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一个原汁原味的写作平台——真诚朴实的创作最感人

2013-02-01 09:56史以涛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原汁原味真情文章

■ 史以涛(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系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内心和谐、健康思想的义务。学生有什么样的思想,在进行创作时,就会有什么样的立意主题,只有饱含真情、有朴实心灵的学生,才有可能创作出原汁原味、平实感人的文章。语文教师也要有这样的意识,朴实的文章未必就不好,关键是教给学生如何把真情朴实的思想传达给读者。作文教学不仅是表达能力和思维素质的培养,还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做人基础,将来更好地、更积极地面对生活,将内心和谐思想与个性化创作有机融合,真正做到以作文促做人,以做人促作文,实现做人素质与作文水平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然而现实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对学生训练的要求是格式的新颖、题材的新颖、用词的浮华,教师在教学中仅关注表面的东西,只偏重技巧技法的训练,而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功能,是让学生在读文时感受作者美好的心灵,如何思考生活。那么,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也应注重引导学生把自己最好的情感通过文字传达给读者,达到熏陶读者的目的。学生习作中没有思想、没有灵魂,只有千人一面、急功近利的文字游戏,学生内心的和谐被打破,创作的文章缺乏对人生、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其文章中就不可能出现真情朴实的主题思想,这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意义。深究起来,学生是无辜的,更是不幸的,是应试教育扭曲了他们的思想。我们在冷静地审视当前作文课堂教学时会倍感焦虑:许多学生的作文,我们从中几乎感受不到灵性与活力,体会不到少年特有的稚气与眼光,看不到敏感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力,读不到鲜活灵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去反思,而不是抱怨和责备。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思考学生的文章里应该具备什么,什么样的文章才是我们最想看的文章,才最能体现学生的水平。我想应该起码要有“原汁原味、朴实真情”。

教学应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观察生活小事,从中学会思考,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并将这种收获写进自己的创作中。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让学生写作文的根本宗旨是为了促进学生内心更和谐、更健康地发展。那么,教师在平时就要引导学生多“看”让学生“看”什么?我想应该去看人、看事,然后思考其中哪些对自己有启发作用,把它们记下来;比如:班歌比赛、拔河比赛、劳动日、一节课、一个社会现象……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指导人事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如果能坚持下去,学生一定会有更深入的思考。现实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切为了升学,这种思想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人们的教育观念。语文教育、作文教学更是首当其冲,深受其害。语文教老师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想法?有的教师仅在语文教学中把表面的技巧与技法作为衡量文章好坏的最主要标准,有的老师规定学生写作时只准写五段,或一定要有题记等,更有甚者让学生编造感人的假事,凡此种种,都在扼杀学生的创作自由和真实情感。

为了追求短暂的效益,教师很少在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积累感情上下工夫,而是舍本求末,进行作文纯技术训练。学生的这种创造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古以来反对人文造情,任何形式技巧的生成和选择,都应是出于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特定需要。也只有在这样的生活和学习体验中,学生才能真正灵活地运用写作技巧。脱离内容、脱离生活的技巧训练只能导致作文模式的僵化。学生淹没于铺天盖地的范文中,满足于七零八碎的技巧,远离生活和阅读,作文的功利化给学生带来了无尽的危害,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发展。

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失去了亲近自然、融入社会生活的机会,作文失去了源泉。他们远离社会生活,不能走近自然、亲近自然,对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力越来越迟钝,表现在写作上便是“无趣”、无话可说、“挤牙膏”式,他们没有时间也不善于对常见的人和事留心观察、细心体验、认真思考。不留心观察,对外界事物视而不见,头脑里留不下痕迹,写作就没有材料;不细心体验,就缺少感动与感受;不认真思考,就不会有所顿悟和发现;没有感动、感受和发现,就不会生成文章的灵魂,也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学生失去了与生活的联系,不只是阻截了原汁原味的作文之源,而且也失去了生活对学生作文的现实观照,导致脱离实际、无病呻吟的作文泛滥。

