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指标及权重体系构建

2013-02-01 06:45群,石
职教通讯 2013年8期
关键词:竞争力国际化权重

王 群,石 骏

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指标及权重体系构建

王 群,石 骏

随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加快和深入,动态地评价高职院校国际化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变化趋势,找出并强化其比较优势,发现并弥补其竞争弱势,达到培育和提升其国际化竞争力和国际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研究的必然。依据竞争力理论及评价方法,分析高职教育国际化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及其联系,就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问题进行论述。

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指标;权重

一、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是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特色竞争力,也是高职院校在国际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具的特色和优势及内部相互影响和联系着的各种力量的合力。对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的评价,不仅要测量其过去和现在国际化竞争行为能力,即行为力,又要测量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发展的地位和水平,即质量力,同时,还要测量高职院校在未来能够长期保持和发展领先地位和水平的能力,即(潜在)发展力。发展力、行为力和质量力相互关联,构成了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发展力

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发展力可以转化为国际化竞争行为力,是竞争行为力的源泉和基础,它的形成和维持对国际化竞争行为力起支撑作用;国际化竞争发展力是国际化竞争质量力的原动力,影响着国际化竞争质量力形成的差异性、能级性和有效性。对国际化竞争发展力的测量反映的是高职院校形成竞争领先地位的基础以及为保持与发展竞争优势而进行的资源投入,反映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发展力包括以下三方面。

1.国际化领导力,即国际化领导能力。“没有一个好校长,就没有一所好学校”告诉我们,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领导者的理念、能力与素质是学校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里的领导力不仅是指某一个管理者的领导力而且指学校管理团队的领导合力。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离不开坚强的国际化领导力。坚强的领导力能够形成独特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方向,建设充满活力的国际化校园文化;坚强的领导力能够产生高效的管理水平,保证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政策、思路、规划和目标的正确制定及顺利实施。国际化领导力的基本要素包括领导者的国际化理念和国际化素养。理念基于素养,理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有了国际化的素养和理念,就会有国际化发展战略,也就会有国际化行动。

2.国际化管理力。这是一种协同力,通过协同各种国际化要素作用于国际化竞争力的各个分力;这是国际化竞争力形成的一种保障力,保证各种国际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综合、配置和协调,保证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激发和发挥,从而保证国际化竞争力的发展和提高。管理出效益,向管理要效益,靠管理出业绩。提升国际化竞争力需要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力的全面提升。国际化管理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目标力、制度力和机构力。目标力是指人才培养层次适应国际经济社会的需求程度,是一种方向力,是管理行为的动力源泉和动作指向;制度是指保障学校的国际化战略顺利实施的各种激励、约束和评价机制,制度力由诱致力和强制力构成,通过影响人的利益,进而强制或诱致人的行为;机构力是管理力的核心,国际化机构围绕国际化战略和目标,依据管理制度,直接实施国际化的领导与管理,管理力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国际化机构的效能。

3.国际化资源力。没有资源,发展就成为“无米之炊”,资源是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资源力是一种发展力、一种基础竞争力。国际化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必须具备并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力。资源有很多种类,有物质的、非物质的,也有智力的、经济的、精神的和文化的。高职院校国际化资源力有政策的、区位的、资金的、文化的、设施的以及师资的,等等。[1](1)政策力是一种环境支持力,描述的是高职院校开展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政策环境和氛围,政策力越强,对学校的协调和服务功能就越大,学校的国际化环境就越好,国际化竞争发展力也就越高;(2)区位力是指高职院校所处的区域位置带来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差异优势[1],区域经济全球化程度、产业发展状况和行业景气度等区域总体经济状况,必然对高职院校办学有相应的需求,影响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广度与深度;(3)资金力指国际化的经费保证,强大的资金力可以保证国际化的顺利、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它包括国际化专项资金配置程度和国际化营收状况两个层面;(4)文化力指的是学校所特有的国际化意识和观念、国际化文化氛围和价值追求,它是一种环境诱致力,诱导师生需求偏好、价值追求,决定和影响师生的国际化冲动、参与国际化的努力和热情;(5)设施力指学校能够为国际化提供物资资源的能力,包括生活保障设施、教学基础设施、校园网络设施、实训环境与条件的完善程度以及校园信息化程度等;[2](6)师资力指的是师资团队的国际化程度,是形成学校集合优势的重要而直接的力量,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力,一种最基础的发展力,国际化人才培养直接依赖于一支具有国际意识、全球化的眼光、了解专业国际发展态势、熟练掌握外语的高素质的国际化教师团队。另外,人们都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有大规模才有大实力,有大实力才有大(社会)影响,有大影响才有大资源配置,有大资源配置就有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认为,规模力也是一种资源力、发展力。国际化规模力指的是学校国际化办学、国际化交流和国际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二)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行为力

