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隐学习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013-02-01 09:02徐雪平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3年5期
关键词:态度实效性政治

徐雪平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河南 漯河 462002

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失去意义。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顺应时代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该文试图从内隐学习理论视角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1 内隐学习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内隐学习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Arthur Reber于1965年提出,用他早期著作中的话说,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的过程。在内隐学习过程中,个体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在此之后,心理学界对内隐学习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这些研究不仅证实了内隐学习的存在,而且使人们对内隐学习的认识更加深入。

1987 年,Lewicki、Czyzeska和 Hoffman 指出,内隐学习是指被试获得具体知识,然而却说不出他们所习得的知识,甚至意识不到他们已有所学习的情况。1989年,Mathewsy认为,内隐学习是不同于外显学习的另一种学习模式,它是自动化的、无意识的,而且能更有效地发现任务变量间的不显著的协变关系。1996年,Cleeremans和Jimenez主张,如果知识是在无目的状态下获得的,并且能够无意识地影响行为,那么发生的应该是内隐学习。1998年,Frensch在对内隐学习概念实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内隐学习是无目的、自动地获得事件或客体间的结构关系,也就是说,个体还没有意识到环境的结构关系,学习便发生了[1]。在国内,内隐学习理论在2000年之后才开始缓慢发展,但主要是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并且研究局限于对其心理机制和特点的探讨上。如:学者郭秀艳从心理学的角度总结了内隐学习的特征,认为内隐学习具有自动性、抽象性、理解性、抗干扰性和三高特征(高选择性、高潜力、高效性)[1]。

内隐学习的研究表明,人的社会认知、人格维度、高级规则的掌握、抽象概念的形成,无不受到内隐学习的影响,而内隐学习的本质就是无意识获得和无意识运用的过程[2]。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味地强调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外显学习方式,而对于蕴藏着巨大潜力的内隐学习却忽视了,以致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外显学习是偶尔的、被动的、外在的、费力而对抗的,因而往往是低效的;内隐学习却是经常的、内在的、主动的、省力而非对抗的,因而往往是高效的[3]。所以,教育者应充分发挥学生内隐学习的特点,创建更丰富的载体,创设更宽松民主的氛围,采用更轻松自然的方法,让学生内隐地获得教育者隐藏其中的教育意图,这才是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有效的根本原因。总之,内隐学习的研究对于系统、全面地揭示学生的思想形成和行为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内隐学习的必要性

近年来,社会发展变化使多元的思想文化、多样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发展,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紧跟时代发展,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遭遇严重的实效性问题,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

2.1 社会主导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学生认同或认同的深度、广度不够

以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主要围绕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理论教育的途径、方法等进行科学化探索,但这些努力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学生原有相关知识的存在及其对新知识、新理论形成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某种理论知识的有效获得,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既可以起到辅助和导向作用,也可能起到干扰或阻碍作用,其效果取决于与新知识的一致性程度。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虽然尝试着用各种方式向学生传递一定的符合我们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准则,但由于没有意识到或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头脑中先在的、原有相关思想观念可能产生的影响,没有澄清那些与主导思想观念相抵触的思想认识,所以就致使其自由地存在,自发地发挥着作用,从而阻碍了学生对社会主导思想、价值观念的接受。

2.2 学生行为难以同掌握的思想观念达成一致,知行不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将已形成的思想认识转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即实现知行统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行为与其所接受的理论却经常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以往的研究认为,学生的行为都是受其对事物的认识支配的,学生所接受的某种理论在实践中没有得到践行,是因为这些理论知识或观念没有得到充分内化。其实,从人的认识及其行为的关系看,直接决定人的行为的不是他对客体的事实性的认识,而是他的态度,特别是内隐态度。2000年,Wilson、Lindsey等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Dual Attitudes Model)。他们认为,人们对于同一态度客体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能被人们所意识到、所承认的外显态度,另一种则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态度。两种态度共存于人的记忆系统中,对人的行为具有直接支配作用的是内隐态度,而非外显态度。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尽管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接受了某种理论,并且愿意将它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因而形成了驱动自己行为的新的态度体系,但这也不意味着这种新的态度体系就能马上会成为支配学生行为的力量。只有当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动机和能量使之能检索到外显知识,且它的强度能超越和压制住其内隐态度时,才能显现出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出,新态度的最终胜出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超越的过程,而在新态度取得压倒性优势之前,原有的内隐态度仍会不断地影响甚至支配其思想和行为,从而导致知行脱节现象的出现。

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内隐学习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不但适应了社会发展变化、高校改革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而且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了依据。

3.1 着重环境熏染,加强校园文化软实力培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应从整体出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起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功能。

