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江泽民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1]因此,中华民族若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长久繁荣,不仅需要以雄厚的物质力量作为基石,而且更需要以强有力的民族精神作为内在支撑。作为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活跃力量,是永葆中华民族昌盛繁荣的中流砥柱,但当前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况却着实堪忧。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如何应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缺失,使得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回归,对我们来讲已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共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思想意志,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特色。[2]简言之,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中所有个体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它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3]她是整合当前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中国和各阶层社会力量的重要思想和价值基础,她既是中华民族永葆昌盛繁荣的内在支撑,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体现。
大学生的精神状态支配着他们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精神必然是当代大学生良好精神状态的核心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出生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奋斗在深入改革的今天,对是非观念有一定的评价标准。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学习上充满求知欲,在思维方式上既活跃又敏感,在行为举止上显露出特立独行的特点,在个人爱好上广泛而又不精,在对待新事物上接受快却缺乏辨别力。他们的基本精神状态是积极健康的、是符合主流价值观导向的。饱满的爱国情怀、浓厚的民族意识,也恰是当代大学生在整体上具有的良好品格。但是,我们理应看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多元化文化冲击中,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有很多陷入了不良的精神迷雾中,民族精神的缺失表现尤为突出。
江泽民说过:“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所向最终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4]但目前由于多元价值文化的影响不断深入,各种冲突随之出现,首当其冲是对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领域产生强烈的冲击和震荡。一些人在面对道德权衡与价值选择时,感到无所适从,出现价值紊乱与心灵迷失,以致放弃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精神传统,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价值评判的潜规则,民族认同淡化与爱国主义情感衰减,使人民群众的民族精神状况存在着巨大的隐忧。现阶段,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民族精神状况,保持和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与昌盛,必须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在我国的民族精神培育中,大学生是教育素养相当高的一个培育主体,他们将承担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的重任,其民族精神的培育对于我国的前途命运有重要意义。
从总体上讲,当代大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历史文化富有自信,对中华民族充满自豪感,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积极响应,以创新昂扬的斗志探求真理。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处于转型期的新历史条件下,许多负面因素一直在冲击着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使其很多方面产生了严重问题,突出表现是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缺失。各种迹象表明不少大学生中间涌现出价值观紊乱、国家主人翁意识淡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减弱、公民人格不健全等问题。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缺失,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必然与他们的成长经历、所处的复杂社会环境有重要的关系。其根源是社会转型期所嬗变出的各种思想困境,即西方文化思潮的碰撞和传统文化信仰的迷失。它的外因是在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的社会转型期背景下产生的多元文化冲突和日益多样化、差异化的社会价值观;内因在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现代国家主人翁意识淡化。一方面,在社会生活内容和状态都已发生重大改变的今天,旧有的封建糟粕并没有得到清扫与改造,而是仍在方方面面制约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致使当代大学生个体精神状态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深受其影响,例如“官本位”和“教条主义”思想的毒害。有的学生漠视社会现实,片面理解老庄“无为”思想,在参加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组织活动时,不能全面汲取先进理论中的新鲜营养和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过于拘泥固有的观点,缺乏调查研究,不能发挥青年一代应有的示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极端个人主义盛行,价值取向的拜金主义糜烂,价值标准的功利主义泛滥,都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与规范标准,致使其现代国家主人翁意识淡化。有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庸碌懒散,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忘记自己肩负新世纪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其二,民族文化认同感缺乏。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对当代大学生精神状态的消极影响,致使后者民族文化认同感缺失。西方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等伴着改革开放随之进入,中西不同文化不断相互碰撞,进而渗透到人们日常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中。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但思想不够成熟,受到的影响也尤为巨大。一方面,西方的价值观强调自由竞争、个性解放、自我奋斗,唤起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奋斗精神。另一方面,西方自由化思潮影响渐重,西方社会的腐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导致不少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迷失。比如有的学生大肆标榜自由独立,处处标新立异,甚至冷漠自私、孤芳自赏,极不重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有的过分赶时髦、追韩流,崇洋媚外,严重忽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丧失当代青年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还有的只顾崇尚西方洋味文化,鄙弃中国优良道德风尚,丧失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
其三,公民人格修养的匮乏。我国社会转型期发展进程中,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和大众文化的负面因素,都对当代大学生良好精神状态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一方面,我们这代大学生大多家境优越,其中很多是独生子女,没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吃苦精神不够;从学校走向学校,对社会缺乏一定的了解,更谈不上社会实践经验,对社会的认识容易产生偏差;整体不够成熟,生活阅历不足,对事物的判断易主观片面性,易情绪化、情感波动大,心理上处于矛盾和不稳定中。另一方面,随着社会阶层日益分化和利益冲突的不断加剧,人们的收入差距扩大愈加明显,社会上弥漫的不正之风,出现的道德失范,必然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致使随波逐流的大学生信仰缺失,世界观、价值观不清。比如:某些人的一夜暴富,诱使曾心怀理想信念的大学生躁动不安、急功近利、满腹牢骚、愤怒苦闷,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产生困惑;有的人价值取向趋于利己,毫不顾忌他人正当利益,只知道自己享乐,只注重个人得失,社会良知心极弱;还有的甚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不了解,不清楚中国国情现状,不明白信仰为何物,更不知道怎样来提高自身人格修养。
当前,应对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的缺失,虽面临着严重的困境,但也有着难得的优势。经过时代的凝练、理论的升华和实践的创新,我们深信只有通过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才能加强大学生现代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大学生公民人格修养,从而有效应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缺失。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一项艰巨的、集传统性和现代性于一体的系统培育工程,实施这项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配合。为此,我们必须寻找有针对性的方法和途径,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有效应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缺失,亟需政府提供和完善民族精神培育的制度与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制度保障,力求达到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约束、规范、引导和保障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其一,加大政策支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真正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在社会诸行业、诸领域内,出台培育民族精神的相关政策,诸如法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从而为民族精神的培育提供可靠支撑,进一步来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提供各方面的政策支持,使民族精神的培育落实到社会各部门、各领域。
