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学视域的现代高职教育研究

2013-02-01 15:01张育频陆志强孙玉荣闫哲峰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视域美学素质

张育频,孙 波,陆志强,孙玉荣,闫哲峰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5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按照美的规律把握世界、改造世界已成为当代科学、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既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同时也是创造美的教育。

在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感受着高职教育带给我们全新冲击的同时,也不断地享受着它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

一、现代高职教育美学研究的意义

进行高职教育的美学研究,是美学在职业技术领域的延伸和扩展,是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在审美修养和审美创造方面的特殊要求。高职教育的美学研究,其意义在于:一是视角的转换,从常规教育研究转换到美学视域,即从“学校架构”转化到“美学架构”,试图从新的视角构建现代高职教育的美学框架。二是功能的提升,即从高职教育常规性的知识习得、技能养成出发,上升到教育审美层面,进而解构其美学功能并探索从理论美学向职业美学的转移途径。

此外,从高职教育美学研究的实践或应用功能,即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美育意义而言,现代高职教育的美学研究,涉及职业观、职业技能、职业审美、职业道德和职业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

从美学视域研究高职教育,对于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内涵、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美誉度、丰富美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系统化高职教育美学框架的建构

理论美学向职业美学的转移,是当今美学应用的一种发展趋势。职业教育美学将美学与职业技术相结合,将审美、创造美的触角延伸到职业层面,将美学价值和准则贯穿到职业生涯,从而使审美、创造美真正走进职业活动。

高职教育的审美视点,既在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现实之美,又在于大气磅礴、波澜壮阔的现代职教发展的优美之美和崇高之美。透视高职教育实践活动的诸多元素,无论是办学体制、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的变革,专业改革、课程建设、教学模式的创新,还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团队、“双师”队伍的打造等,无一不折射出高职教育紧随时代的超越之美。从美学视域审视高职教育实践活动的诸多元素,采取系统论的方法,建构现代高职教育美学的框架,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美、审美学习活动、自由发展是高职教育美学观的三个维度。探索和建构系统化的高职教育美学框架,离不开对这三个维度的认知和把握。

(一)教育理念之美:关注教育的人生观照

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共性在于,都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观照人生也就成为高职教育的根本使命。高职教育的人生观照主要体现在生命关怀、现实关怀和精神关怀上。

现代高职教育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智力开发、技能培养、品德形成和法律意识的建立,以期引导学生学会融入社会、找到就业岗位……这些均无可厚非,但是,高职教育还应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人生发展,突出对教育的人生观照。因此,高职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生命,关心学生的社会化,而且还必须重视学生的信仰问题。因为,人生信仰是一个人关于人生最高最远最后的归宿问题,是一个关于人生意义和人生境界的问题。

(二)教育过程之美:强调教育的心理关怀

高职教育的过程,就是把知性、德行和情性结合起来,实现教育的心理关怀,赋予学生智慧、幸福和自由的过程。

由于美学具有健康属性,所以,对高职生进行美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一种合理的、健康的情感发泄方式。在身体上,情感得到发泄后,就会促进身体内各种化学物质的分泌和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健康,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教育目标之美:赋予教育超越意蕴

高职教育承担着构建学生知识体系、锤炼学生专业技能并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重任。所以,高职教育既要使学生完成学业、谋求职业,更要帮助学生学会生存,立足社会展示才华,促其不断增广智慧、开悟人生、追求幸福、实现价值。为此,高职教育要赋予教育以超越意蕴,使学生摆脱并超越功利追求,在能习得专业实践能力和提高从业素质的同时,也将开阔其心志视域、丰富其人生智慧。

三、高职教育美学的特征和功能

(一)高职教育美学的特征

1.体现高职审美教育的职业性。高职教育既要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又要强调职业素养的培育。

高职审美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不仅关注就业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从业能力和终生发展能力,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接受美的感召,认识职业特性,熟悉岗位特点,激发创造能力,学会职业审美,规划职业生涯。

2.体现高职审美教育的实践性。体现审美教育的实践性,高职教育要适应既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特别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生产运行中的技术应用和技术管理工作为职业定位,一是要在教学领域里把科学美、技术美、社会美等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二是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高职审美教育就是要促使学生身体力行,强化学生的生活审美情趣和职业审美能力。

3.突出高职审美教育的创新性。审美教育活动只有蕴涵着创造性、新颖性,才能超出学生的期待并受到学生欢迎。高职院校致力于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重在把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养成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式和习惯常规,以开放的姿态接受与原有视野相异乃至相悖的事物,不断调整自我视域,敢于并善于质疑,藉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高职教育的功能转换:从就业教育向职业美学迁移

现代高职教育美学研究的终极目的,是在解构其美学功能的基础之上,探索从理论美学向职业美学的转移途径,即以职业美学视域下的教育教学为支点,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美学素质的培养,引导高职教育将审美、创造美的触角延伸到高职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将美学价值和准则贯穿到学习生活、生产实践等活动中,从而使审美、创造美真正走进学生的学校生活,迁移到学生的未来职业活动。

1.砥砺学生心志,拓宽职业空间。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是决定人生品质的基础,是学生未来职业安全和良性发展的根本。高职教育要致力于学生强烈的上进心、自我激励能力和经受考验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要教会学生勤奋而守恒即勤奋工作不投机、不急功近利的态度,使之练就“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坚韧耐力和良好心态。惟其如此,才能经受得住从业单位对其品性、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考验和评价,其职业生涯才会有安全通道和上升的空间。

2.和谐人际关系,培养团队意识。合作、协作和团队意识是现代从业者的必备素质之一,也是从业者职业生涯中和谐之美与人性光辉的集中体现。高职美育的着力点,在于教会学生能够与人和谐相处且善于合作。人是社会性的,与他人的关系如何、能否与同事共事是体现其合作能力的重要标志。要教育学生不过分张扬自我,不以“只要我愿、有何不可”的心态与人共事,不以自私、封闭或偏狭的心态与人相处,否则,其职业活动中往往会“赢在嘴上,输在心上,失在理上,亏在事上”。

3.重视职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现行的职业教育观念中,有重视技能而忽视素质培养的倾向,误导学生以为学会了某种技能,就可以安身立命。其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技能已变成从业者的“标准配置”。技能仅仅是基础,它不能完全代替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高职教育美学主张,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品性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等,并且要多种素质协调发展。如在某方面有缺陷,就会影响一个人的整体职业能力。

4.克服职业倦怠,学会职业审美。职业倦怠和审美疲劳是现代从业者不可避免的通病,也是作为“准从业者”的高职学生未来必将面对的“高原现象”。高职美学的教育功能之一,在于能够使学生养成审美的良好习惯,使他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情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都能感受到职业的韵律和岗位的美好。为此,要对高职学生进行美学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抗压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之即使身处困境也能调整心态、直面挫折、走向成功。

猜你喜欢
视域美学素质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盘中的意式美学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外婆的美学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