生得过且过的心理。
高校教师应当积极争取社会的关注,因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因素。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同样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贡献者。高校教师要通过各种场合积极营造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让大众认识到教师为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承受的压力。由于社会对于高校教师的认知不足,导致它对高校教师的支持不够,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地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吸引大众的同时,也应当争取高层管理者的重视,促进与保护有关教师权益规章制度的出台,保证教师的社会地位,为教师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舆论平台,打造一个全面关注教师权益的社会环境。
高校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进行改革,向人性化管理迈进,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有效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首先,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健康。教师由于工作性质原因,容易出现一些职业病,这是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应当重点关注教师的健康状况,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另外由于教师也容易出现消极的负面心理,所以学校应当建立一个专门针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机构,可以让教师在面对压力时进行放松,心理得到疏导。其次,学校要转变管理模式,由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向民主管理模式转变,扩大教师的管理权益,让教师参与到高校管理政策的制定中来,让教师通过对学校的管理,在内心找到对于学校的归属感。最后,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积极引进新型绩效制度,避免单纯的成绩考核等绩效机制,为教师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工作平台,充分展现教师自身的才能。
首先,教师应当加强锻炼,实现劳逸结合,避免出现过度的劳累。因为教师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劳累程度更大,所以需要得到较好的休息。教师同时应当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以便应对更艰难的工作任务。其次,教师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现象,一旦出现压力,及时地放松,或者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实现自助降压,将职业倦怠消除在萌芽阶段。
高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的重任,其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社会要加强对教师的关注与认同,教师也要积极面对职业倦怠现象,通过多方合作,有效克服职业倦怠,更好地完成人才培育任务,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胡英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52.
[2]王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探讨[J].理论导刊,2011,(3):57.
[3]李志鸿.教学效能感与教师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