3.1.1 引领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往往以思想观念形态表现出来,有着自身内在的价值取向,它预示和引导学校的基本走向,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精神文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具有潜在性和深刻性,其对学生隐性的熏陶效果更为持久。学校要通过引导、培育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得到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品位,增强识别假、恶、丑的能力,自觉追求真、善、美,从而铸就具有高尚道德、崇高理想的学校氛围。在当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要紧跟时代步伐,融入时代元素,不断为校园文化注入新思想、新内涵。

3.1.2 提升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由大学教育教学和生活物质条件构成,能被人们感觉到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外部形态。校园物质文化是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直接接触到的有形载体,它们不仅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蕴涵其中的内隐知识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对于身处其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势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吸纳这些信息。当前,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需求是多层次、多样性的,创新校园物质文化必须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导向,以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应从课堂向课外拓展,在学校的影剧院、体育场、博物馆、展览馆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立体式熏染,使其在无意识层面自觉提高政治素养与道德判断能力。

3.1.3 规塑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指以文字形态表达的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固定的体制所体现的文化,它保证学校秩序的正常运行,规范着学生的行为和作风。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不显著,一定程度上来讲在于制度的缺位和错位。良好的制度文化是高校运行规范有序的前提,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创建一个规范化、人性化的制度环境,通过制度的力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然而,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性是很复杂的,制度形态上存在的隐性道德教育因素具有不可预期性。制度的制定侧重于科学性和规范性,而忽视学生主体参与,学生缺乏自我检查和评价习惯,削弱了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降低了学校规章制度的实效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学生心理层面的原因,只有学生选择并认同规章制度,遵守规章制度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并且外化为自觉行为。

3.1.4 强化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是指校园内学生的日常言行和开展的各种娱乐性、学术性活动。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活动形态表现出来,是学校日常生活中学生最经常表达的、最直接感受的活的文化形态,更具多元化、开放性。学校不仅可以用文艺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可以运用张贴人物照片、事迹以及设计敬语、体态语,设计标识、服饰等方法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能力。

3.2 重视实践环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正变得更加人性化、灵活化和多样化。所以,针对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要依其规模、特点、影响因素而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变得更加完善,就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的内容和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等实践形式,学生不仅可以应用和检验从课堂上学到的外显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掌握和理解大量课堂上所学不到的内隐知识。不仅如此,通过实践,学生还可以将外显的知识整合、内化为某种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和价值理念,形成支配行为的习惯性力量,从而使知行脱节的问题得到解决。从外显知识到内隐知识的转化过程,不能仅靠口头的教导来完成,必须通过社会生活实践的升华来实现。但这时的内隐知识已不是最初的、浅层次的、缺乏系统性的状态,而是经过系统化、理论化的提升后自觉支配人们行为的无意识力量。

3.3 强化认同、知行统一机制,完善实效性评价标准

判断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主要考察受教育者对教育知识的认同和知行的一致性。所以,必须强化认同、知行统一机制,完善实效性评价标准。

3.3.1 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的重要评价标准 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根本标准,就是受教化客体的是否认同;受教化客体的是否认同,认同的深度与广度如何都是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准[4]。认同一词源自西方,在学界曾被译为“认证”、“认定”、“同一性”等。在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的认同主要是一种价值认同,是对自己所推崇、信奉价值的一种选择与认定。学生思想形成的认同机制包括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两个方面。其中,外显认同是学生自我明确意识到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内隐认同则是学生未曾意识到但却对真实发生影响的认同方式。在当前,深刻认识学生的内隐认同机制尤为必要。内隐认同是在学生未能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不自觉的影响。首先要重视学生原有的内隐知识和观念,从而将这种内隐知识在主导思想观念形成过程中的阻碍作用降至最低;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重新审视环境育人的价值,充分关注和优化教育环境。

3.3.2 知行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终评价标准 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性的知识教育不同,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培养起一定的政治思想信念、道德判断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行为习惯,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实效性的具体体现。然而,在实践中,学生的思想、行为与其所接受的理论却经常出现矛盾和不一致的现象,即知行脱节。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知-行”脱节的问题,必须注重受教育者内隐态度的形成[5]。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可以应用和检验从课堂上学到的外显知识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掌握和理解大量课堂上所学不到的内隐的态度和观念。通过实践,学生还可以将其获得的外显知识、观念加以整合,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某种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和价值观念,形成支配自己行为的习惯性力量和态度,使知行脱节的问题得到解决。

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外显学习虽仍占主导地位,但在某些条件下,内隐学习因其独特功能及特点常优于外显学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内隐学习的优势,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隐因素,以期获得实效。当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1]郭秀艳.内隐学习研究综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22(1):49-55

[2]庄可.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1):16-17

[3]彭小兰,童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四个维度[J].江汉论坛,2009,(3):142-145

[4]奚彦辉.化与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的深层理论思考[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4-131

[5]姜雪凤,魏晓娟.内隐知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视点[J].教育探索,2009,(7):108-109

猜你喜欢
态度实效性政治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