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404)
在后经济危机时代,为避免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我国经济必须转型。
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大众,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传授学生适应国家经济转型需要的职业技能,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满足企业转型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破解民众特别是青年人迫切面临的就业难题。
高职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我国经济转型的社会发展大趋势,研究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培养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工程中的基础性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评价一个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首先要看其专业办得如何,看其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看其专业是否能够承担起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专业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品牌和灵魂,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高职院校各项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
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开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必须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来开展,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工作的优劣程度,反过来又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因此,专业建设的内涵,其实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说到底也就是建设和开发优质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教学,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专业建设委员会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而专业设立的组织。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骨干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职业岗位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分析、梳理、描述各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及岗位职业能力,就此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经专业建设委员会批准通过,方可实施。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专业建设的开端和基础。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一切人才培养活动,都必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展开。
建设与开发优质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基本保证。不管多么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都必须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没有优质的课程体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是空中楼阁。
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活动,分解为对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分解、体现在每门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来实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多门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课程,构成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先对岗位、岗位群、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描述,形成专业职业能力描述,然后根据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而进行开发、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求是开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课程体系的开发、构建,教学内容的选取,都必须围绕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条主线来开展。
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教学内容的质量,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能否得以实现。
我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开设时间较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专时代就已开设,2002正式开设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至今已走过十几年的历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几经改革修订,不断得到完善。
在2013级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把培养目标设定为:面向进出口公司、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国际物流公司、国际船务代理等港航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报关报检国际货运等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进出口报关报检及国际货运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能胜任报关、报检、报备、揽货、操作、单证、跑单、客服、船代外勤等工作岗位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根据本专业的服务面向,明确岗位、岗位群分布,以岗位及岗位群为分析对象,从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等三方面分析人才培养规格;分析岗位及岗位群,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分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及岗位职业能力,能力培养需求来倒推出需要设置的课程体系。
3.2.1 与行业企业的对接做得不够
为了不断完善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发建设专业课程体系,我们应当以专业建设委员为桥梁和纽带,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对接,结合行业企业发展新动向,及时调整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据此,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并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讨分析,不断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开发和建设。
目前的现状是受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专业建设专题会议不能定期制度化地进行,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度,无论是从机构设置,还是从研讨活动方面,做得都还很不够,还没有真正做得制度化地举行专业建设会议和研讨,还没有正在做到和行业企业的无缝对接,还需要继续努力,做大量的工作。
3.2.2 课程体系建设有待于以具体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完善为落实
以满足从业者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求为前提倒推开发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不仅仅是教学课程的设置和选择,最根本的还要落实于每门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没有具体教学内容的重构、取舍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再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再好的课程体系,也必然囿于空中楼阁,属于无本之末,耽于空谈。
目前我院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存在的不足,也主要体现在各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的重构、取舍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方面。
这一方面是受限于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一方面也是受固有教育观念、固有教学模式、经验的束缚和限制。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作用,真正做到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做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修订及完善,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教学内容的选取等专业建设工作,都在行业企业专家的直接参与与指导下进行”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不断地进行开发建设,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行业企业业务实践需求。
专业建设不能由专业带头人人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来建设,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由专业带头人带队,专业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扎扎实实地进行。
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度化地举行专业建设会议和研讨是必须的,要真正做到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和把脉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参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建设,参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构建,参与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专业建设必须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满足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为落脚点。
课程教学是专业教学,课程教学要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无论怎样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最终都要通过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得以落实和实现,专业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的教学,都对专业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一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都必须树立“为专业而教学”的理念。任课教师要熟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课程体系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要清楚明晰地了解所授课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清楚地掌握所授课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开展教学。
课程教学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必须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任课教师要有教学改革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很多课程的教学,已经极大地落后于学生、落后于时代、落后于行业企业的要求,落后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推行项目教学,开发项目课程,构建项目课程体系是目前高职教育课程及教学内容改革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构建与学生、社会、学院三方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也是我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教师必须依托人才培养方案,将典型工作任务回归,设计任务载体——“项目”,开发项目课程,构建项目课程教学内容。依据项目课程体系进行教学,以达到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实现本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以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报关与国际货运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培养出更多受社会及企业欢迎的优秀专业人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进行借鉴和学习。他们在每一学期都设学期项目课程,学期项目课程教师结合本学期课程体系,将本学期所学课程进行整合和提炼,设计很好的项目和任务,在完成这些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总之,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建设与开发优质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专业建设不能由专业负责人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来建设。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由专业负责人带头,专业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扎扎实实地进行。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不断地进行开发建设,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和完善,以培养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并经充分论证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专业课程结构,开发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筛选更新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专业建设的方向所在,也是提升我院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建设任重而道远。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1008/93785.html.
[2]王梦楠.国际货运代理课程体系改革及立体化教材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培训教育,2011,(04).
[3]魏文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5).
[4]刘晓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09,(17).
[5]董章清.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新型高职报关专业课程体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6]骆炳玲.从学生就业探讨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