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行为力是国际化竞争发展力的价值体现,也是国际化竞争质量力的直接生产力、创造力;国际化竞争行为力水平受国际化竞争发展力决定,同时,又决定着国际化竞争质量力的提升。对国际化竞争行为力的测量反映的是高职院校过去和现在的国际化行动状况。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行为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国际化教学力。教学是高校的最基本职能。教学力是一种状态力量,指学校的专业结构与设置、课程结构与建设及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状态,是学校创造价值最根本的能力。教学力越强,竞争力就越强。国际化教学力体现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专业力指专业设置与建设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能力,指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全球化的吻合度。国际化专业与区域经济全球化行业不相吻合,则不具专业力;不能与区域经济全球化行业相适应地设置国际化专业,则没有很好地履行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主要职能。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只有建立在自己拥有一定教学资源优势的、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国际化发展的相对优势专业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获取“精品”、“特色”、“国际化”桂冠,获得更大份额的各种资源,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只有建立在满足社会各行业对符合国际职业标准的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应建立在与外资外国企业进行深度的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保证学生的国际化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高水平。课程是专业建设的平台与载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取决于课程建设的水平。国际化课程力就是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程度。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以国际通行的职业能力标准为基准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以与行业接轨的管理和生产的国际质量标准为基准设计国际化教学内容,以加强外语教学、双语教学为途径,推进教学手段改革,努力提高课程建设的国际化水平。

2.国际化研究与服务力。科研和服务与教学构成了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打造学校品牌,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又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推动科研的发展。国际化研究力测量的是高职院校在应用理论研究、高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企业生产实际中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国际化服务力主要指高职院校在人才服务、技术与管理培训服务、科技服务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国际化程度。

3.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力。教育国际化必然要求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交流与合作是教育国际化最基本的形式和最根本的途径。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教育国际化的程度。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力是最重要的国际化竞争行为力。在国际化进程中,高职院校内部各要素需要通过需求和供给的方式与外部(域外)各种力量进行交流与结合,促进内部各要素的良好发展,进而提升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水平和价值收益。国际化交流力主要反映学校在教师、学生和学术三个方面的国际交流程度。国际合作主要指的是国际合作教育模式,是教育国际化最实质的体现和实践层面上最有效的举措。高职院校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教育模式来积极主动地借鉴、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与教育经验,才能改进和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服务及管理水平,改善自身的软硬件资源,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际合作模式的层次和规模水平决定着教育国际化程度。

(三)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质量力

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质量力,也叫绩效力,是国际化竞争发展力和行为力最终的综合价值体现。质量力是品牌力的核心,品牌力产生的知晓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又能反过来增强国际化竞争发展力,改进和增进国际化竞争行为力。对国际化竞争质量力的测量不仅反映了高职院校转化发展力和实施行为力的效益和状况,还能反映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的“健康”程度,即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品质。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质量力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国际化就业力。就业力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反映学校的质量,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力的直接体现。人才培养质量越高,就越能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与认同。反过来,就业力越大,就越能反映出学生具备适合企业需要的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也就越能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另外,就业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国际化就业力需要测量的是毕业生在国际上实现成功就业或实现海外成功留学的情况及其就业或留学的世界分布情况。

