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姮
【摘要】当前,研究性学习高潮迭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还需要教师吗?教师在这场革命中应扮演何等角色?这正是我们所要思考的。笔者认为:改革不是颠覆,只是一种改良。教师的作用,不是不需要了,而是更重要了。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师角色;合作者;引路人
开展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目前语文教师讨论和实践的热点。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在这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室革命中,教师应找准自己的位置,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实施目标。
一、教师是合作者
研究性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发现、探究问题,是培养学生而不是控制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一种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的新型方式出现。
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对学生抱以积极的态度。要真诚、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要关心、尊重学生的情感和经验,善意接受他们的评估和选择;要“移情”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到彼此间的接受和理解。对学生的主动参与,应采取激励性的评价,无论他们的阐述是否周密,思想是否成熟,见解是否偏颇,只要有一个闪光点,就应予以表扬和激励。这种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合作方式,实质上强调了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创造潜能得以发挥。
二、教师是引路人
新教材保留了一部分文质兼美的传统佳作,又补充了大量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的、有较高审美价值的文章。学生有着时代、文化的隔膜;此类文章,切入点、探讨点仍应以师选为主。例如,鲁迅的文章,由于年代久远之故,大多数学生都为此感到头疼,因而我就避难就易,抓住最容易激起学生兴奋的内容,提取讨论话题。以《祝福》为例,祥林嫂在捐门槛前后各有一次要动祝酒的酒杯和筷子,四婶用言语制止了三次。三句话前后有变化,由“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到“你放着罢,祥林嫂!”我引导学生揣摩分析,他们很快得出结论,“四婶怕祥林嫂碰祭器!”这时,我又适时提出为什么?根源在哪?随着讨论不断深入,潜在的主题慢慢浮出水面:原来四婶认为祥林嫂再婚不干不净,败坏风俗。→四叔的告诫→讲理学的老监生!→封建礼教道德的代言人!学生一下就理解了文章的深意。
这种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握所读语言负载了什么思想,培养语言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往后更容易实现自己与文本的对话。
三、教师是设计者
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还要求教师努力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教育机智,在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前提下,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转变“唯命是从”的学生观,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定位自己。
新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课堂教学也可设计学生演出。《雷雨》的角色少,以小组为单位演出,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教师只需制定必要的环节,设置导演,挑选演员,演员要谈对角色的把握,导演介绍编导过程,观众须评点演出效果。而后,我就放手让同学们自导自演去了。上演《雷雨》时,鲁侍萍悲愤地质问周朴园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时,就有几个女同学在抹眼泪,教室里一片寂然。我想,没有充分的讨论,没有用心的投入,没有对戏剧矛盾冲突的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演出是无法取得这么好的效果的。
实践证明,把课堂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引领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既为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可能,也为个人参与团队的、合作的、互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而这一切又必须以教师的创新的教学设计为前提。
四、教师是指导者
研究性课堂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人格体验,着眼于经验的分享、态度的养成、人格的完善。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对问题的认识存在主观片面性是难以避免的。这时,教师就应承担起调控,指导的责任,及时了解学生研究活动的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点拨、督促;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是告知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介绍或补充相关的知识等等。
例如:《雷雨》中有一个片断:侍萍接过支票撕了。学生上演这一情节时,加了一个小小的动作——将撕碎的支票扔向周朴园。这一举动赢来了掌声,掌声过后我提出了问题:鲁侍萍能否作出此举?讨论后认识到:这一举动虽让观众解恨,却违背了人物性格。那个时代的侍萍,对周朴园还存在幻想,周朴园永远是她心中的老爷,在她眼中,不幸是命运造成的。这样的一个女性,怎么可能有此举动呢?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是重要的。正如教育家杜威说:“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们用力把船划向前。”
参考文献:
[1]杜威:我的教育信条
[2]《语文教学通讯》2002.5
作者简介:彭妲(1969-),女,福建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