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大赛推动下的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

2013-02-01 12:23黄存东王胜梁继会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5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信息安全大赛

黄存东 王胜 梁继会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 安徽六安 237011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社会赋予高职院校的责任,认真研究职业技能大赛的指导作用,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1]。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逐步完善“素质基础、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各级各类职业大赛中获得丰硕的成果。现就职业技能大赛推动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情况进行阐述。

1 专业建设主要内容

1.1 以技能大赛为推动力,促进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建设

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2]。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该专业为依托,结合“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网络系统组建与管理、网络系统加固与评估及信息安全攻防对抗),提出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导向,项目驱动、工学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了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建立分模块化的课程和实训体系;完善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岗位基本知识掌握、职业素质养成、核心岗位能力提升、专业综合能力拓展为支撑的4个教学模块;与H3C、西元、神州数码等企业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将企业标准、企业项目、企业职业情境、企业工程师引入学校直接参与网络工程人才的培养;建立以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在教学中以能力训练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中学,在学中做,使“教学做”有机地融为一体,课程的内容全部在实训室中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1.2 以技能大赛为推手,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为了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将每次大赛都当成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进行充分的学习、调研、实践。同时积极采取措施,一是组建大赛校企合作师资团队,共同指导;二是改进教学方式,采用分组和自主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进行项目化教学;三是师生深入生产一线,共同学习和提高;四是高度重视过程总结,通过大赛使教师不断自我学习,快速升华和提高。在大赛前积极派出教师参加各种实践能力培训,如先后安排教师参加H3C网络工程师、Red Hat Linux工程师、神州数码网络工程师等培训,分别取得了相应的工程师证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从企业获得了大量的实践技能,并运用到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之中,校企合作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利用,团队建设也卓有成效,教师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并能为企业服务,形成了良性循环。

1.3 以技能大赛为抓手,推进实践基地建设

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包括网络互联设备实验室、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和信息安全实验室等。网络互联设备实验室拥有24台H3C 30-28路由器,8台H3C S3610-28TP交换机,H3C安全防火墙设备,H3C有线无线一体化交换机、H3C无线AP等Wlan设备,主要用于计算机网络组建模块的实验实训教学。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拥有西元综合布线实训台、模拟墙等多套综合布线配套设备,主要用于网络系统集成模块的实验实训教学。信息安全实验室拥有神州数码安全设备和神州数码实训平台,主要用于网络信息安全模块的实验实训教学。通过校内实训基地,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1.4 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职业技能大赛是选拔技能型人才并使之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展示不同风采与才艺的舞台。技能大赛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项目导入、任务驱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 改革与实践创新

2.1 “2+0.25+0.7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建网、管网、用网”三大核心技能,构建“一元三段四式”的“2+0.25+0.7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元”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三段指“2+0.25+0.75”3个阶段教学;“四式”指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顶岗实习4种工学结合形式。注重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法规与标准认知能力;信息安全网络组建能力;信息安全管理的整体内容全面性,目标机漏洞定位的准确性,主机加固操作的正确性,信息安全设备配置与防护的正确性、规范性和合理性;信息安全评估的规范和流程以及文档撰写和展示能力;相关文档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团队风貌、团队协作与沟通、组织与管理能力和工作计划性;等等。关注信息安全发展趋势和安全等级保护应用方向,引导院校、教师、企业促进教产互动、校企合作,提升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2.2 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资质标准,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网络工程在设计、组建信息系统过程中遵循国家标准规范,使用GB 17859-1999国家标准作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使用GB/T 20271-2006国家标准作为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使用GB/T 20270-2006作为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使用GB/T 20272-2006作为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使用GB/T 20273-2006作为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使用GB/T 20269-2006作为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企业的5S标准,合理使用网络设备,构建安全的网络信息系统。

2.3 建立专业共享资源库,提供远程自主学习平台

以H3C网络学院、神州数码网络大学在线学习系统为依托,建立专业共享资源库,提供远程自主学习平台。通过该系统,教师可以将班级增设到网站上,学生可以注册登录该系统,共享专业建设资料、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网络课程、网络论坛等资源,也可以在线完成课程练习和测试。教师和学生可以开通网上答疑、互动,不仅能为国内同类专业的建设提供软件支持,还可以为异地学员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2.4 建立职业化培训、标准考核体系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职业岗位技术标准作为考核标准,采取项目式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立体化考核方法,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循环上升,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要的对接。还要求网络专业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获得双证书,即毕业证书、初级网络工程师证书或其他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结合就业岗位,合理安排,形成职业化培训考核体系,将职业化培训考核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

3 应用情况

3.1 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发展需求

围绕“建网、管网、用网”三大核心技能,通过“一元三段四式”的“2+0.25+0.7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积极与政府信息部门、IT协会、网络设备厂商、系统集成商、IT公司、国防科技工业等企业形成深度产学合作,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引进企业文化,加大校外实训力度。努力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岗位基本知识掌握、职业素质养成、核心岗位能力提升、专业综合能力拓展为支撑的4个教学模块,使网络专业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3.2 依据实际工作岗位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以网络组建、网络系统安全策略部署、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评估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瞄准职业岗位→分析归纳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创设学习情境,设计教学过程”的基本路径,构建基于网络构建、网络系统安全策略部署和网络安全评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3.3 编写项目化教材,有利于教学成果的共享和推广

由专业团队主编或参编的教材及实训指导书将行业规范及项目化实施过程引入进来,体现了网络专业特色,如教学团队主编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2005)》、实训教材《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实训教程》等。教材的出版不仅为学院师生提供教学指导,同时也推广到省内外的部分高职院校,且兄弟院校使用后反映情况良好。

3.4 参与企业网络项目建设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适应市场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重要渠道,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学校积极加强与H3C、安徽商网、上海央帮、无锡中软国际、西安开元等企业合作,重点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发挥实训基地的长效作用。通过参与企业项目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提升,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4 结束语

职业技能大赛对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促进职业院校的建设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推动专业建设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职业大赛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良倾向[3],需要共同研究、应对,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职业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真正起到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1]陈亮.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启示[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2(1):43-45.

[2]赵英花.浅析技能大赛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1(12):149.

[3]辛文琦.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力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5):48-50.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信息安全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说谎大赛
信息安全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