2.国际化品质力。品质力是反映教育国际化是否“健康”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来看,不应只是教育“输入”,处于教育贸易逆差地位,也应努力实现教育“输出”[3],实现教育贸易的平衡或顺差;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目的来看,不是要“去民族化、去区域化”,而是要结合我国特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扬我所长,补我所短,恢复和保持国家和民族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深刻、最真实的特质部分,要本着服务区域经济宗旨,根据区域经济新要求设置专业,采用国际的标准和要求、国际化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区域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国际化品质力必然成为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导向性指标,它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着国际化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影响和决定着有利于国际化健康发展的策略和行为,有效防止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窝蜂”、“重复扎堆”、“盲目跟风”、“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重输入轻输出”、“去民族化”、“去区域化”等现象。

二、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的权重体系

本课题研究依据以上对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基本要素的分析,本着代表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原则[4],在大量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广泛的专家调查,设计和确定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由三个一级指标(发展力、行为力和质量力)、七个二级指标(领导力、管理力、资源力、教学力、科研与服务力、交流与合作力和绩效力)和二十个三级指标组成,见表1。指标所反映的只是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是理论的和静态的,只有给指标赋予了权重,才能使指标体系具备应用性和比较(动态)性。权重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指某一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一组指标体系相对应的权重组成了权重体系。权重体系反映了指标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地位及相对关系。与指标体系一样,权重体系确定过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决定了权重分配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一)确定专家调查的对象

对于权重体系的确立,本研究采用了专家调查的方法。根据充分的认证和讨论,选择了与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问题极为相关的五类专家作为调查对象,以保证各类专家的广泛参与性,保证权重的代表性、合理性以及权重的有效度和可信度。他们是高等教育评估专家或教育行政部门的高教专家(A类)、校级领导或外事处国际教育中心负责人(B类)、高职院校教学科研或院系负责人(C类)、大型外向型企业领导或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D类)、高职学校教师(E类)。值得一提的是,与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问题有密切关系的还有另一类人,即学生。由于认为学生还不具备较为充分的与该问题相关的经历、阅历、理论及判断和理解能力,而没有将学生列为调查对象,或许这是本研究的一个缺陷和失误。本研究共向各类专家定向发出调查表332份,收回85份,不合格3份,有效82份,专家分布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第一类11份,占13.41%;第二类20份,占24.39%;第三类21份,占25.61%;第四类7份,占8.54%;第五类23份,占28.05%。

(二)确立专家调查的权重系数

获得了各类专家对20个指标的权重数据后,可以分别计算出各指标的五类平均权重(Aav.,Bav.,Cav.,Dav.,Eav.)。接下来,根据各类专家对本研究问题的了解程度和权威性,再次通过调查的方式,给各类专家赋予权重系数(2.49,2.11,2,1.85和1.55),然后通过公式 [wv=(Aav*2.49+Bav*2.11+Cav*2+Dav*1.85+Eav*1.55)/10](wv=weighted value),求得各指标的权重,见表1,过程中均取两位小数,结果取整数。

表1 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指标及权重体系

本研究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体系的确定过程中,采用了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专家参与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合理性,保证了指标与权重的有效度和可信度,科学地反映了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体系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与地位。高职院校国际化竞争力指标及权重体系的建立,为高职院校动态评价其国际化的发展潜力和变化趋势,找出并强化其比较优势,发现并弥补其竞争弱势,达到培育和提升其国际化竞争力和国际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及工具。

[1]罗锦珠.高职院校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J].技术经济.2004(12):58-60.

[2]胡延华.国际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竞争力培育与提升[J].职业技术教育.2006(1):26-29.

[3]杨旭辉.高职教育国际化:内涵、标准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64-65.

[4]徐宏玲,等.高等学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3(12):21-23.

G718

A

1674-7747(2013)08-0001-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综合竞争力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BJA110088-13)

王群,男,浙江农业商贸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石骏,男,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 李 漪]

猜你喜欢
竞争力国际化权重
聚焦港口国际化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权重常思“浮名轻”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