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中渗透生命道德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3-02-01 12:23黄海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5期
关键词:读后国学古人

黄海艳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人类的成长伴随着对生命本质的不断叩问与追寻,素有生命哲学、生命美学之称的中国之学处处充盈着生命的智慧。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是古人与学生心灵交汇的桥梁,课程极力倡导诵读国学经典,意图通过经典的诵读使学生了解古人的生命历程,感受古人的生命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如何在诵读国学经典中渗透生命道德教育呢?

1 精选文本,解决读什么的问题

何为经典?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说过:“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而所谓国学经典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的高度总结,蕴含着无数先哲们的生命智慧、价值探索和道德感悟。但许多古人作品中也包含“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人生及时须行乐,漫叫花下数风流”等轻视生命、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故选择什么样的文本对于能否起到生命道德教育的渗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十分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十八大再次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也认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是当代中国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1]。因此,诵读文本的选择首先应体现传承性,选择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作品。然而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留下浩如烟海的众多经典作品,仅凭短短一年的教学时数不可能穷尽,而其中闪耀着古人生命光辉的作品是古人生命智慧的集中体现,也将是指引学生人生的最好注本,更应是吸取传统文化精粹的必然选择,故文本选择时应注意传承性与生命性的统一。

学者徐春林将中国文化经典大致划分为思想、文学文艺、生活和科技四大类经典,并认为思想类经典可以“奠定人们生存的形上学根据,解决人们的生存根据、生命意义、终极关怀等问题”;文学类经典可以“丰富国人的情感世界,使中国人的生命存在呈现出一种‘诗意’”[2]。据此,教学中选择中国文人普遍认可的儒家经典、道家经典等作为诵读内容,使学生体会古人在“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总体追求中,弘扬“仁者爱人”的精神;使“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温、良、恭、简、让”等主流价值体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选择大量体现中国知识分子诸多美德的诗文作为诵读内容,如“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争精神、“先天下忧而忧”的责任意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不屈性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秉性……通过这两类经典的诵读,丰富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培养其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生命态度,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品味与生命质量。

2 加强指导,解决怎么读的问题

诵读是一种传统的语言学习方法,也是一种以声传情的生命体验方式。中国古代自周代就开始出现关于诵读的记载,《论语》中有“诵《诗》三百”,荀子更是将学习之法概括为“始乎诵经,终乎读礼”。近代曾国藩教育子弟的读书四法为“看、读、写、作”,其中“读”要求子弟每日“诵熟书一千字”,而且必为“高声朗诵”。可见古人十分重视诵读。

那么到底何为“诵读”呢?依据李宪国先生的考证,诵“指按一定节律观书而念读”,读“不是念,而是抽绎、研习”[3]。而“诵”与“读”在现在语境中往往合并使用,《辞海》就将“诵读”作为一个词条单独加以解释,即“出声地念诗文”[4]。可见作为复合词的诵读,从诵读者的外在感官形式而言偏重于“诵”,强调有声音的、有一定节奏的念读;从诵读者的内在思维而言偏重于“读”,强调“口诵心惟”的口耳心眼并用的思维活动的过程。据此,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就应该强调“有声”与“有思”的统一。

首先,读书需放声读。清代学者姚鼐曾言:“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其久之自悟;若但能默读,即终身作外行也。”国学经典的诵读篇目大多为韵文,诵读时应依据诗文作品的平仄、声律、节奏,或高或低、或急或缓、或长或短地吟诵,从而感受其抑扬顿挫的美感。同时,诗文本身音律的变化还将牵引诵读者情感的变化,或快乐、或悲伤、或热烈、或低婉,所谓声由情动,在声情的体悟中感受作者的生命体验,使读者与作者心灵达到契合,能更好地体会作品的内容与情感。正如学者梅向东先生所言:“这种主要由喉舌唇吻牵引气息而及全身的筋肉运动,既是生理性的生命运动,更是情感性的生命律动。”[5]如若只是默读,古诗文中节奏的韵律、音乐的美感将很难体会得真切,更何言生命的感悟?

其次,“学而不思则罔”,诵读时强调“有思”。没有思维参与的有声诵读只是视觉与发声器官的简单机械运动,不能很好地调动听觉、语言和大脑运动,必然减低诵读时研习、抽绎的水准。同时,有声的“诵”,因平仄、节奏等因素会出现拖着长腔徐徐而诵的情景,从心理学的概念上而言,视觉瞬间记忆的时间要远远短于听觉瞬间记忆的时间[6]。无疑,在“诵”时预留下“有思”的空间,从而形成“口而诵、心而惟”,充分调动口耳心眼共同作用,在诵中沉静于古人的生命,思悟于古人的生命,这也必将从生命认知的角度增强对国学经典的记忆与理解。

3 丰富形式,提倡读后思、读后行

国学经典诵读中渗透生命道德教育,除了强调文本的精选、诵读时“声”“思”的统一外,还应不断丰富形式,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延展到学生的生活中、现实中,提倡读后思、读后行。

1)读后思。与诵读中的“有思”不同,“读后思”更强调所思的广度与深度,强调学生在诵读后进行更深入的思索。如果说诵读中的“有思”是诵读时的瞬间感悟,那么“读后思”更强调在瞬间感悟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延展性思考。例如:教学中依据国学经典的诵读情况,适时地举行阅读沙龙、读书汇报等活动,交流阅读篇目和心得体会,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更好地感悟作品,提升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与体会;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长和未来职业的需求,举行一年一度的吟诵大赛、幼儿古诗新唱比赛等,一方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丰富学生的诵读视野。

2)读后行。中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主张“知行合一”。读后行,就是指将国学经典诵读中的生命感悟转化为生活、转化为行动。教育的最初目的是习惯的养成。为了倡导读后行,可以结合学校社团进行各种弘扬传统美德、关爱生命的活动,从而在现实中、在生活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国学经典、对生命价值的感悟,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为。

[1]周远清.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08(4):1-3.

[2]徐春林.从知识传授到生命涵养[J].南昌大学学报,2009(2):34-37.

[3]李宪国.“讽、诵、读”辨释[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1):40-42.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51.

[5]梅向东.“因声求气”:桐城派的诵读之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11):92-96.

[6]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39.

猜你喜欢
读后国学古人
“垂”改成“掉”,好不好?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知无不言,言有不尽——《“夜无故入人家”——不应忽略的那一面》读后
黄裳《劫饬古艳》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