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萍
构建“媒”力四射的品德课堂
◆郑芝萍
10.3969/j.issn.1671-489X.2013.34.043
作者:郑芝萍,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215500)。
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以其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动静皆宜等诸多特点,越来越得到普及。教师恰当应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并内化学生的道德体验,唤起学生的真情实感,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而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把学生带入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
在教学“我不胆小”这一课时,笔者制作了动画《咕咚来了》,学生一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画片,马上来了兴趣,小眼睛紧紧盯着画面,看完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这时,不用教师说,他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前盲目害怕,是不必要的。
在教学“中秋和重阳”时,笔者便以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营造氛围,引出中秋这个话题。因歌曲的内容正好与主题相符,并且曲调活泼,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旋律哼唱起来,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而情感的激发必须靠创设情境来实现,因为学生只有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才会受到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巧用多媒体,就可以创设具有巨大感染力的情境。
在“隔海相望”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因历史原因,让海峡两岸人民无法团聚和海峡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这一环节,笔者剪辑了《寡妇村》中一个片段,影片在哀怨的音乐声中响起:“福建东山县铜钵村有个著名的别称——‘寡妇村’,村里人都不愿意再提及这个别称,因为它代表了一段悲惨的往事。1949年5月的一个晚上,这个闽南小渔村里17~55岁的男人都被溃退台湾的国民党军队抓到金门当兵。被抓走的147人中,有91人当时已经结了婚。这些夫妇从此被分割在海峡两岸数十年,留在大陆的妻子都没有再嫁,形同‘守寡’。村中的老榕树,当年是妻子们眺望海峡对岸亲人的地方。根据调查,当年的91位‘寡妇’,依然健在的只剩下18人,而这其中也只有2位丈夫依然健在。岁月无情,希望不在……”这时,余光中的《乡愁》随着旋律缓缓从屏幕上升起……
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哀怨低沉的音乐,以及凄凉暗淡的画面,立即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如同走进了“寡妇村”,深切体会到了妻子、孩子的孤苦无依和亲人间的苦苦相思,为接下来教学“海峡两岸盼统一”奠定了浓浓的情感基础。
再以“有多少人为了我”为例,在深化认识“有多少人为了我”这一环节中,笔者给学生播放了2008年春节那场危及了十多个省市的特大暴风雪的相关录像。在录像中,学生看到了武警官兵在高速公路上日夜铲雪,确保道路的畅通,使人们能及时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看到了当地的群众自发来到各个车站,给滞留在车站的人们送热水、送食物、送棉被,浓浓的暖意让人们暂时忘却了焦虑和忧愁;看到了电力工人不畏严寒,日夜奋战,用最快的速度抢修线路,确保人们的日常用电;看到了医护人员来到各个受灾地区,给灾区的人们提供及时的医疗帮助……教室里悄无声息,只看见学生亮晶晶的噙着热泪的眼睛,真正达到了“此时无声却有声”的无痕教育。
仔细翻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会发现除了彩页和插图之外,几乎一半是文字,一半是空白。这些空白,也就是教材中所谓的“留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教材。……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利用多媒体进行“补白”,使教材成为师生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载体,那么品德教学就会更生动、更精彩!
在教学“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时,笔者选取了安徽阜阳奶粉事件作为“补白”。它是一起严重的不守信用的事例,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在课堂上,笔者用课件出示几幅婴儿挂着点滴的照片、“大头”婴儿痛哭的照片和母亲欲哭无泪的照片,画外音用低沉的话语介绍:“有229名婴儿营养不良,其中轻中度不良为189人,因使用不良奶粉造成营养不良而死亡的婴儿为12人。”看到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大家都因震惊而沉默了。接着,笔者再展示这些毒奶粉厂家打出的精美的广告画面和诱惑人心的广告词,让学生谈谈此时此刻的感受。多媒体的“补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做人诚实、对人诚信的重要,感悟到“诚信是金”的道理。
又如教学三年级“有多少人为了我……”,这课的教学目标是“观察、访问身边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为了更好地“补白”,笔者在课前特意举着DV从凌晨、白天到深夜,小心翼翼地捕捉周围生活中每一个熟悉的身影、每一幕忙碌的景象。在录像中,有卖放心早餐的阿姨,有打着扇子赶蚊蝇的水果小贩,有紧张忙碌在手术台上的医生护士,有不怕风吹雨淋坚守工作岗位的交通警察,有学校的教师、后勤人员,有满面尘土的清洁工人,有双手油腻腻的修车师傅……在课堂上,笔者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这些身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身影和就在学生眼前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树立起人与人之间是共生共存的生态观,从心灵深处激发起尊重劳动者和感激劳动者的情感。
当前的品德课不仅是一门具有思想性、综合性的课程,而且也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实践导行的力度,着力解决好过去教学中存在的知行脱节的矛盾。说到底,就是把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现实生活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教师要紧扣教材要求,通过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愿望,为学生指出行为实践的方法和具体要求。
在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起因无证驾驶、闯红灯导致车毁人亡的交通事故监控录像,引导学生认识到事故的起因在于不遵守交通规则。接着出示当今有关小学生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和图片。当学生看到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和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面时,无不动容,争先恐后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再也不随意到马路上骑自行车了。”“我要劝爸爸开车不打手机,因为那样做太危险了。”“妈妈常用电瓶车带着我闯红灯,我以后一定要劝阻她。”……在后来的实践评价表中,不少家长均反映了孩子们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表现。
当然,多媒体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好,锦上添花;利用不好,画虎不及反类犬。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它的实用性与美观性,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课件,巧妙、灵活地运用课件,以达到服务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让品德课堂“媒”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