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运动系统疾病为例浅谈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2013-01-31 17:15欧云生蒋电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器官医学生中心

刘 渤,欧云生,蒋电明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 400016)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将医学课程划分为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阶段,该教学模式存在较多弊端。目前很多院校已开始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采用整合课程、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有利于医学教学的实践[1-2]。我校将于2012年开办“卓越医师试点班”,尝试进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本文以运动系统疾病为例,谈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拟采取的一些改革举措及设想。

一、“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优势

(一)有效整合学习资源,有利于医学生培养。“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组临床和基础课程,以疾病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模块,将医学基础课程各学科的相关内容分配到相应的器官系统章节,系统讲述各器官系统正常时的结构与功能,疾病时的病理生理、结构和功能异常[3],医学生在结束一个器官系统学习后,就能对整个器官系统的知识有全面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从而为进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减少各学科之间的重复,增加学习效率。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内容重复较多,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分离。以运动系统课程教学为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医学生较晚才开始学习运动系统异常结构和相关疾病,原来所学基础知识遗忘太多,相关知识点难免需要重复讲授,学生学习负担重,浪费时间多,学习效率却不高[4]。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在运动系统章节系统地学习各章节相关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学等内容,将基础和临床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消化,充分让学生系统的认识到正常、异常、治疗的原理和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促使学生针对运动系统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主动思考需要做什么检查和检验、如何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这种教学流程可使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铺垫,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可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化为对病人进行有效诊治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医学领域的探索求知意识与创新意识,符合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三)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具有更科学完整知识体系,更适合临床应用的医学生为目标。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层层深入,诱导主动思维,提高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基础科目的学习中,学习往往是以应试为目的,导致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则是以临床疾病和应用为目标,实用性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运动系统疾病教学中的改革

(一)有效整合理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的基础。由于我们的改革将要在“卓越医师试点班”中进行运动系统教学的探索尝试,所以针对培养目标的需要,以器官系统为模块、运动系统疾病为中心,首先将原来自成体系的各门医学基础课程,如人体解剖学及影像学整合为运动系统解剖学及运动系统影像学。

以运动系统疾病教学为例,首先在计划基础总论中学习运动系统解剖学及运动系统影像学的相关知识,然后在运动系统总论中学习骨折总论的相关知识,掌握骨折的成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处理的原则。结合总论中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学习各论中各种骨折创伤的诊断及处理,这些措施可实现机能与形态、宏观和微观的统一。

接着学习骨与关节脱位、化脓性感染、结核,肿瘤等疾病知识。使得学生在首先认识了骨与关节等部分的解剖及创伤改变基本常识后,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上述运动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这样就使相关教学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注重各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会贯通,使学生对运动系统从正常时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到疾病时的病理生理及结构变化,再由治疗措施对疾病的病理状态进行调整,以期能恢复到正常结构功能状态等全过程,能够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还要注意考虑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配合。

(二)有效压缩理论学习时间,充分实现“四结合”教学。为更好的进行教学改革,我们拟进行基础学科重组,在讲运动系统总论前增加运动系统基础解剖学内容;临床学科重组,讲授运动系统内容前先介绍运动系统影像学知识,骨、关节及脊柱疾病教学内容中将不再重复基础解剖及影像学基础知识的讲解,运动系统非化脓性关节炎知识部分将改由风湿内科讲授,创伤与烧伤部分内容由烧伤整形外科讲授等。如此可节省大量的理论授课时间,扩大学生的自学空间、增加课堂讨论和实践教学的机会,利于实现“授课与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与讨论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四结合教学,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教学资源,整合实验教学内容。鉴于传统实验教学与临床技能示教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较多重复与交叉,导致教学经费分散,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不高等问题。为更好的实施“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改革,我校将专门成立形态学实验中心与临床技能教学培训中心。将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临床实验教学及临床技能示教,同时顺应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将解剖学、影像学、骨科学三个学科的实验及示教内容进行整合,行成临床技能培训课程,优化重组实验项目,删除重叠、陈旧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及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实验及临床技能示教,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材更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整合,这将对授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任课老师要有扎实的基础课知识功底,知识覆盖面广,知识结构体系合理,思维活跃,理解表达能力强。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体系,甚至举办专门的学习班来引导教师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提高授课质量,避免改革流于形式。我们在本次教学改革中,任课教师都将遴选解剖学及临床骨科学副高级职称以上,年轻有为,综合素质高,接受及表达能力强的教师,部分师资还在国外或国内进行过专业培训,具有承担“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能力。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相应的调整了整个基础医学的课程结构,旧的教材已不适用,而配套的全国统一教材尚且缺乏,目前都是各个进行改革的院校自行编写。我校本次运动系统教学改革也将编写专用教材,重组基础和临床内容,以疾病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模块,编排章节分为“运动系统解剖,骨折,关节脱位,周围神经损伤,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腰腿痛和颈肩痛,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骨肿瘤”等,每一章节将从解剖,生理,病理及相关疾病等各方面进行讲述,还将理论课时与实习课时按2∶1配比,使学生有机会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五)建立全新教学方式。本次新型教学改革已正式成立课题研究,通过汲取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改革。

我们将按照教学计划来选定运动系统各论课程,选取相关内容的典型骨科临床病例,每个章节编写1-2病例资料,每个病例资料均分为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方法三个部分。骨科教室及骨科图书室将供PBL教学使用,教室还将增添计算机、投影仪等必要的教学设备,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网站,多媒体课件,大量的视频和动画教学,并可提供免费的网上资料查阅和检索服务。拟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将指派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在授课前两周将相应病例资料的三个部分分次发给学生,各组学生将针对每份病例资料分析、整理、提出问题假设。各组集中讨论后确定“学习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收集的资料做出答案和总结,形成讨论提纲或制作幻灯片。授课当日各组集中讨论,每次课每组选1名学生作中心发言,其他同学和指导教师共同参与讨论,讨论主持人由同学轮流担任。讨论最后由学生针对本次内容的重点、难点作课程总结。指导教师可针对具体情况作必要的补充和精讲。

三、体会和展望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的改革,其优越性已得到初步体现,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该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规划、协调、组织、实施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教材编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出现的新问题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采取对策进行完善。因此,“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改革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开创性研究,这也将是医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长久的课题。

[1]苏 博,刘鉴汶.高等医学教育学[M].北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8.

[2]舒 涛.努力开拓国际视野,以器官系统为基础整合医学课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7):54-56.

[3]贾书花,王改琴,李富德,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基础课程模式改革探索[J].解剖学进展,2010,16(4):389-390.

[4]何 云,周晓帆,郝 嘉,等.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例浅谈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的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1057-1059.

[5]张金波,周秀芳,李晓蕾.“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体系改革”在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61-62.

猜你喜欢
器官医学生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类器官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ORGANIZED GIVING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