其二,加强制度保障。一方面,教育立法部门要规范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组织、管理、实施、检查制度,促成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体系的建立,保证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做到有法可依。同时亟需完善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社会保障机制,确保其有力、有序、高效地推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开展。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领导、监督、激励、反馈、评估、预警和调节机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策划、布置、落实、监督、奖惩等日常工作,并将其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重要的组织保证。此外,政府要加大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经费支持力度,制定比较健全完备的培育计划和实施措施,以专款专用的形式投入到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基金项目中,比如建设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基地、培训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教师、表彰并奖励民族精神培育效果显著的高等院校等。
其三,良好的社会风尚是开展民族精神培育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它可以促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因此政府应切实掌握隐性教育方法,即通过社会正气弘扬、美德传承,形成和谐社会风尚,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获得“润物无声”的奇效。从现实运转形式来看,思想教育、道德实践是营造和谐社会风尚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开展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有助于防止不良社会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形成守秩序、讲信用、文明礼貌、和睦相处的和谐环境。因此要通过树立高尚先进的道德榜样来营造主流的社会道德环境,通过社会媒体宣传,建立良好的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以此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摆脱道德困境、提高道德素质,重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另一方面,进行道德实践。无论思想教育还是道德实践,单个人都无法完成,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自觉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5]政府应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开展一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节日庆祝活动,通过纪念和缅怀民族历史,唤起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记忆,强化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民族品格。
没有教育的传承,集体的意识就会消融,历史的记忆就会中断,精神就无所依存、无法承载。有效应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缺失,更需要精心的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来实现,学校教育正是加强大学生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其一,要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改善学校教学、教育环境。首先应改善民族精神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一支适应当今时代的、高素质的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队伍。切实改善民族精神教师的生活待遇、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使其安心任教,潜心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提高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实效。与此同时,应创新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方法。按照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各项要求,大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育的内容更具科学性。此外,采用恰如其分的教学方式、方法,确保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等各方面的具体需要,变革一味说服教育、只重视课堂教学的陈旧与老套,应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新型科技产品和成果,具体生动地讲授出原本抽象晦涩的内容,并注重学生的切身体会与感受,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其二,利用校园文化搭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平台。紧密围绕当代大学生活动的特点,开展高层次、高品位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首先,要充分利用民族精神培育基地的丰富资源,立足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具体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参观各类民族精神培育基地,如展览馆、科技馆、烈士陵园等,进而增强培育的实际效果。其次,加强对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选择高质量的、富有民族精神培育内涵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能在其中受到启迪,强化其社会责任心与民族自豪感。再次,要牢牢把握好有助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民族节庆日、重大纪念日。这些节日是民族生活长河里的珍珠,蕴含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民族智慧。因而在民族节庆日、重大纪念日到来之际,要分门别类地开展各项教育活动,达到教育和启迪大学生、增强其国家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其人格塑造的目的。最后,要大力推动对榜样模范的先进事迹地宣传和学习。这可使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具体化,令当代大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威力之所在,并鼓舞当代大学生努力实践我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有力地推动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民族精神是一种内在的品质,是一个民族在不断进行民族精神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教育过程中的“行胜于言”告诉我们,民族精神实践是将一定的社会理想、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的必要途径。因此,使这种精神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力量源泉,并提高自身的公民人格修养,不仅需要通过认知、通晓的学习,而且还要通过不断践行来培育。
其一,自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培养社会责任感。一方面,自觉学习富含中华民族精神宝藏的相关理论,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广泛涉猎民族文化经典,感受熏陶并汲取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民族精神的培育活动中,把民族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心灵,进而达到培育的理想目标。
其二,自觉加强社会公德的培育,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磨练自我的道德意志,逐步培养和增强个人道德素养;立足自身,在履行道德义务时,增强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的意志力,形成坚韧不拨的精神;不断锻炼自己与不道德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同时应当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和是非观。
其三,还应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增强民族精神培育的自信心。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践行中华民族精神。自觉把握每一个民族精神培育的机会,诸如参加社区走访调查、科学实验的求知探索、爱心服务、自强计划等等,并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到更广阔的天地去了解国家发展的现实,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沐浴在人民群众昂扬向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社会实践中,品味、思索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增强奉献服务人民大众的历史使命感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59.
[2]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7.
[3]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14.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3.
[5]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