作文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积累生活,对身边的人、对所经历的事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肤浅到深刻,应是美好思想形成的过程。那么,我们课堂作文教学应走出狭隘的功利主义套圈,力避假大空,切实关怀人性,让学生接受真善美、认识假恶丑,发现自己身边的小人物、小事件都是宝贵的写作素材,进而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这些人事之中。但是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是有差距的。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课堂上故意把一元硬币丢在地上,让学生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有学生说一元钱丢在地上了,捡不捡都无所谓;但有学生说钱是国家尊严的象征,应把它快速地捡起来。我后来想,一元钱就可以让学生的认识如此不同,有的认识停留在表面,而有的学生却能认识到“尊严”。那么,生活中有太多的“一元钱”,为此,教师要培养学生挖掘小事背后更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引导观察、启迪思维、激发情绪、磨炼意志等方法来影响学生,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创新,使作文教学回归原汁原味的生活,使学生的文章抒发朴实的真情。具体而言,语文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阅读体验中感受朴实真情。关于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拜、对人的崇拜、对书的崇拜、对祖国语言的崇拜。多年的阅读教学为应试服务,将一篇篇情感丰富的文章按照考点肢解成一道道破碎的训练题,阅读课成了习题演练场,教师学生是所谓标准答案的奴隶。真正的阅读教学应是这样的:充满生命与激情而又乏理性思考的教师,带领思维活跃而且拥有话语自由的学生,在极具语言价值、审美价值、思想价值等美好因素的文本间畅游。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都能平等自由地对话,在对话的不断碰撞中,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引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强烈向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优化阅读教学,要增强学生的语言与情感积累,真正实现读写结合的良性循环。

提高学生的内心和谐与文化修养,发现朴实真情。我们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用高尚的审美观来陶冶学生的思想和品质,提高他们做人的品位,使其注重对自我品质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学生拥有了较高的修养,就会用一颗纯净的心灵体验外物的美。这样,学生心无杂念,自然会在习作中流露出朴实的真情,对生活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写作时也就会把最真最美的情感抒写在文章中。只要真正提高了品质和文化修养,那么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生活等也会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学生就不会在作文中编思想,而是用心灵在文章中编织理想和未来。作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审美。假使学生拥有高尚的人格、坚不可摧的思想免疫系统和清晰理智的是非辨别能力,他们就能最真实最深刻地发现、感悟生活的意义、生活的美,他们将欣然到生活之中采撷、提炼,将体悟付诸笔端,化作优美的文字。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以冷静而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生活,使其具有正确的立身处世的准则,形成优良的品格。

让学生敞亮心扉,抒写真情。提倡写个性作文,克服和清除阻碍学生作文的心理因素,激发其写作的情趣。努力使学生变腐弱为刚健,让学生有对社会、自然、人生的介入和思考。注重写作的生活化、社会化、生命化、始终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站在充满同情、富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等高尚思想的层面上去审视社会、生活、人生等各种现象,描绘美好的生活、塑造感人的形象,发表独到的见解,从而获得审美创新的快感与成功的乐趣。确立真诚为作文的主要标准。鼓励学生创新,要在选材、立意、语言上打破旧有模式,充分显露自身的独特之处。对学生在某方面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予以肯定。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层次思想的形成、关注学生文章的价值度。学生高质量的作文来源于其内心思想的和谐。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说诚信之言,何立真人思想?不可想象,谎话连篇的人,会有高尚的思想。告之学生,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不高尚。语文教师应以原汁原味的素材引导学生,使其在习作中表达出朴实的真情。

猜你喜欢
原汁原味真情文章
我用真情守护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将IMAX“原汁原味”搬回家? 一文看懂IMAX Enhanced
以心换心见真情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真情扶贫见实效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白鹿原》将拍电视剧 力求原汁原味
大学需要“原汁原味”的小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